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词话》是近代词学大师况周颐的论词代表作。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当有 词心 ,强调 真 ,但亦不废学力,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 词律、 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这部词话被誉为 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 。
《历代名家词集》共十册,精选唐、宋、清共 13 位词人词作合成九册,再加经典词话一册,尽收历代词作精华。分别是: 1. 温韦词集(温庭筠、韦庄),聂安福导读; 2. 李煜词集,王兆鹏导读; 3. 柳永词集,谢桃坊导读; 4. 二晏词集(晏殊、晏幾道),张草纫导读; 5. 苏轼词集,刘石导读; 6. 秦观词集,徐培均导读; 7. 李清照词集,吴慧娟导读; 8. 辛弃疾词集,崔铭导读; 9. 纳兰词集,张草纫导读; 10. 人间词话,黄霖、周兴陆导读。每种均有简注、辑评及名家导读,双色印刷,轻松阅读。
本书为清代词学理论名著。全书大半是对词家及词作的评论,对于词的旨趣、音韵,亦有探源辨流之论。陈氏论词,继张惠言和周济之后,极力发扬常州词派的理论,强调作词贵在 有寄托 有所感 。论词推源风骚,旨归温柔敦厚,给后来的词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现据光绪二十年刻本校点整理。
本书主要辑录《全唐诗》中所收唐诗僧皎然诗,据清扬州诗局刻《全唐诗》本仿真影印。皎然(730 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皎然是他出家为僧的法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其诗清丽闲淡,语言简淡,被时人成为 江东名僧 。与贯休、齐己齐名。所著《诗式》是唐代诗歌理论的重要著作,对后代诗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
此书辑高步瀛所编《唐宋诗举要》中宋诗部分,收17人、诗197首,附录金元好问诗。此书主要依据王士《古诗选》、姚鼐《今体诗钞》、吴生《古今体诗约选》编选,而又有所变化、发展。此书论点持平。所选均为大家。不过南宋除陈与义、陆游外,其他作者均未入选。作者编选的目的,在便于读者诵习,而不在反映唐宋诗的全貌。
时代变迁,经典之风采不衰;文化演进,传统之魅力更着。古人有登高怀远之慨今人有探幽访胜之思。在印刷装帧技术日新月异今天,国粹才装书的踪迹愈夹愈难寻觅,给倾慕传统的读书人带来了不少惆怅和遗憾。我们编印《文华丛书》,实是为喜好传统文化的士子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慰藉。 丛书立意是将传统文化之精华萃于一编。以内容言,所选均为经典名着,自诸子百家、诗词散文以至蒙学读物、明清小品,咸予收罗,经数年之积累,已蔚然可观。以形式言,则采用激光照排,文字大方,版式疏朗,宣纸精印,才装装帧,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本书主要辑录《全唐诗》中所收唐诗僧齐己诗,据清扬州诗局刻《全唐诗》本仿真影印。贯休(823~912),本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 (今浙江兰溪)人。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其以悲愤苍凉之思,写清新俊逸之辞,唐末五代著名诗僧、画僧。著有《禅月集》。
《漱玉词》一卷,宋朝李清照撰、宋朝朱淑真和元朝龙辅所合*。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此本仅词十七阕,附以《金石录序》一篇,盖后人裒辑为之,已非其旧。《断肠词》一卷,朱淑真撰。 因自伤身世,故以 断肠 名其词。此本《漱玉词断肠词女红餘志(精)》为毛晋《汲古阁》所刊。后有晋跋,其词止二十七阕,则必非原本。《女红余志》,元龙辅撰,二卷,上卷为杂纂、下卷为诗。
东坡词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于后世者,至为深远,而笺注寥寥,传世者包括宋人傅干残本,两家而己。今人龙榆生之《东坡乐府笺》,人称详备,至谓为宋词笺之一。然龙著笺多采自传干,编年几本于彊邨,虽间有补充发明,对传、朱之误亦时有匡正,而对两家失考不当未加详察而袭用者,亦不时可见,余当惜之。 东坡词龙笺原编年贰估零肆首,其间似是而非、不尽确当,《笺证》正之者数十首。其原未编年,经博考羣籍,证之以本词及东坡之行止,新予编年者又佰拾叁首。是则《笺证》所收东坡词叁佰陆拾首中,编年者已近十分之九。即此一端,对东坡词之研究,当亦助益良多。
《千首清人绝句校注(套装上中下册)》为著名学者陈友琴所选注的清代绝句诗选。陈友琴从清代六千余家诗人中精选两千余首五言、七言绝句,附有每位入选诗人100余字小传及简要注释。《千首清人绝句校注(套装上中下册)》填补清一代绝句诗选空白,与《千首唐人绝句校注》《千首宋人绝句校注》同一系列。
《钦定词谱(繁体竖排版)》为清康熙朝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帝的旨意编撰的词谱,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钦定词谱》。古代诗词之初,并无词谱,人们按照传诵的词律作词吟唱。晚唐时期温庭筠,为历史上 位词作大家。其在开创词之填作时,就开始规范了词的长短句格律形式,他所传承至今的词作中,涉及到十九个调名。温飞卿之后,文人雅士开始大量填写词作,所创词牌词律也越来越多。及至两宋时期,词成为当时最为显著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将词的发展推到一个全盛的时代。但是,唐宋时期人们竞相传诵的词作,皆沿自前人词调,并无“词谱”然词之流传久矣,词牌、调名愈来愈多。明天启年间程明善辑撰《啸余谱》,开始收录诸词谱,但所记词曲之谱内容颇为简陋。清杭州仁和赖以邠撰着《填词图谱》九卷,将词之格律及词牌以圈、点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