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理性主义者,他之所以了解无意识,是因为他要控制和征服无意识。相反,其学生荣格属于浪漫主义的、反理性主义的传统。他怀疑理性和理智,代表着非理性的无意识对他说来,是智慧的最深根源。 本书以珍贵的手资料、社会建构的医学史观,深入而广泛地探讨精神动力学的演进。作者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医学背景、众多相关人物的性格及处境,去了解精神动力学体系的起源、思想源流及意义,进而带领读者探索人类心灵的基本结构及运作样貌,包括大师们的心灵。
此书是弗洛伊德作为医师治疗心理疾病的五个重要案例,主要通过对小汉斯、“鼠人”、:“狼人”、施雷伯大法官和少女多拉五个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展现了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的基石:从人格建构的核心、压抑到各种结构性的病理,最后到梦与症状的构成,以及临床会谈中的基本方案和转移反转移等核心的实践过程;而且弗洛伊德借此展示精神分析的不断发展,包括他本人勇于透过自己的错误来展现这些发展,他呈现了精神分析如何从实践产生的理论和因为实践而不断变革其理论和技术的过程。
本书所有章节在编排设置上基本相同,各章均包含作品导论及“生平与历史”、“弗洛伊德概念演变”、“后弗洛伊德理论”、“弗洛伊德概念谱系”等几个版块,便于精神分析学入门者以不同方式展开阅读,是心理学领域理想的辅导教材。 书中内容取材于作者近二十年的精神科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旨在带读者走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世界。作者按年代顺序介绍弗洛伊德作品及其理论的发展脉络,将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描述了精神分析学理论在弗洛伊德时期及其后的新发展。
当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时,这派的另一位泰斗——荣格的思想迄今却鲜有介绍。为此,让我们把荣格这一在西方思想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心理类型》奉献给广大读者,以便使读者可能较全面深人地了解这位心理分析的杰出天才。 荣格在西方思想界堪称怪才,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晦涩难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他一直讳莫如深,怯而止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惊奇地发现,当代许多新思潮、新流派、新观点都或多或少地与荣格的思想有关,或从他那里得到验证,荣格的思想成了许多思想家的先导,荣格似乎成了一位预言家。这样,即使在西方,荣格也仿佛成了一位新发现的人物,他的理论体系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