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凶是《易经》的术语,趋吉避凶、化凶为吉是《易经》一书的基本内容。如果我们剔除历史上对《易经》的种种迷信成分,对其卦爻辞所蕴涵的吉凶之道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却不得不承认它是现实人生的指南,是指导人们趋吉避凶的宝典。 它启示人们:当出入行藏之际,多加考虑,遵守法则或度数,就可身处内外隐显之时知晓惕惧得失,又可使人深时将来的忧患和往昔的事态。 若能处事之初遵循《易经》卦爻的意旨,揆度行动的方式,也就掌握了适应事物变化的规律。
释智旭在深明佛学、易学大义的基础上,为达到“援禅以证易,诱儒以智禅”的目的,撰写了《周易禅解》一书。本书融合了儒学与禅学的思想,运用了大量的佛教用语来解释《周易》,有自己独到的解《易》方法,在中国易学史上的有重要地位。
《湖湘文库:凝园读易管见》围绕着《周易》卦爻辞,包括彖辞、象辞来阐释《周易》每卦每爻的精义要旨。每爻每卦的义理都能够自圆其说,都能够自成体系。最难能可贵的是,《管见》中的绝大部分观点,都是罗典长期读易学易的心得体会,都是他自家苦苦揣摩、体贴、玩味出来的,甚至有许多是他废寝忘食、苦苦思索后豁然开朗的结果,具有浓郁的罗记风味。
《周易浅述》八卷,清陈梦雷撰。《周易浅述》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以王弼《周易注》、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苏轼《苏氏易传》、胡广《周易大全》、来知德《周易集注》。诸家未有说者,及其所见与诸家不同者,则抒己见以申明之。陈梦雷以为,《易》之义蕴虽多,大抵为理、数、象、占四者。以“理、象、数、占”四者解《易》,是此书的纲领,也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书末附图四十二幅,乃陈梦雷之友杨道声所作,此次整理依潘雨廷先生所校定之图订正之。陈梦雷以为“不知图者,固不得经之原”,故附之以飨读者。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产生过许多灿烂的文化,闪烁着先贤圣祖的聪明才智,铸就了华夏文明。 《周易》是诸多文化典籍中,有代表性哲学思想的作品。 纵观古今中外,历代治易学者,都在乐此不疲地探究这部神奇“天书”,挖掘它所蕴涵的深刻哲理,破解千古之谜。 《周易》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著作,它用说理形式,严谨的逻辑思维进行排列组合,客观地阐述万物生成和毁灭。 《周易》用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互转换原理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说明生存竞争是自然法则。 《周易》是人类社会用符号记载管理的划时代标志,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知识遗产。 《周易》涉猎问题极其广泛,如太极、阴阳、理事、理气、象术、术数、形而上、形而下……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通万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奇一偶之谓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求”。天地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基本面,并在相互的转化中发展。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永远谋在先,永远占得先机。 《周易》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中哲学家看到思辩,史学家看到历史,政治家看到治世,军事家悟出兵法,企业家找到经营与管理的捷径,普通人找到人生处世的良方。 《周易》是一面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重棰战鼓,身处逆境者更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生活智慧和前进的动力。 “谋略”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就像《周易》并不是不可解读一样,我们以“谋略”品读《周易》,为的是您可用《周易谋略》谋划您的事业和生活。
由于易学的发展年代久远,内容又博大精深,后学者在研读时,就会遇到许多难题,当然,易学中的难题,不是著本书或编部辞典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易学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不少派别,见仁见智,有时很难统一,本书仅就管窥蠡测的见解,尽将将易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加以讨论。本书内容大的方面,共分五类问题,并加以探讨。章,讨论易学各学家说有关的疑难问题。第二章,述聊易斋同志诸人关于八卦、太极、河洛等各方面问题的讨论。第三章,关于《周易·系辞传》的讨论。第四章,对易学成语典故的讨论。最后,附录了几篇与易学有关的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