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1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脾胃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金)李杲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脾胃论》(1249 )金.李杲(东垣、明之)著。全书三卷。作者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全书遵崇《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宗旨,以“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着力阐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倡导培补脾土、潜降阴火的治则思想,形成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书中用方虽多延用《内外伤辨惑论》,但又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发,总以培土补中,甘温除热,甘寒泻火为原则。

    • ¥6.6 ¥12 折扣:5.5折
    • 中藏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汉)华佗 /2022-08-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华佗撰,成书年代不详。关于本书的记载,始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题日《华氏中藏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录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本书真伪考辨虽然众说纷纭,但其以脉证为核心的寒热虚实的脏腑辨证方法,在中国医学目前占有重要地位,其独树一帜的以脉证形气决死生,以脏腑辨证为中心的学术思想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特别是“贵阳贱阴”学说,对后世医家张元素、李东垣、薛立斋、张景岳等影响深远。 全书分为上卷、中卷、下卷。上卷、中卷四十九论,论述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辨证方法,下卷附疗诸病药方六十八道。全书禀承《内经》《难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和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创新并发展了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的理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赅备的临证实

    • ¥8.9 ¥16 折扣:5.6折
    • 黄帝内经·素问 广东科技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佚名 /2022-0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非常早的一部医学专著。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黄帝内经·素问》原书共9卷,81篇,内容广博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主要论述了人体养生气功理论、人与自然相应学说、治未病的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的望闻问切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以及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细的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中医经典掌中宝》校对整理过程谨遵忠实于原文的原则,对个别词句或字与别本不同而显系错讹者,以1958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

    • ¥8.7 ¥15 折扣:5.8折
    • 黄帝内经·灵枢 广东科技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佚名 /2022-0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灵枢》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也是如今中医学者的经典著作。全书分为12卷,共计81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法等内容,其中关于经络腧穴和针刺疗法的论述颇为翔实,是后世针灸学发展的基础。 由于《灵枢》成书较早,又经后世多次传抄翻刻,不免产生诸多脱、衍、讹、误,学术界也一直致力于其校勘和考证工作。其中,河北医学院联合国内多家单位,以明代赵府居敬堂刊本为底本,广泛参考历代刻本,并结合多个名家注校版本,对《灵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校勘、注释,并编成《灵枢经校释》(以下简称《校释》)一书,得到学术界的广泛推崇。 因此,《黄帝内经·灵枢/中医经典掌中宝》以《校释》(第二版)为主要参考,并旁参其他现行版本,将《灵枢》整理为小册,方便学者随身携带,时时诵读。整理过程对个

    • ¥8.7 ¥15 折扣:5.8折
    • 汤头歌诀 汪昂 著
    •   ( 0 条评论 )
    • 汪昂 著 /2018-02-01/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汤头歌诀》古代汉族医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

    • ¥9.2 ¥18 折扣:5.1折
    • 内经知要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明)李中梓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内经知要》为李中梓所撰。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明末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明末有名医家,-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内经知要》是其影响较大的著作,对《黄帝内经》删繁从简,进行选择性的类分,编成《内经知要》一书,使《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更加容易。《内经知要》共有上、下两卷,分成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将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概括无遗,所以至今仍为后学者所欢迎。本次整理,以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扫叶山房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

    • ¥8.9 ¥16 折扣:5.6折
    • 《伤寒论》诵读随身卡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2023-0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

    • ¥10 ¥18 折扣:5.6折
    • 《金匮要略》诵读随身卡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2023-0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另一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东汉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属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伤寒杂病论》历经传抄失真失散,伤寒部分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整理、编次,形成《伤寒论》一书,当时杂病部分失传。《伤寒杂病论》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被北宋翰林学士王洙发现于翰林院书库,书简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

    • ¥10 ¥18 折扣:5.6折
    • 金匮要略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 /2022-02-01/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著,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该书以清代徐忠可著《金匮要略论注》为底本,参照清代李踅著《金匮要略广注》、沈继泽主编的《文白对照中医古典名著精品丛书·金匮要略》以及张家礼主编的《金匮要略》,对《金匮要略》原文进行整理,第一篇为总论,第二至第十七篇为内科病,第十八篇为外科病,第十九篇为数种疾病合论,第二十至第二十二篇为妇产科疾病,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五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全书共二十五篇。前22篇共载40多种疾病、200多首方剂。该书将前22篇所载的200多首方剂按照拼音排序,附有组成及方剂所在条文的页码,以便读者查阅。明显错字,异体字径直修改,不再出注。编者在整理过程中,尽量遵循忠实原文的原则。 《金匮要略(中医经典掌中宝)》中涉及的升

    • ¥8.7 ¥15 折扣:5.8折
    • 傅青主女科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清)傅山 著 /2017-05-01/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傅青主女科》系一部颇具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书。全书二卷,又名《女科》,论及妇科杂症80种,方83首,2法。对妇产科的常见病证,如各种带下、血崩、经期疾病、妊娠和产后诸证等,论述简要而具有创新性。

    • ¥6.1 ¥12 折扣:5.1折
    • 医学三字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陈修园 /2008-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医学三字经》是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晚年所著,是其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所列病证从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到有效方药,完备而实用。《医学三字经》主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各科三十五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 ¥8.9 ¥16 折扣:5.6折
    • 此事难知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元)王好古 著;江凌圳 主校 /2008-04-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此事难知/中医经典文库》为(元)王好古所撰,分上下两卷,载医论106篇。全书主要围绕伤寒五经证的有关问题如“太阳六传”、“入阴者可下”、“妇人经病”等作了详细阐发,某些见解有独到之处。如认为气病在表,误用血药,无伤,为安血而益阴;反之血病在里,误用气药如白虎汤等,则有害,因易致泻肺而损阴。既强调治病求本,又主张分别病情采用不同治法,如提出初治之道,当宽猛相济,末治之道,又宜宽缓,三法各有主证、应用法。

    • ¥10 ¥18 折扣:5.6折
    • 傅青主女科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清)傅山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病症的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加以辨析。傅青主集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于一身,对医学方面造诣颇深,在当时有“医圣”之誉。

    • ¥10 ¥18 折扣:5.6折
    • 温病条辨 (清)吴瑭 著
    •   ( 2 条评论 )
    • (清)吴瑭 著 /2018-02-01/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温病条辨为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化了六年时间。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余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今之温病学教材,取该书之说亦最多。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 ¥8.1 ¥16 折扣:5.1折
    • 汤液本草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2 条评论 )
    • (元)王好古 /2008-03-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汤液本草》为中医经典文库之一《汤液本草》,作者在现存版本中精选其中的最善者作为底本,让读者读到优选的版本;聘请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功底、熟谙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的专家、学者精勘细校,优选限度地还原古籍的真实面貌,确保点校的高质量。本套丛书先由全国中医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一流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筛选,然后经专家顾问委员会审核、确定,均为中医各学科学术性强、实用价值高,并被历代医家推崇的代表性著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 ¥10 ¥18 折扣:5.6折
    • 医学三字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清)陈修园 撰;林慧光 校注 /2016-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医学三字经》全书4卷,乃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字一句的韵语,概述医学源流、基本理论和常见疾病证治。卷一、二,除首论医学源流外,分论中风、虚痨、咳嗽、疟疾、痢疾、伤寒、温疫、妇人经产、小儿等33类疾病的证候、病机、治法和方药。卷三、四详论《医学三字经》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有方有论,有详有略,乃至加减运用,煎服方法均有论述,并于第四卷中对阴阳、脏腑、四诊等基本理论简明扼要地加以论证,便于初学者背诵和浏览,是一本入门的好书。

    • ¥10 ¥18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