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这二十四部史书,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钦定,是得到统治者认可的 正统 史书,也就是 正史 二十四史 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的。 本次出版的 二十四史 ,是精选各史书中的名篇佳作,加以精心翻译而成的。编译过程历时数年,参考了众多方家时贤的著作,限于体例,未一一注明,谨致敬意和歉意。
《封神演义》,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榜》,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约成书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目前尚未有定论,主要有明代许仲琳与陆西星两种说法。亦或认为《封神演义》作为一部民间集体创作的世代累积型小说,有可能为陆西星与许仲琳合著。《封神演义》全书共一百回,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武王伐纣的故事,纣王暴虐乱政,引发商、周两国的战争,三十六路伐西岐,最终纣王鹿台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故事的另一条主线是道教内部阐教与截教的斗法。阐教派以姜子牙为代表,帮助周武王兴周灭纣;截教派以申公豹为代表,协助纣王。结果阐教大胜,截教惨败,姜子牙归国封神。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 完备而可靠 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先选读本。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书。 ◆心即理: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原本的声音。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
据《晋书》记载,才子干宝,经历过两件怪事: 干宝父亲宠爱一名婢女,他母亲异常嫉妒。父亲去世后,母亲把婢女推到墓中殉葬。十多年后,干宝母亲去世,按照风俗将与父亲合葬,开墓后竟发现婢女伏在棺材上面目如生,大家惊讶万分,赶紧把婢女抬回家。婢女躺了几天才醒来,说起与干宝父亲在墓中同食同寝、恩爱如初,对家中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对墓中生活也不觉得险恶。干宝听了直冒冷汗,不久就打发婢女改嫁。婢女改嫁后还生了孩子。 干宝的哥哥曾经因病气绝,数天身体不冷,醒来后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不知道自己死过,却说自己见到了天地间的鬼神事 干宝由此对现实世界生出了种种疑惑,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此后,他历时三十年之久,倾心搜集和记录各种神仙鬼怪的灵异故事,终于编撰出了流传千年的《搜神记》。 翻开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北宋周敦颐字茂叔,人称濂溪先生。他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 无极而太极 , 太极 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圣人模仿 太极 建立 人极 ; 人极 即 诚 , 诚 是道德的*境界。周敦颐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代表著作《通书》不仅蕴涵丰富的义理,而且浑沦简洁,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空间,被后世奉为宋明理学首出之经典。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玄怪录》记述南朝梁至唐大和年间神奇鬼异之事,内容丰富,有影射官场腐败黑暗的,有反映民间疾苦的,有歌颂义士侠女的,有描写恋爱婚姻的,多可见作者目世之见和人生观念。《续玄怪录》记唐代奇闻异事,以元和事居多,受当时佛道二教影响,多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事。
《折狱龟鉴》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古代司法案例集,由南宋郑克编撰。折狱,意为断案、审理案件。龟,龟甲,常用于占卜,以预知吉凶;鉴,镜子。龟鉴,即为借鉴之意。作者希望通过书中众多的案例,为后世之人提供借鉴。此书是在五代和凝、和?父子所著《疑狱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完善,增加了大量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全书分为二十门,分别为释冤、辨诬、鞫情、议罪、宥过、惩恶、严明、矜谨、察奸、核奸、擿奸、察慝、证慝、钩慝、察盗、迹盗、谲盗、察贼、迹贼、谲贼。除此之外,郑克还添加了很多按语,这些按语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因此,《折狱龟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越了《疑狱集》。该书以丰富的案例为核心,全面展现了古代的司法智慧。《折狱龟鉴》不仅是研究古代司法制度的珍贵资料,为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中,不乏饱含哲理,启人智慧,造语精警生动的名言。欣赏、涵咏、准确引用先人的这些名言,不仅对广大学生立志、明理、学习、陶冶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可使他们谈吐增色,笔下生花。但是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要寻觅一条自己需要的名言,无异于大海捞针,甚或茫然不知所措。有鉴于此,我们编纂了这本《中国历代名言精编》,旨在根据学生的需求,阅读习惯,选目上求精,编例上有所创新,使之既具有 致用 功能,又便于学生观览和采撷,从而省却翻检之劳。 《中国历代名言精编》有三大特点: 一、《中国历代名言精编》共收上自先秦,下迄清末,包括诸子百家、正史笔记、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曲杂著等各类体裁作品中的名言佳句共1940条。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分为先秦、秦 汉、三国 晋 南北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南宋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他提出 心即理 之说,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的实在。《语录》二卷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曾朴所著的《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孽海花》中笔墨*为集中也*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
柳词中*富于反封建传统思想的是那些后人所谓的 淫冶讴歌之曲 ,它们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争取恋爱自由和个性自由的要求。宋初词人们同五代花间词人一样有许多描写男欢女爱的作品,未曾受到统治者的指责。柳永的这类作品一再受到指责的原因,便在于表现了反传统的倾向。柳词中所描绘的不少市民妇女形象都是不受封建道德规范限制和妇德约束的。《锦堂春》(坠髻慵梳)是代言体作品,描述一位妇女曲折复杂的心理。她不拘封建礼法,不甘示弱,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个形象不同于传统诗词中温柔贤惠、逆来顺党、听天由命的妇女,它本身即具有反封建意义,故能深深感动市民群众。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描写了一位市民妇女的精神生活,词以少妇的语气,叙述其丈夫离家后的苦闷情绪,表现对爱情幸福的向往和大胆的追求。闲拈针线,伴着
《封神演义(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丛书)》里的人物大大增多,故事大大丰富,它将商、周之争的历史神话化,创造出众多为大众所喜闻乐道的神话人物和神幻有趣的故事情节,充满了跨越自然的奇异色彩,数百年来久传不衰。
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部系统总结尸体检查经验的法医学名著,也是世界上*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后,《洗冤集录》成为历代官府尸伤检验的蓝本,曾定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检验的准则,是刑、法官之书,在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起过重大作用。本书曾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深受世界各国重视,在世界法医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洗冤集录译注》以上海图书馆藏孤本元刊大字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并有白话翻译,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一探中国古代科技之谜。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神话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主要取材于唐朝太宗时期,著名僧人唐玄奘受皇命上当时的天竺,即现在的印度,去取佛经。小说以丰富瑰奇的想像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崎岖漫长的西方取经途中和穷山恶水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山精树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险阻,并以降妖服怪赞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小说大唱人定战胜自然的凯歌。小说刻画出的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我国古典小说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之一,它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尤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本次出版,文字是以明末清初的汪象旭、黄太鸿编的《新镌全像古本西游证道书》为底本,参校《李草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以及通行的明代金陵世德堂刊本等版本,进行标点、整理。
在大乘佛教中,《法华经》属于问世相当早的大乘经典。据现代研究成果,一般推定《法华经》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左右于印度形成,也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本经成书早于这个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3世纪之间。
天地人丛书 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入门经典读本。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他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微,有极浓厚的宇宙论兴趣,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工于诗文词曲。船山之学博涉多方,若要对其思想有一个鸟瞰式的把握,《思问录》可作*。此书分为内外二篇,内篇是对自家基本哲学观点的陈述,外篇则是申说对具体问题的看法。《思问录》是船山学说主要观点的浓缩,可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发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严寿澂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括异志》,宋张师正撰,傅成校点。全书十卷,记述北宋时期的奇闻异事,篇末多说明故事来源,以示可信。书中有的故事对后代传奇小说产生影响。以《四部丛刊》续编本为底本,校以明钞本、《类说》、《说郛》等本。 《倦游杂录》,宋张师正撰,李裕民辑校。书中对于官场黑暗,多所揭露,并收录了相当数量的诗词。作者在南方宦游四十余年,书中记录了许多南方各地的风俗特产,大都出于耳闻目睹,比较真实可信。此书明以后散佚,辑校者据《说郛》、《宋朝事实类苑》、《永乐大典》等书重辑,共得一百八十六条,三万余字。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盐铁论》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为现代人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归田琐记》,清梁章钜撰,阳羡生校点。《归田琐记》书成于道光二十四年,内容多记朝野逸事、历史人物、草木虫鱼、医卜星相、读书论学及风俗地理等,第八卷则为作者晚年的日记诗。此书正如他门人许敦书所说: 仿唐人之闽书,沿宋稗之旧例,穿穴百氏,剽窃一家,阐扬忠贞,胪述耆旧。小亦足以正洨长之说,补华陀之书。 不但可以广掌故,开见闻,所载医药知识,对中医也很有借鉴价值。此书最早的本子是道光二十五年浦城北东园刻本,此次校点即以此为底本,校以诸本而成。
孟子是孔子之后影响*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七篇是孟子及其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纂辑而成。《孟子译注》正文按章节分原文、注释、译文、段意四个部分进行综合阐述。注重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翔实,译文准确。
本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之一种。《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目前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商末(或说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共分风、雅、颂三部。我们以十三经注疏本《诗经》为底本,约请专家注释疑难词句及典故名物,并进行了全诗翻译。评析部分从文学、历史、哲学、民俗、语言、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对诗篇文本进行解读。在校对文字、注释及作品辨伪、评析方面尽可能汲取先贤时彦的近期新研究成果。
《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