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苏轼的文章总集,凡73卷,以明末茅维刊《东坡先生全集》为底本,分类编次,并以宋明多种刊本和金石碑帖等各种真迹以及前人校订成果等有关材料进行汇校,逐条写出校勘记,对底本的衍、脱、倒、误作了去伪删重、补佚校正,并进行了分段和标点,编制了篇目索引附录书后。
------丛书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 1956年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及其后组建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创立伊始便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典籍。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独立建制后,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已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长、学术含量*、*能体现精品图书特色的一套大型丛书。 在2013年公布的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中,《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有75种榜上有名,是全国各家出版社中入选品种*多的一套丛书。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标志性项目。 《丛书》有选择地出版我国自先秦以来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力图反映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概貌。根据不同情况,或采用前人旧注或集注,均作必要的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或采用今人新注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 元白诗 中篇幅*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 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 元白诗 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 元白诗 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重要的诗歌作品进行笺证,借助唐诗考证唐史,旁及唐代制度、器物、风俗习惯、文坛风气等许多问题,对唐代文学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考证精密详实,征引繁复,如对 七月七日长生殿 中 长生殿 进行史实考证,对 江州司马青衫湿 之 青衫 作唐代官阶考证,演绎绵密,提出创见。堪称兴起于俗而又俗之掌故逸闻,成就大雅之雅的
刘禹锡以对诗歌题材的拓展、对传统主题的深化及对诗歌体式的革新,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白居易一生留下了近三千诗作,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诗歌理论。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 堪与杜甫比肩的伟大诗人 。这个选本将诗人生平和作品讲评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系统化的文学理论批评专注。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 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 美学规律。 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 孟襄阳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 。孟浩然是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而无果,只好还归故园,隐居鹿门山而终。 孟浩然一生都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如张九龄等人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而更多的是隐居田园访僧求道之作。他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他的清词丽句,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都被世人的所推重。大诗人李白倾慕他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称颂他 清诗句句尽堪传 。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 秘府 保存。现有《孟
李商隐的《无题》诗,忧伤、执着而美丽,李商隐给人的印象,如春蚕吐丝,缠绵委曲;如红楼隔雨,凄艳迷离。本诗选大致依据李商隐生平履历,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大阶段,以利读其诗知其人,知其人而悯其情。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宋神宗时期的新旧党争,其实就是关于社会发展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论争。大批 学而优则仕 的读书人被卷入其中,黄庭坚是其中的一员。本书真实地记录着黄庭坚入仕以后所经历的兴衰荣辱,体现了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知识分子的普遍命运。对黄庭坚的诗学成就,书中也有详细介绍。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秦观在 苏门四学士 中,*为东坡所称道。他作诗为文,专主情致。无论是诗是词是文,处处皆为真情熔铸,绝无虚言浪语掺杂。特别是他的词作,细腻婉美,刻画入微,*能感动人心。本书在讲评其代表词作之外,还特地选了一部分诗、文、辞赋,目的是想还秦观以完整面目 一个诸体兼擅、全面发展的多情文人。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陈志平编*的《庾信诗全集》所收作品依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庾信诗》编次,不分卷,仅分乐府、五言诗、七言诗、郊庙歌辞。个别作者有疑之作则移入附录 疑诗 中,予以说明,且不作校注。判断作品作者,除有特别证据外,一般以*全*早*录的典籍署名为依据,即以本书所依底本为据。
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 二拍 ,作者凌蒙初。与 三言 合称 三言二拍 。刊于明代崇祯年间。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是建安文学乃至魏晋文学的并峙三峰。三曹的诗作生动反映了战乱频仍时代的百姓苦难和积极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胎息乐府,腾踊五言,开创了一个 以情纬文,以文被质 的文学新时代。本书精选三曹代表性的诗作92篇,注释简明扼要,评析切中肯綮。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谭新红、李烨含编*的《周邦彦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介绍:周邦彦妙解音律,精于创调和自度曲。他新创、自度的曲子共五十余调,虽然数量上没有柳永多,但词韵清蔚,音节清妍和雅,深受文人士大夫喜爱。如《瑞龙吟》(章台路)三叠中的**、二叠,字句平仄相同,称为双拽头,既美视又美听。周邦彦还 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 (张炎《词源》)。即把不同调的曲子组成为一支曲子,如其《六丑 蔷薇谢后作》就是犯六调而成。
晚唐诗人杜牧,其诗歌尽显其豪迈与柔情兼具的个性,为他赢得 小杜 之美誉。本书荟萃杜牧各个时期的名篇佳作百多篇,按时间先后编排,配以准确的注释和融会众说的讲评。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南朝齐永明(483 493)以后,诗歌创作中开始实践声律论,逐渐产生了咏物和宫体两大题材,作品声音和谐悦耳,风格更趋清丽圆转,为唐代诗史高峰的出现作了极为关键的铺垫。本书重点介绍了谢朓、庾信的生平和创作,并附及了齐、梁、陈诗坛的其他名家名作。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进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自清初以来,词学界关于词体的起源、声诗与词的关系、诗词的分界、词调的分类、词体的定格和词韵的标准等问题的争议,皆由于缺乏高度学术规范的词谱所致。本书重新对唐宋词调进行增补、考订和辨析,收入词调400余个,为词学研究和填词提供了一部格律规范的谱系。书后附录《词韵》,便于翻检。
《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本书是梁晓明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开始进行的以新诗的形式译写唐诗的创作集,每一首包括新诗译诗、原诗和创作手记三部分,共五十首。不同于一般的白话译诗,梁先生是先锋派代表诗人,其对唐诗的译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再创作,跨越时代勾连起两种诗歌艺术,是新诗与古诗在意象与精神上的琴瑟和鸣,非常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阅微草堂笔记(套装共3册)》共二十七卷,1196则,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和《滦阳续录》5种。整部作品恬淡古雅,质朴简洁,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皆着墨不多,不过粗陈梗概,点到为止,但极有章法,颇见情致,其弟子盛时彦对此也有概括: 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 鲁迅所言, 立法甚严,举其体要,则在尚质黜,追踪晋宋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阅微草堂笔记(套装共3册)》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之一,以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专业作者注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