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传》以阐述《春秋》的义理为主,兼研讨《春秋》的文理和史实,是 春秋三传 中较早得到承认的一部经传。本书经传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每章冠以题解,注释精当,译文通顺易懂。
本《春秋左传》文本足全,为全译全注本,包含《春秋》和《左传》的全本。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等均有记述和评论。《左传》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是不朽的元典之作。它以叙事解《春秋》,记录了约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群像,在经学、史学及文学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春秋公羊传》为《春秋》三传之一,专门阐释《春秋》微言大义,为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旧题作者为战国公羊高,高为齐人(今山东),相传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专治《春秋》。东汉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为《春秋公羊传》制定义例,使成为有条理的今文经学著作。唐代徐彦(一说为北魏人)作疏,保存了唐以前的一些旧说。注疏原各自单行,后人将之合为《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成为《十三经注疏》的一种。本书长期来并无整理排印本。近年来始有之,但尚有不尽如人意处。有鉴于此,刁小龙先生对其重新做了标点整理。本次整理弃用阮元刻本而直接使用元刻递修宋十行本,参校本达十二种之多。此外还广泛采用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蒲镗《十三经注疏正误》等前人成果,以及北大整理本的校勘成果,为目前最完备之整理排印本。
《春秋师说》三卷,黄泽撰,赵汸辑。是书为赵汸辑录其师黄泽说《春秋》之文而成,文后附有吴澄、金居敬序跋及汸所撰《黄楚望先生行状》。是书主要阐述黄泽《春秋》学的基本观点,如在《春秋》观上,其主张孔子亲览国史以作《春秋》,故“经所书者,皆是史,先有其文,非是夫子创书,”但又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 但又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
《春秋公羊传》以阐述《春秋》的义理为主,兼研讨《春秋》的文理和史实,是"春秋三传"中很早得到承认的一部经传。本书经传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每章冠以题解,注释精当,译文通顺易懂。
《阮刻春秋公羊传注疏(共5册)(精)/四部要籍选刊》是我国儒家传统典籍《春秋》的三种注解(春秋三传)中的一种。自先秦、两汉、唐宋至清代,递相注释。阮元校刻的十三经问世200多年,是迄今 的 善刻本。《春秋公羊传》为《春秋》三传之一,专门阐释《春秋》微言大义,为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旧题作者为战国公羊高,高为齐人(今山东),相传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专治《春秋》。东汉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为《春秋公羊传》制定义例,使成为有条理的今文经学著作。
《春秋谷梁传译注》是春秋三传书中成书最晚的一部书。其学说大抵出于鲁儒,注重传扬经义,处处谨守《春秋》笔法,阐明义例。但在记载史料方面,不及《左传》详尽,且间有不明史实而以臆断来自抒己见的地方。
《春秋师说》三卷,黄泽撰,赵汸辑。是书为赵汸辑录其师黄泽说《春秋》之文而成,文后附有吴澄、金居敬序跋及汸所撰《黄楚望先生行状》。是书主要阐述黄泽《春秋》学的基本观点,如在《春秋》观上,其主张孔子亲览国史以作《春秋》,故“经所书者,皆是史,先有其文,非是夫子创书,”但又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 但又反对经文实录说,而认为经文有正例、变例、义例。在诠释方法上,黄氏主张兼综汉宋,认为“《春秋》是事,须先考事实,而后可以求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