《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总的来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阿德勒告诉我们,儿童的这些行为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只是表象,家长暴力地制止和打骂,只能让问题更严重。 《儿童教育心理学》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对为人父母者、教师及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此外,《儿童教育心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世界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著作,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力。作者将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划归为 追求优越 自卑情结 社会情感 三个方面,并用案例与理论展开解析,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家长和教师解惑答疑,非常具有指导性。
孩子的坏习惯是与生俱来的吗? 爱告状、爱撒谎、出口成 脏 、唱反调、窝里横出门怂、玻璃心,有这些行为的孩子是 问题 孩子吗? 孩子究竟有多少个 叛逆期 ? 隐私问题要如何与孩子沟通? 孩子的坏习惯是与生俱来的吗? 本书聚焦当下常见育儿难题,通过42个真实案例的解读,帮助家长从孩子的行为、习惯、言语等方面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从心理共情角度,以浅显易懂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原理;多达60个简单易操作的亲子游戏,帮助家长高效应对 80% 的育儿难题。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创作的童话,也是其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讲述仁慈木匠皮帕诺在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位蓝色的天使赋予他最心爱的木偶匹诺曹生命。如果匹诺曹要成为真正的男孩,他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驴子。经过种种历险,匹诺曹终于长大了,他变得诚实、勤劳、善良,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男孩。该作品于1940年被迪斯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电影,后分别于1983年和2002年翻拍真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