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显于宣、元之间,不及一世。东汉以来,名家遂绝。旧说虽存,更无诵习。范氏觇其阗弱,希幸窃据,依何、杜,滥入子姓,既非专门之学,且以攻传为能。末学肤受,喜便诵记,立在学官,历世千载。原夫素王撰述,鲁学独专,俗义晚张,旧解全佚。辛巳中春,痛微言之久陨,伤绝学之不竞,发愤自矢,首纂遣说,间就传例推比解之。癸未,计偕都门,舟车南北,冥心潜索,得素王、二伯诸大义。甲申初秋,偶读王制,怳有顿悟。于是向之疑者尽释,而信者愈坚;蒙翳一新,豁然自达。乃取旧叶重录之。戊子,诠释公羊,继有删补。庚寅,纂述左氏。癸巳,读礼多暇,取旧蘗重加修订,虽在会通三传,而鲁学家法不敢稍踰。又旧藁至今十年矣,所说多不同,非大有出入,不悉削之,以存入门之迹。经、传微奥,钻仰无穷,俟有续得,拟再修补。博学君子,加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它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五部书。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儒家经典,我们又陆续增编了注释、译文部分,谓之《文白对照四书五经》。该书的出版缘于我国从隋朝兴起的科举制度,试卷的命题必出自教科书和指导人们思想行动的上述儒家经典。由于“儒家经典”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因此,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西方学者甚至将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伊斯兰教思想、佛教思想并称为世界四大思想瑰宝。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仍然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诸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