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文的国度,古代诗文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为了便于诗文的普及和收藏,自古以来就有一些学者仁人在做着遴选编纂的工作,每个时代都有一些的选本涌现出来,泽被当世,并且穿越历史的时空,流传下来。古人编辑的诗文选本为我们保存了不少名篇佳作,也为我们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审美趣味提供了依据。古 人在筛选篇章、分门别类、议论评点和抄录刊印的过程中向我们客观地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对诗文的理解和审美尺度,为我们追寻古代文学观点的流变打开了通道。
笑林广记》,就是这样一种可以令人笑口常开、青春长驻的养生妙品。 《笑林广记》是由明代通俗文学大家冯梦龙的《笑府》改编而成。周作人《苦茶庵笑话选序》中曾说:“《笑府》,原本十三卷……后改编为《笑林广记》,原本遂不传。”这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笑林广记》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连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抵不住它的强力吸引。在《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本书所依据的底本是乾隆四十六年本,原书为清代游戏主人纂辑,白岭予以校点、今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突出的性色彩是中国古代笑话的一个重要特征。本书考虑到目前的文化生态,对其中过于直露的篇目作了一些删削,但显然很难彻底清洗,望读者诸君对之能正确看待。
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浙江台州黄巖南塘(今屬温嶺》人。南宋晚期江湖派的重要作。 戴氏生存於南宋末年偏安之時,長期浪遊江湖,見聞頗廣,獨工於詩。嘗登陸游之門,主張詩作內容應有益於人生,反對單純的『流連光景』其詩篇多抒發愛國傷時、關切民牛疾苦之情。風格正大醇樸,清健俊爽,天然淡雅,自成一家,在宋代文學史上有地位。 《石屏詩集》,在宋代曾多次編選刊行。明弘治間,以家藏抄本,重加校勘編定為十卷本,後收入《四部叢刊續編》。另有清代《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州叢書甲集》本、 《兩宋名賢小集》本、 《南宋群賢小集》本、《宋詩鈔》本等。本次,據弘治本為底本,並參校他本進行整理。書後附錄有其父戴敏才《東皋子詩》及族人的詩篇二百多首。
钱基博先生不仅是一代 硕学通儒,也是一位卓有成绩 的古文大师。他对韩愈生平与文章的学习钻研,可谓终其一生,心得极多。《钱基博集:韩愈志、韩愈文读》乃《钱基博集》“韩愈研究”部分,全一册,辑入了先生的两部精心结撰之作,即《韩愈志》和《韩愈文读》,并附录一篇专题长文《韩文读语》。《韩愈志》以史体着论,不同於“五四”以来一般的文学家评传;《韩愈文读》则采用解题、夹注与文末集评相结合的编撰体例,亦非今日流行的文学作品导读可比。《钱基博集:韩愈志、韩愈文读》对作家作品的论评,析理精微,叙事贵可考信,立信薪於有本,比次有法,义不拘虚,并以其体例的和见解 的深刻,成为韩愈研究史上的重要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