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伤寒论浅注》是一套中医古籍珍本影印和现代批注导读相结合的创新型古籍整理工程,该丛书保持了中医古籍的原貌,真实地反映出珍本古籍的特征,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影印后在每《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伤寒论浅注》的每卷后进行集中校勘、注释,每书前有导读来介绍作者生平、学术背景、《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伤寒论浅注》临床价值和史料等,凝聚名家经验和学术思想,萃取精华,突出“法”、“术”,以达“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效。收录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及其注释、发挥类著作35种,所收载版本多为首次出版,尤为珍贵。《中医古籍珍本集成·伤寒金匮卷:伤寒论浅注》为《伤寒金匮卷》中的一本。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杂病临床治疗学专书,它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全书共25篇。按所论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涉及杂病的方方面面。其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辨证为纲领,对杂病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体例上采用汉代散文文体,以语录、问答、条文形式进行论述,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实际指导作用,所以,该书备受古今医家的推崇和重视,而被列为经典医籍之一;有“方书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之誉,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的之书。
《方症会要》四卷。作者吴氏,清代安徽歙县人,不详其名。书前有吴迈序,谓其父究心方症,此书为手集以备检阅者。全书共收四十六种病症,以内科疾患为主,旁及妇科、五官科等。每病论有论有方,其论多萃取《内经》、仲景及金元诸家之要,故名《方症会要》。《方症会要》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吴氏家刊本。作者吴氏,清代安徽歙县人,不详其名。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杂病临床治疗学专书,它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全书共25篇。按所论内容,可分为六大部分,涉及杂病的方方面面。其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辨证为纲领,对杂病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法。体例上采用汉代散文文体,以语录、问答、条文形式进行论述,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实际指导作用,所以,该书备受古今医家的推崇和重视,而被列为经典医籍之一;有“方书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之誉,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的之书。
《文白全解黄帝内经大全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也是集我国传统医学大成之作,被奉为中医理论的奠基鼻祖。它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做出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和系统的理论概括,对后世医学影响深远。《文白全解黄帝内经大全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了解《文白全解黄帝内经大全集》,不助于我们回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更有助于我们对话远古贤哲,为自己找到一条强健体魄、修身养性的通途。但是,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文白全解黄帝内经大全集》的文字艰深难解,往往令不少读者望而却步。为此,编者组织了中医药大学的几位医学博士,在力求精准的原则下,将《文白全解黄帝内经大全集》全文翻译成了白活文,以期限度地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编者还在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