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十三经注疏(2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77 条评论 )
    • 无 /1997-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十三经”系指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籍,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定为“五经”。唐以“三礼”、“三传”合《诗》、《书》、《易》,为“九经”;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三经”。至宋,列《孟子》于经部,始为“十三经”。随着儒家之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作注解,除注经之作外,后又出现了对旧注进行解释和发挥的义疏。南宋以前,经与疏各单行,南宋绍熙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后复有十行本。明嘉靖中有闽本,据十行本重刻;万历间

    • ¥229 ¥458 折扣:5折
    • 堪舆正经【正版图书,达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陈政儒 编著 /2004-01-01/ 西苑出版社
    • 《堪舆正经》中之经文,主要以清代蒋大鸿《地理辩正》的多个版本为底本,同时参考了《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内传》中之经文作适当之校订,除自己所作之传外,所收古注只限蒋大鸿和谈养吾两家,至于章仲山《直解》和张心言之《疏》、荣锡勋之《翼》,钱士青之《参解》之类限于篇幅均不予收录。

    • ¥130.55 ¥262.12 折扣:5折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   ( 0 条评论 )
    • [日]山井鼎 撰,[日]物观 补遗 /2022-09-01/ 凤凰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由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山井鼎撰、物观补遗,是日本校勘学 的巨著,也为中国乾嘉学者广泛采用。山井鼎根据足利学校之藏书,包括唐以前 写本、宋椠本、足利学校印本、明本等儒家经典,以毛氏汲古阁刊《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比勘版本异同,进行考异、补阙、正误、存旧工作,成《七经孟子考文》,又由物观补遗 而成《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传入中国后产生巨大影响,被《四库全书》收录,并成为阮元重刻《十三经注疏》的重要参校本。在《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成为刊本的过程中,起点是京 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考文》,而日本宫内厅所藏《考文补遗》则是各刊本的起点。这两种写本是 接近原貌的版本,素来深藏库阁,难得一见。凤凰出版社特向京都大学附属图书 馆、宫内厅书陵部申请,将其影印出版,一齐呈现

    • ¥403.92 ¥800 折扣: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9.8 ¥200 折扣:5.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0.98 ¥200 折扣:5折
    • 堪舆正经 陈政儒 编著 西苑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陈政儒 编著 /2004-01-01/ 西苑出版社
    • 《堪舆正经》中之经文,主要以清代蒋大鸿《地理辩正》的多个版本为底本,同时参考了《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内传》中之经文作适当之校订,除自己所作之传外,所收古注只限蒋大鸿和谈养吾两家,至于章仲山《直解》和张心言之《疏》、荣锡勋之《翼》,钱士青之《参解》之类限于篇幅均不予收录。

    • ¥101.9 ¥204 折扣:5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3 ¥200 折扣:5.2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1 ¥200 折扣:5.1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2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1 ¥200 折扣:5.1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1 ¥200 折扣:5.1折
    • 十三经注疏(上下)(精)
    •   ( 1 条评论 )
    • 编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07-01/ 上海古籍
    • “十三经”系指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部古籍,即《 》、《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汉代,立《诗》、《书》、《礼》、《易》、《春秋》于学官,定为“五经”。唐以“三礼”、“三传”合《诗》、《书》、《易》,为“九经”;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三经”。至宋,列《孟子》于经部,始为“十三经”。随着儒家之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作注解,除注经之作外,后又出现了对旧注进行解释和发挥的义疏。南宋以前,经与疏各单行,南宋绍熙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 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后复有十行本。明嘉靖中有闽本,据十行本重刻;万历间有监本

    • ¥235.87 ¥458 折扣:5.2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3 ¥200 折扣:5.2折
    • 六经注我
    •   ( 0 条评论 )
    • 郑晓江 主编 /2006-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研究以陆九渊心学思潮及其对后世文化影响和江右思想家学术与实践活动的论文集。陆九渊作为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璀璨明星,他提出的“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不仅推动了心学运动的展开并取代正统理学(程朱理学)而蔚为一代思潮,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风貌与进程。

    • ¥169.49 ¥340 折扣:5折
    • 六经注我【正版图书,达额减,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郑晓江 主编 /2006-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研究以陆九渊心学思潮及其对后世文化影响和江右思想家学术与实践活动的论文集。陆九渊作为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的璀璨明星,他提出的“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不仅推动了心学运动的展开并取代正统理学(程朱理学)而蔚为一代思潮,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风貌与进程。

    • ¥153.99 ¥309 折扣:5折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   ( 0 条评论 )
    • [日]山井鼎 撰,[日]物观 补遗 /2022-09-01/ 凤凰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由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山井鼎撰、物观补遗,是日本校勘学 的巨著,也为中国乾嘉学者广泛采用。山井鼎根据足利学校之藏书,包括唐以前 写本、宋椠本、足利学校印本、明本等儒家经典,以毛氏汲古阁刊《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比勘版本异同,进行考异、补阙、正误、存旧工作,成《七经孟子考文》,又由物观补遗 而成《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传入中国后产生巨大影响,被《四库全书》收录,并成为阮元重刻《十三经注疏》的重要参校本。在《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成为刊本的过程中,起点是京 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考文》,而日本宫内厅所藏《考文补遗》则是各刊本的起点。这两种写本是 接近原貌的版本,素来深藏库阁,难得一见。凤凰出版社特向京都大学附属图书 馆、宫内厅书陵部申请,将其影印出版,一齐呈现

    • ¥404 ¥800 折扣:5.1折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   ( 3 条评论 )
    • [日]山井鼎 撰,[日]物观 补遗 /2022-09-01/ 凤凰
    • 《七经孟子考文》《七经孟子考文补遗》由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山井鼎撰、物观补遗,是日本校勘学 的巨著,也为中国乾嘉学者广泛采用。山井鼎根据足利学校之藏书,包括唐以前 写本、宋椠本、足利学校印本、明本等儒家经典,以毛氏汲古阁刊《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比勘版本异同,进行考异、补阙、正误、存旧工作,成《七经孟子考文》,又由物观补遗 而成《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传入中国后产生巨大影响,被《四库全书》收录,并成为阮元重刻《十三经注疏》的重要参校本。在《七经孟子考文补遗》成为刊本的过程中,起点是京 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考文》,而日本宫内厅所藏《考文补遗》则是各刊本的起点。这两种写本是 接近原貌的版本,素来深藏库阁,难得一见。凤凰出版社特向京都大学附属图书 馆、宫内厅书陵部申请,将其影印出版,一齐呈现

    • ¥449.2 ¥800 折扣:5.6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3 ¥200 折扣:5.2折
    • 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上下)(精)/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   ( 0 条评论 )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总主编:郑杰文 /2015-07-01/ 凤凰
    • 孔德凌、张巍、俞林波编著的《隋唐五代经学学术编年》介绍:在隋唐五代时期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统治思想之下,隋唐五代的经学家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以发展经学,既实现了经学统一,结束了异说纷纭、用本不一的局面,也在经学推陈出新上实现了经学自身的突围,发挥了其经世致用的作用,还以儒家“道统”对抗兴盛的佛、道二教,开启了经学新风,引领了宋学的发展方向。

    • ¥101.78 ¥200 折扣:5.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