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增广贤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
杨仁山(1837--1911)(清道光十七年至宣统三年)名文会,字仁山。池州石埭县(今安徽省石台县)人。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杨仁山以居士佛学的开拓者和佛学教育家着称。他一生十分执着地为弘扬佛教事业而尽心尽力,不断地进行佛经的搜求、整理和刻印流通,并兴办佛学教育,策划各种振兴佛教的方案,以一个提倡者、组织者和实践家角色做了许多踏实的努力。因而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以至整个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