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明代《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的基础上增补编辑的。 一、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整理编校而成。除了对于卷次顺序略有调整以外,具体篇章编排次序则保持了底本原貌;并将底本未刊或王阳明的散佚诗、文、语录及相关题跋、祭文、传记资料,分类增补或附录在相应卷次之下,共计78篇。这样的编排一方面保留了历史权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尽量吸收了当代的研究成果,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二、本书编校、统稿及重印本的修订编目工作,由吴光主持负责。钱明负责旧本未刊诗文的搜集整理。各卷点校分工如下:吴光点校卷一至
《弇山堂别集》记载明时史料典故,是一本私人撰录的实录。全书共一百卷,记载明朝典制沿革、稗史异闻、史乘考误。以万历十八年翁良瑜雨金堂初刻本为底本,以万历庚寅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广雅书局本为校本,同时参校了《明实录》《明史》《国朝献征录》《古今万姓统谱》《弇州山人续稿》《弇州史料》等相关文献典籍。 《弇山堂别集》为《王世贞全集 正编》所收内容之一。 《王世贞全集》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王世贞全集》整理与研究 的成果。王世贞为明代后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以诗文名于世,声华意气笼盖海内。曾以 文必西汉,诗必盛唐 相倡,以期振兴明后期文风。晚年诗文以恬淡为宗。史学造诣亦深,喜访朝家故典,晚年得见内府秘籍,著述甚丰,亦颇具见解。 作为明代后七子领袖人物的王世贞,去世后从未有全
《世说新语(套装上下册)》三卷,南朝刘义庆编撰,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爵德行二日语等三十六门,记述了自东汉後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爵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杨博戎马一生,所至之处颇有建树,建白、复议颇多,相关奏疏当时即整理刊刻成书。此 奏疏集 包括《杨襄毅公甘肃奏疏》、《杨襄毅公经略疏稿》、《杨襄毅公宣大奏疏》、《杨襄毅公蓟辽奏疏》、《蒲坂杨太宰献纳稿献纳稿》、《杨襄毅公本兵疏议》等6种。既是研究杨博生平和思想的*手资料,也是研究明代军事和边防的珍贵史料。
《清真集笺注》是罗忼烈先生代表作之一,分为 卷首语 、上编 词笺 、中编 诗文笺 、下编 参考资料 、 清真年表 五部分。作者汇集众多周邦彦集版本,并从《永乐大典》、《(宋)皇朝文鉴》、《宝真斋法书赞》等书中辑录散佚作品,加以校勘、笺注、集评、附记等,考订正误,辨析真伪,发微抉隐,使此书兼具资料性与研究性,堪称研究周邦彦无法绕过的重要参考书籍。《清真集笺注》原于1985年由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后于200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精装本、平装本。本次重排为典藏版,对原书中的个别排印、表述、引文疏误略作修订。
国学百部系列(总定价 2688 ) 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丛书,目前已有百部,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典、领悟传统温暖的巨大魅力,在愉快的阅读之旅中获得通透畅达的人生智慧,对于做人做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套书采用国际流行的 16 开本,版式疏朗大方,装帧印刷精美,便于携带和阅读。此套丛书共分为二辑,*辑 50 种,整套定价 1319.00 元,第二辑 50 种,定价 1369.00 元。
《临江阁集(宣纸线装 一函四册)》为套装,共4册。 《临江阁集(宣纸线装 一函四册)》全宣纸制作、线装,字迹清晰,便于学习、研究使用、珍藏。
《张四维集》包括《条麓堂集》和《条麓堂续集》。前者共三十四卷,分卷为赋、颂、诗、册文、序、诏、制策、敕谕、诰敕、表、笺、露布、致语、启、奏疏、议、论、讲章、策问、书、序、记、传、铭、碑文、墓表、志、行状、祭文及《永信録》,全书五十余万字,堪称张四维著述之大全,既是研究张四维生平和思想的*手资料,也是研究明代历史和历史人物的珍贵史料。《条麓堂续集》大部分内容为张四维入阁参预机务、代为首辅,以及回乡守制期间与同僚、友朋的书信,其内容如论丈量田地,谈北番贡市,透露入阁随张居正办事的无奈,倾诉独力主持国政时的苦衷,表白服阕后归老故土不再出仕的心曲,等等。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汉魏以来,文人别集日益繁多,学者难以遍读,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文选》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按体裁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八类,其中赋、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 《文选》选文注重文采,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萧统《文选序》)为主要艺术标准,多录骈偶之作,集中了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精华,被《四
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他开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在政治上不能得志,谢灵运寄情于山水,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登临寓目,每每发为诗篇。成功地把奇秀的江南山水反映在诗篇里,自铸新辞,精心刻镂。
南社是清末民初一个重要的革命文学团体,其成员之多、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在当时文坛影响极为深远。陈去病是南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对南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才华横溢,一生著述甚丰,整理出版他的全集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此书收录了陈去病的全部著作,如《浩歌堂诗钞》、《浩歌堂诗续钞》、《巢南诗话》、《诗学纲要》、《辞赋学纲要》、《病倩词》等。其记史、记传集、序跋集、启笺集等也收录于内;其辑刊的《笠泽词征》、《吴江诗录》等亦全部录入。全稿收罗完备,整理系统规范,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和史料价值。
《张居正全集》共收张居正著述6种,附录署名为张居正的疑著2种,并附录张居正资料选编。本次出版进行了新式标点和校勘,并按经史子集分类, 实现对张居正现存几乎全部文字的整理结集,于张居正本人和明史乃至中国史的研究,皆有重大价值。
刘世珩(一八七四-一九二六),小字奎元,字聚卿,又字葱石,号檵庵,别署灵田耕者、枕雷道士。为清末著名刻书家、藏书家。父瑞芬,先后受知曾国藩、李鸿章,以军功官至广东巡抚。刘氏世居安徽贵池县(今贵池区)开元乡南山村,故自称南山刘氏。后徙家江宁。世珩幼颖异,年十三,补贵池诸生。举光绪甲午江南乡试,辛丑以道员指分湖北。曾授江苏候补道。历任江宁商会总理、直隶省财政监理官等职。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以清朝遗老自居。“购地数亩,筑楚园以贮金石书画。与人书,恒自署曰楚园云。”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病卒于上海,年五十二。着有《贵池二妙集》、《盆池唐人集》、《临春阁曲谱》、《重编会真杂录》、《贵池先哲遗书待访目》、《秋浦双忠录》、《大小忽雷曲谱》、《梦凤词》、《曲品》等。世珩“识通今而性嗜
《近思录》共十四卷,儒家语录,理学入门教材。以张伯行集解本为底本。 《传习录》是明儒王阳明的语录及论学书信集,为心学基础典籍。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
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都是北宋 学者和理学家,尤以吕大临 为突出,其代表作《礼记传》是他一生学术生涯的总结。这本由曹树明点校整理的《蓝田吕氏集(上下)(精)/文献整理系列/关学文库》是关于礼仪、道德、风格、井田等古代“天理”“良心”“仁”等思想的论述,是 全面系统整理出版的吕大临文献。
《彭玉麟集》为《湖湘文库》之一种。 《彭玉麟集》两册,内容包括奏稿、电稿、诗词、联语、文集、书信。其中奏稿、诗词部分以光绪十七年之刻本为底本,并增补了集外诗词及未刊稿;电稿部分主要辑自《张之洞全集》;联语、文集、书信,则从湖南省博物馆、上海市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处搜集所得。
《孙衣言集(上中下)(精)/浙江文丛》是孙衣言的著作结集,侧重于其文学著作,主要包括《逊学斋文钞》、《续钞》、《逊学斋诗钞》、《续钞》、《娱老词》、稿本《芸根吟》、稿本《孙衣言日记》、《丙子瞻天日记》、《出都日记》、《道光庚戌科会试朱卷》、《道光甲辰恩科顺天乡试朱卷》、《道光己亥科顺天乡试朱卷》、《道光丁酉科浙江选拔贡卷》等,另外辑补若干集外诗文、尺牍和传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