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自清初以来,词学界关于词体的起源、声诗与词的关系、诗词的分界、词调的分类、词体的定格和词韵的标准等问题的争议,皆由于缺乏高度学术规范的词谱所致。本书重新对唐宋词调进行增补、考订和辨析,收入词调400余个,为词学研究和填词提供了一部格律规范的谱系。书后附录《词韵》,便于翻检。
《古文观止》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散文汇编,问世于清初康熙年间,是由吴楚材、吴调侯选辑评注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学习古文的经典启蒙读物。 书中编选了自周代至明代历代文章凡二百二十二篇,分为十二卷。数量比较适中,篇幅也以短篇为主,所选文章不拘一格,既有历代很多名著、名家,也有"无名之辈",文章均为古文的精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长盛不衰!古文是我国古代人们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工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包涵了古人对宇宙万象、社会百态、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和体验,是我们今天可资开采和提取的丰厚的精神宝藏。它包括散文、骈文、韵文三种语言体裁,三者既可单独为文,也可交错成篇;根据社会生活的广泛需要,因事立体,又滋生出多种文体,极为丰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内容简介 本书重要内容,则是大胆地暴露、揭发了封建统治头子们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 本书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的作品。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已大量发展起来。一般地讲,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于这个阶段。作为市民文学特点的话本文学,自然会把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到作品中来。像《施润译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等篇,都透露出一些消息。 本书收录了四十篇风格名异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多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各种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 《醒世恒言》因为刊行较晚,文人创作的成分较多,修订润饰之处较
《昭明文选译注》是我国部《文选》今注今译本,其难度之大,在古文今注今译中不多见。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部文学总集,这部总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文体完备,辞采绚丽,自成体系。而我们这本《昭明文选译注》共分四部分:题解、原文、注释、今译。题解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中与本文有关的事迹,重点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原文以胡克家本为底本加以整理,包括校勘、分段、标点、简化汉字、统一古今和异体字等。注释以李善注为基础,一五臣注为参考,并尽力吸收清代和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注文力求简明扼要。《昭明文选译注》共六册,三百二十万字。而本书主要包括了京都,郊祀,耕藉,畋猎,纪行,游览,江海,鸟兽等内容。 《昭明文选》历来受到封建时代文人学者的重视,甚至被当作科举者的书,有“《文选》烂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定居江宁,在南京小仓山下购筑 随园 ,自号随园老人,著诗论赋,优游其中近50年,诗文颇享盛名。好游山水,凡东南山水住处,游屐无不至。其园馆花木竹石,幽深静丽,四方士之造东南者,恒诣其园,诗酒留连不倦。枚之诗文集,自朝廷公卿,以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至有从琉球远来求之者,时沉德潜诗主声调,门下弟子,畅衍厥风,蔚然成派,而枚乃别倡性灵之说,与争雄长,一时天下风从。大抵枚之于诗,擅长七律七绝。至于七古,论者以为奔放有余,而失于粗浮,胆大手滑;于文则笔力横逸,不拘守义法,力求新变而动与古会,至于谀墓之文、酬应之作则不能无颣。枚亦工骈俪,抑扬顿挫,皆能精思独发
清代经康熙、雍正两朝的惨澹经营,生产发展民殷物阜,人才亦因之辈出,至乾隆朝号称极盛。文士之中,享年之高,享名之大,交游之广阔,生活之优豫,恐怕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袁枚的。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先生。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清代诗人、诗论家。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他与纪晓岚(清乾隆四库全书的总编纂)有 南袁北纪 之称。 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 乾隆三大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是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 随园 ,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一生以率情以行、风格特异而闻
《天放楼诗文集》金天羽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在诗、文、小说上均的很高的造诣,尤以诗成就*,“高据于所处时代古典诗歌之*”(钱仲联语),其诗极尽用旧形式写新内容之能事,全面反映了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数十年间的历史风貌,大量的歌唱祖国壮丽河山之作,雄伟奇谲,千变万化,多有前人诗中所未有之境界。 本书汇集了金天羽一生创作的诗、词、散文作品,精心点校,是研究金天羽生平和文学成果的手资料,同时也可供治近代史工作者参考。
《湖湘文库:陶园诗文集》内容包括:陶园文集湖南通志人物传、陶园文集传、陶园文集序、陶园文集卷一、赋、燕山八景赋、登天井关赋、太行秋云赋、嵩山汉大将军柏赋、湘江夜闻棹歌赋、张翰思莼鲈赋、陶园文集卷二、雅颂、平回雅、南巡颂等。
《湖海诗传》46卷,选614位诗人,4472篇诗歌。依诗人科第为次,早的康熙五十一年,晚的嘉庆七年,布衣以年齿相近附之。每位诗人都有小传,多数有评语,评语冠以'蒲褐山房诗话',有资掌故,也有助理解诗人、诗派的创作。此书大致集中了乾隆盛世诗人,可与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所选诗歌相承接,清朝诗歌'格调、性灵、肌理'诸派活跃时期的创作风格皆得以呈现,而又以格调派为中心。它是了解乾隆时期诗歌创作和批评景况的重要文献。此书另一价值是资料可贵,王昶采录的诗歌很多来自交游寄赠,这些诗人有的已经佚失了诗集,而在《湖海诗传》中还有所保存。其收入的作品不少为诗人初作,保存了定稿以前面貌,与后来刊刻或整理的本子颇有字句不同之处,可作校勘之用。
收录了王安石现存的全部诗歌。南宋学人李壁所作笺注,解释字词诗意,并点明了诸多相关典故,大大方便了读者理解和研究。以朝鲜活字本为底本,校以嘉靖本、龙舒本、清琦斋本,则*限度地还原了王集的原貌。同时,书前有王安石年谱,便于读者了解王安石生平;书后带有索引,便于搜索所需诗歌。可以说,此书必将成为研究王安石不可或缺的案头资料。
《丁澎文学家族诗集》收录清代回族丁氏家族诗歌作品,包括:丁澎的《扶荔堂诗稿》、《扶荔堂诗集选》、《扶荔词》,其婿顾永年《梅东草堂诗集》,以及其弟丁潆《秉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