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代学者袁了凡写给儿子的训诫,共四卷,故名“四训”。全书以儒家思想为纲领,重在阐明改过自新,忠孝仁义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本书文笔简约,清新隽永,可读性很强。作者旁征博引,举例丰富,此书可以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小百科”。《袁氏家训》主要记载了袁了凡父母对子女的日常教导,内容与《了凡四训》可以互相参照。 本书由胡国浩导读注释。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治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作者认为《老子》是一部讲何为真生命的书,是讲如何修为一个真身,建构一个真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成此书献给读者,使读者观后认识到:《老子》是一部大智慧的书,是一部去蔽存真的书。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由鸠摩罗什与姚秦弘始八年译出。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治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作者认为《老子》是一部讲何为真生命的书,是讲如何修为一个真身,建构一个真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成此书献给读者,使读者观后认识到:《老子》是一部大智慧的书,是一部去蔽存真的书。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本书第二卷内容为道教的经籍书文和教义规戒。前者除道书总集和类书外,还分门别类介绍有关教理教义、戒律劝善、方术科仪、神仙道士传、宫观名山等内容的主要典籍近百种;从浩如烟海的历代道书中撷取精华,门类比较齐全,读后可知道教典籍之梗概。教义规戒部分系统地介绍了道教教义的历史渊源、历史演变、主要内容、各派观点及其社会影响等为目前众多有关道教读物中所仅见。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治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作者认为《老子》是一部讲何为真生命的书,是讲如何修为一个真身,建构一个真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编成此书献给读者,使读者观后认识到:《老子》是一部大智慧的书,是一部去蔽存真的书。
《了凡四训》是明代学者袁了凡写给儿子的训诫,共四卷,故名“四训”。全书以儒家思想为纲领,重在阐明改过自新,忠孝仁义以及立身处世之学。本书文笔简约,清新隽永,可读性很强。作者旁征博引,举例丰富,此书可以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小百科”。《袁氏家训》主要记载了袁了凡父母对子女的日常教导,内容与《了凡四训》可以互相参照。本书由胡国浩导读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