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自清初以来,词学界关于词体的起源、声诗与词的关系、诗词的分界、词调的分类、词体的定格和词韵的标准等问题的争议,皆由于缺乏高度学术规范的词谱所致。本书重新对唐宋词调进行增补、考订和辨析,收入词调400余个,为词学研究和填词提供了一部格律规范的谱系。书后附录《词韵》,便于翻检。
《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散文汇编,问世于清初康熙年间,是由吴楚材、吴调侯选辑评注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学习古文的经典启蒙读物。 书中编选了自周代至明代历代文章凡二百二十二篇,分为十二卷。数量比较适中,篇幅也以短篇为主,所选文章不拘一格,既有历代很多名著、名家,也有"无名之辈",文章均为古文的精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长盛不衰!古文是我国古代人们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工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包涵了古人对宇宙万象、社会百态、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体验,是我们今天可资开采和提取的丰厚的精神宝藏。它包括散文、骈文、韵文三种语言体裁,三者既可单独为文,也可交错成篇;根据社会生活的广泛需要,因事立体,又滋生出多种文体,极为丰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陈子展先生的治学生涯长达六十多年,毕生著述繁富,本书此次所收作品大致以1949年为限,收入子展先生在此之前的著述文字。全书分为三编,各编所收文章或专著,大致按出版或发表的时间先后排序。上编,论文与随笔,主要是古代文学方面的文章,间涉经学、历史等内容。中编,杂文与旧诗,包括陈先生早年发表在报刊上的部分杂文和旧体诗作。下编,专著选编,这部分是陈先生1949年以前学术著作的选编,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史讲话》和一些古代人物传记的单行本,同时收入他早年在复旦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课程时的讲义纲要。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内容简介 本书重要内容,则是大胆地暴露、揭发了封建统治头子们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 本书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的作品。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已大量发展起来。一般地讲,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于这个阶段。作为市民文学特点的话本文学,自然会把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到作品中来。像《施润译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等篇,都透露出一些消息。 本书收录了四十篇风格名异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多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各种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 《醒世恒言》因为刊行较晚,文人创作的成分较多,修订润饰之处较
《湖海文传(精)》、《湖海诗传》是清代中期两种著名的诗歌和文章选本,皆受好评。阮元称《湖海文传》实与《诗传》并重,而尤重于诗。《湖海文传》的编选经过长期酝酿和积累,成书在嘉庆十年,由王昶孙绍基刻于道光十七年,同治五年刻成。《湖海文传(精)》七十五卷,选181位作者,823篇文章,涉及文体28种。入选文人有王鸣盛、邵齐焘、戴震、纪昀、钱大昕、毕沅、王念孙、段玉裁、章学诚、彭绍升、汪中、阮元、王引之等,多为一代学术翘楚。文体以考证类的论、辨、序、跋、书以及学者的传记文类为重要,文学性选文少,形成其以学者之文、学术之文为主的特色,反映出乾嘉时代的文章风气。《湖海文传》也有辑佚和校勘价值,所载大家文章与通行本文字颇有不同,可以与其文集作比勘。
内容简介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 三言 中的第二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警世通言》中*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完美。 另外,《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王娇鸾百年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玉堂春落难逢夫》等,也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优
《张之洞诗文集》以文华斋原刊《张文襄公全集》为底本,精校以袁昶《广雅碎金》、龙凤镳《广雅堂诗集》及陈氏问心斋《广雅堂骈体文笺注》等多种版本,并附录有关张氏之传记、序跋、诗文评论及年谱简编等丰富材料,是阅读和研究张氏诗文及近代文学的宝贵资料。此次推出平装本改正了精装*版的一些标点和编校错误,并增补了大量佚诗,包括现藏山东博物馆的《张香涛诗稿》和藏于国家图书馆《天香阁十二龄课草》(初次整理出版)。另增补了《劝学编》和几篇很有分量的诗文评约5万字。
《中华传世香书大系·线装国学馆:醒世恒言(套装全4卷)》是白话短篇小说集。作者与冯氏的另两种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合称“三言”。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唐宋小说。编撰者创作成分较多。内容修饰润色较精,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定居江宁,在南京小仓山下购筑 随园 ,自号随园老人,著诗论赋,优游其中近50年,诗文颇享盛名。好游山水,凡东南山水住处,游屐无不至。其园馆花木竹石,幽深静丽,四方士之造东南者,恒诣其园,诗酒留连不倦。枚之诗文集,自朝廷公卿,以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至有从琉球远来求之者,时沉德潜诗主声调,门下弟子,畅衍厥风,蔚然成派,而枚乃别倡性灵之说,与争雄长,一时天下风从。大抵枚之于诗,擅长七律七绝。至于七古,论者以为奔放有余,而失于粗浮,胆大手滑;于文则笔力横逸,不拘守义法,力求新变而动与古会,至于谀墓之文、酬应之作则不能无颣。枚亦工骈俪,抑扬顿挫,皆能精思独发
《法式善文學家族詩集》收錄清代蒙古族法式善家族詩歌作品,包括:法式善詩集三種:《存素堂詩初集録存》二十四卷,《存素堂詩二集》八卷《續集》一卷,《存素堂詩稿》二卷;法式善母親端静閒人詩集《帶緑草堂遺詩》;法式善嗣孫來秀的詩集《掃葉亭詠史詩集》附題詞及《掃葉亭花木雜詠》,《望江南詞》;另外輯録法式善父親廣順詩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