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概》乃刘熙载论艺之作,全书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及《经义概》等六部分,分别从起源、发展过程及具体做法等层面对各体文艺进行了探讨。约略言之,《艺概》一书有以下价值:一,在传统
本书为清初康熙年间画师刘源所绘,御用刻师朱圭镌刻。图册描绘唐二十一位开国功勋长孙无忌、王孝恭、魏征、虞世南等,后增补三位,计二十四位。又加大士三尊、关公三尊,全书共三十图。本书线条朗润,画工刻技。原书人物附小传。本次影印增加《全唐书》二十四位人物列传,满足读者赏画时的阅读需求。
《饮膳正要——古刻新韵辑六》为元忽思慧所撰 ,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20年),全书共三卷。 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 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 ,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本书为清代晚期画家任熊所绘。任氏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衣纹勾画尤其精彩,铁画银钩,极见功力。在任熊的创作中,成就的是他的四套版画作品:《列仙酒牌》、《于越先贤传》、《剑侠传》、《高士传》。本次将此四套作品汇集出版,集中反映任氏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以助赏玩之一端。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李弘主编的、张复绘画的《潇湘八景册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的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另外,设计上采用正面全图,背面局部放大的形式,以满足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潇湘八景册页》为丛书之一。
《唐诗画谱》为明代黄凤池编纂。他从唐诗中选出五言、七言、六言绝句各数十首,请画家为之图、书家为之书,并付之于书版。明万历三十年至四十年间,武林(杭州)顾炳编印《顾氏画谱》,宛陵(宣城)汪君出版《诗余画谱》,及《唐诗画谱》行世,论之者评为「后来居上」。书中插图为当时名手蔡元勋所绘,而刻线稳健,刃锋不露,是美术欣赏和研究的稀有珍品。
今鉴于三十二体篆书《御制盛京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流传未广,知者有限,中国书店据所藏清乾隆武英殿刊三十二体篆书《御制盛京赋》中择取部分篆体刊行,希望《御制盛京赋:碧落篆》能为喜爱古文字及篆刻方面的人士提供研究、欣赏、临摹之用。 碧落篆,印指唐代《碧落碑》上的篆体字。由于这种字体形态特殊,在篆字与古文之间,便借此碑命名该体为『碧落篆』。据记载,李阳冰见此碧落篆,爱慕备至,留连数日不忍离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在编辑、注释、注音时坚持以“四库全书”为主,遍搜各种版本,尽量多地参照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每个字的注释注音都有出处,所选的必是全本,这样有助于读者认识经典全貌。
一、概述汉至明代“古赋”尤其是“骈赋”的发展演进状况。 二、以嘉庆馆阁赋为例论律赋艺术及其作法,如论赋题、赋韵、对偶、拟古之法等,并论及赋与诗及八股时文的关系。所征引整篇或整段的馆阁赋作品多达200多篇。 三、载录林氏本人及时人作赋故事。卷末附录《国朝骈文正宗》所收袁枚等人30篇骈文题目并作评说。 《见星庐赋话校证》在通行的赋论史、《辞赋研究史料概述》及研究古代诗赋的相关著作中,多所论及,但其流传不广,此稿为其标点整理。
《唐诗画谱》为明代黄凤池编纂。他从唐诗中选出五言、七言、六言绝句各数十首,请画家为之图、书家为之书,并付之于书版。明万历三十年至四十年间,武林(杭州)顾炳编印《顾氏画谱》,宛陵(宣城)汪君出版《诗余画谱》,及《唐诗画谱》行世,论之者评为「后来居上」。书中插图为当时名手蔡元勋所绘,而刻线稳健,刃锋不露,是美术欣赏和研究的稀有珍品。
为了让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到精美的书法作品,编者们本着推陈出新、真实可信的原则,从《三希堂法帖》刊载的墨迹真本中精选了多位名家的两百多种传世墨迹,并将后来收集到的传世墨迹补充进来编成此书。这些作品现均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价值连城,难得近观。
这是一本写给新手编剧的行业生存手册。作者凭借近30年编剧及制片经验,结合典型案例,分门别类地介绍半小时、一小时、电视电影、情景喜剧等不同时长剧本的策划定位,以及格式、结构和写作要领;以项目开发过程为线索,透露制作方、平台的需求和禁忌,助你从市场视角考量评估,从而在迅速变化的影视行业中增加工作机会,做好事业规划。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在编辑、注释、注音时坚持以“四库全书”为主,遍搜各种版本,尽量多地参照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每个字的注释注音都有出处,所选的必是全本,这样有助于读者认识经典全貌。
《唐诗画谱》乃明代万历年间徽派版刻的代表作。该书由集雅斋刻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编者为集雅斋主人黄凤池。选取了五言唐诗50首,七言唐诗50首,六言唐诗60馀首。每首唐诗一画一字。其版画刻线稳健,刃峰不露。尤其对配景山水的皴法,大胆地变阳刻为阴刻,颇饶趣味,在明版中不多见。其字书写者多为苏州、杭州、松江、歙县地区的书法家,其中不乏名家,如董其昌、陈继儒、俞文龙、朱杰等。书体则篆、隶、楷、行、草兼备,风格则既有二王之馀韵,也有颜、柳、苏、黄、赵之风格。校注者将原刻本中书法作品中的词作与通行本进行校对,对词作中的疑难字词及典故作了简明的注释,使得广大读者在欣赏了徽派版画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方便地阅读和欣赏宋词的婉美。
《三希堂法帖》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唐、宋、元三代褚遂良等十六人的楷、行、草书,名为《续刻三希堂法帖》,共四册。本书还特将清人陈焯奉敕编著的《三希堂法帖释文》一并影印附后,方便读者识别帖中字迹印钤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凡三十二卷。帖中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图帖》、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外,还精选魏晋唐宋元明书家一百三十五人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真迹,名家题跋二百余条,共九万余字,印章一千六百余方,乾隆后又命汪由敦等人编出
叶定莲、王义骅编写的这本《褚遂良楷书集字作品精粹》是用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雁塔圣教序》的楷书单字集成二字、四字、多字、成语、对联、古诗等书法作品形式,书中以作品示例和单字示范为主,以供读者创作使用和临摹参考;另加入四十二条知识性短文,便于读者学习和欣赏。
中国绘画艺术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举世闻名的画科:山水、人物、花鸟画,各有其独立的历史沿革、画风画派及大师名作。为使广大绘画爱好者与美术工作者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在大画科各自领域中的艺术成就,本社特邀中国美术史专家、美术评论家以及画科的研究工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美术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最为、代表性、对后世艺术创作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批名家名作,配以言简意赅、画龙点晴的介绍及评析,以清代书画界最讲究之罗纹宣纸,依明代传统雕版水印工艺印刷;成为目前书画界品质的画书藏典,受到外美术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科中出现最早的一科,是中国绘画艺术独立和走向成熟的标志。被尊为“画圣”的吴道子即是一位人物画大师。人物画内容多样、题材广泛,分为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仕女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