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将人的修身作为核心基础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就应该以德为本。 《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书将《大学》《中庸》整合编撰成了一本书《大学 中庸》,里面包含了很多先圣哲人的价值反思和体验,由此也向当代读者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思想表述才能,有着很好的阅读价值和 收藏价值。 本书内容有四部分组成:原文、注释、译文、读解。注释简要明了,读解到位,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纵横游说之术的高度总结,是纵横家理论争鸣的权威之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四篇。中卷含《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八篇。下卷含《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三篇。此外还佚失《转丸》、《胠乱》两篇。上卷以权谋策略为主,中卷以言辩游说为重点,下卷则以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核心。下卷是上、中两卷的基础,是它们的思想指导。鬼谷子在书中讲授了不少政治斗争权术,其中*重要的是取宠术、制君术、交友术和制人术。因此,《鬼谷子》堪称是一部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权谋的智慧宝典,一直被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
邓艾民先生的《传习录注疏》是1980年代以来关于《传习录》研究的重要著作,其*特色在于义理阐发。 《传习录注疏》将《传习录》与《阳明全书》作严密的对照比勘,同时将《传习录》上中下三卷打通,对其中互有思想关联的条目作统一观察和考辨,这就为从整体上把握阳明思想提供了极大方便。邓著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其视野从阳明学扩展到阳明后学,也就是说,他通过对王门各主要弟子著作及其思想的了解,进而观察王门弟子对《传习录》有何评论或新的阐发,由此向人们立体展示了阳明学思想展开之进程。
《荀子》不仅仅是对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更兼采了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家学说中的思想成分,郭沫若将《荀子》与《孟子》、《庄子》、《韩非子》并列,称为先秦文学的 四大 台柱 。 本书中集合了*能够代表荀子思想水平的作品集,虽然涉及哲学、政治、治学、立身、学术等多个方面,却仍能代表其思想的精髓,还有的是早已朗朗上口的名篇。前者的代表篇目如《 天论》、《礼论》、《解蔽》、《正名》等,后者的代表篇目如《劝学》、《修身》、《非十二子》、《非相》等。因篇幅限制问题,很多篇目只摘选了其中的经典段落和精彩部分,其目的 就在于帮助读者确立对荀子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 尊老、敬老、养老、送老 为基本内涵,《孝经》即是一部关于 孝道 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本书收录了《孝经》原文,以详细的注解及译文重现了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其严谨性,全面照应 经典藏书 理念。本书对于延续与推广先贤圣哲的智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阳明粉丝学习入门读物的《传习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徐爱、陆澄、薛侃所记,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是数位门人所记,钱德洪编定,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 四句教 。 民国16年的商务印书馆版《传习录》在当时就风行一时,底本工整完备,后来叶圣陶先生亲自为《传习录》进行点校,更成为后世公认的参本。 本书即是以商务印书馆底本为原本,附叶圣陶先生点校,并附加完整的原文翻译,权威性毋容置疑,且是大陆出版,并随书赠送绝版《王阳明先生图谱》,使得本书成为阳明粉丝和国学爱好者珍藏的不二之选。
《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本书以 天下 为主题,以时间为主线,从政治角度和文明角度两个角度分而论之。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对 天下 观念的阐述,认为传统的天下观大致可分为儒学天下观和帝王天下观两类,揭示了文化和权力意义上的 天下 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天理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尤其是在儒学发展后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宋明儒学中的天理,蕴含着一个深层次的秩序观,包含着生命伦常和社会生活日用之间奥秘。本书梳理中国古代观念史中的 天理 观念,尤其注重宋儒天理观念的梳理与分析工作。对宋儒天理观念的集大成者朱熹采取重点刻画的方式,分析其理学思想中 以理制欲 的克己工夫、 由静而敬 的持敬工夫、 知行相须 的知行工夫。同时,对其他理学思想家进行分重点梳理与分析。
《中华经典诵读教材》(第二辑)(全15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五种,采用大字注音、正体竖排,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小学经典选编》《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增广贤文、名贤集》《五字鉴、鉴略》《小学弦歌》《楚辞》《古文观止(全二册)》《格言联璧》《养正遗规》《女德启蒙经典选》《孙子兵法、六韬、三略》《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选》《中医启蒙经典选》《六祖坛经》。
这本《孟子译注》由金良年撰,是为适合中等水平读者阅读而编著的一个普及读本,对经文的解释大体参考赵岐、朱熹、焦循三家的注释而断以己意。每章经文除译、注外,还设有 段意 对该章的要点略作提示,其说法基本折衷前人的成说。本书的译文和段意部分曾收入笔者所译述的《白话四书》,此次撰为译注,基本依照原貌,个别地方吸收读者的意见作了修改。全书之后附有名句和概念索引,以便读者查找有关的原文。 《孟子译注》正文按章节分原文、注释、译文、段意四个部分 进行综合阐述,帮助读者*程度地读懂并理解原著。撰者把握《孟子》成书的历史脉络与前人注疏的演变,并注重吸取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注释更为翔实,译文更有可据性。
《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与《老子》双峰并峙。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 内篇 外篇 杂篇 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 四书 ,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考的经典著作。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该书全书共二百一十五章,各章长者数百字,短者几十字。这些篇章,既有历史上真实的晏子的言论事迹,又杂合了大量民间传说,记载了人们心目中的晏子的思想言行,塑造了晏子这位为政贤明、堪称楷模的杰出政治家形象。文字古朴,内容丰富而广泛,涉及政治、思想、外交、军事、法律、经济、文化、婚姻、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和研究先秦历史文化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晏子春秋》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古书,被称为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集。《晏子春秋》既有子书的特点,又有诸如《战国策》等史书的风貌,共 8 卷,由短篇故事组成,刻画了晏子及其身边诸人物形象,所载史实,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
阮刻《十三经注疏》的问世,结束了从明末到清中期风行海内200年的明北监本和汲古阁本《注疏》双峰并列的局面,从而开启了阮刻《注疏》单峰独行的新天地。 嘉庆初年,阮元巡抚浙江,建诂经精舍,收集了当时以他的能力和条件能够找到的诸多经籍文本、校本。鸠合了段玉裁、李锐、徐养原、顾广圻、臧庸、洪震煊、严杰、孙同元等学者对《十三经注疏》进行校勘,并在嘉庆十三年刊刻出版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二百十七卷附《释文校勘记》二十六卷。阮元对《十三经注疏》进行校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重刊新的《十三经注疏》做准备,因为一些意外的事情,这件事一直拖延到嘉庆二十年段玉裁去世阮元才在江西巡抚任上开始刊刻,通过十九个月的努力,这部一百八十册的新《注疏》文本终于问世,不过这时阮元也早就调任河南了。江西府学刊刻的这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述春秋后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的言行事迹的古典文献,是研究晏子其人其事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晏子春秋》分为二百一十五个独立篇章,讲述了晏子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针对不同事情所作的议论和行事;该书反映出晏子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毕生*为关注的乃是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实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民生富足、社会安定。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伦理道德以及人生观、自然观等方面的重要主张,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思想体系和治国主张。该书可以看做是一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治国方略。
《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