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整理校勘《二程全集》(全2册),是在清同治年间涂朗轩宗瀛刻本基础上整理而成,参考了前辈的标点和校勘成果,做了必要的订正和调整,又搜罗了一些资料作为附录,以存后人反观二程子之大意。
中国古代学者对文学的认识、思考、研究和总结,是以多种形式书写、流传并发生影响的。有的是理论性的专著,有的是随笔式的评论,有的是作品前后的序列,有的是作品之中的评点,这些典籍数量之富。种类聚多,涉及各个时期的不同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以及不同的作家作品和文类文集。对这些典籍的收集、整理,在近百年来,一直都是学术界著力的重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我们组成了《中国文学研究典籍报刊》选择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比较重要的典籍,采用所能得到的善本,进行深入的整理,因各类典籍情况差异较大,整理的方式也因书而已,不求一律,或校嵌,或标点,或注释,或编辑,详见各书的前言与凡列。
李白一生留下诗文一千余篇。宋敏求、曾巩编定的《李太白文集》是现今可见最早的完整的李白作品集。以后出现的各种李白文集或全集,虽有增订,但都以该版本为母本。本书即是据这部《李太白文集》校勘增订而成。校勘的底本采用的是巴蜀书社影印出版的“蜀本”,同时参考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李白诗文相关文献,比如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明代唐汝询的《唐诗解》、清代王琦编注的《李太白全集辑注》等。在底本的基础上,我们还增补了“蜀本”未刊的李白诗、词共计六十七篇附于书尾,收全了李白现存诗文。本书书名也因此改为《李白全集》。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将原版的繁体竖排改成简体横排之外,尽可能保留了底本的原貌。如原版中出现的错、别字仍旧按原样保留,但在该处出注,注明相关情况。又如原版中常用“一作”、“又作
《陶菴梦忆 西湖梦寻》是张岱全集的一种。《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是明末学者张岱的散文名作,其中《陶庵梦忆》记录张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种种得意,既让我们看到了明末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又让我们体味到了世俗中的种种物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西湖梦寻》对杭州西湖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保存了明清之际杭州西湖的文化风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离骚笺疏·李璟李煜词校注:花外集笺注》乃学者詹安泰古籍整理类着作的合集,包括《离骚笺疏》、《李璟李煜词校注》和《花外集笺注》三部作品。
有元一代,理学成为统治者钦定的官方哲学,对学术与文学发生了巨大而长久的影响。但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条件下,理学之作用又不能不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从而使学术与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书分从学术思想、文学主张、创作实绩三个方面对刘因等九位颇具代表性的诗文作家做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对元代学术与文学绍宋启明的独特作用给予了揭示。
“乖则违衆,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审张詠为臫的画像题自赞。后业,不仅他臫被人称为张乖崖,而且他的文集也被命名为张乖崖集。张詠(九四六—一○一五)是宋初一位有较大影响的大臣,尤以治蜀著称。北宋仁宗时期,士大夫的議论甚至将他与赵普、寇准并列,认为是宋爂以来功绩的三位名臣。研究张詠之作,却犹如凤毛麟角,笔者迄今为所见所知者,仅吴天墀先生一九四○年在史学季刊三一卷一期发表的张詠治蜀事辑一文,但主要述张詠治蜀事迹,稍及其他。故不辞繁赘,对张詠事文加以详细考察,以补其阙。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龚自珍全集(繁体竖排版)》收集了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各种文体的作品,包括政治和学术论文、碑传和纪事、书序和题录,金石题跋表、启、笺、佛学论著、韵文、语录,编年诗,已亥杂诗和词赋等。
《徐氏庖言(外4种)(繁体竖排版)》包括徐光启著译五种:《徐氏庖言》是徐氏论兵政边务的奏疏和信札等的汇编,《兵机要诀》、《选练条格》则是徐氏的军事著作,这三种集中反映了徐光启兵政军事思想和针对明末政局危机的设想和具体措施。《诗经传稿》是徐氏备科举和应试的文稿。
北宋文学家苏辙所撰的一部笔记体小品文集,记述了当时社会、政治、人物、风物等许多掌故和轶闻。
边塞诗是诗人创作的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起源于先秦时代,《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汉魏六朝,边塞诗初步发展,唐朝进入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是唐诗中思想性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性强的一部分。其中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军人魂魄;更有舍生取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即使老去,也常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男儿气概。书中精选历代边塞诗一百余首,精加注释,详细解读。
这本《论集》所收的文章,分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部分。 文字学部分收入了龙先生在这方面的比较重要的论文。这些论文所讨论的问题,有些不见于《中国文字学》;有些虽见于《中国文字学》,但讨论得比较详细、深入。如果想全面了解龙先生在文字学上的成就,应该将这些论文与《中国文字学》同读。 《论集》所收的音韵学方面的论文,有《中上古汉语音韵论文集》没有收人的三篇旧文,还有《论文集》未及收入的晚近发表的两篇讲上古音的论文,对《论文集》是重要的补充。
《徐氏庖言(外4种)(繁体竖排版)》包括徐光启著译五种:《徐氏庖言》是徐氏论兵政边务的奏疏和信札等的汇编,《兵机要诀》、《选练条格》则是徐氏的军事著作,这三种集中反映了徐光启兵政军事思想和针对明末政局危机的设想和具体措施。《诗经传稿》是徐氏备科举和应试的文稿。
王维是盛唐代享有盛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内容、题材丰富多样,不少作品富有现实意义,鲜明地反映了蓬勃向上的盛唐时代精神。王维特别擅长描写自然风景,他的写景诗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国古代山水诗的艺术大师。王维的诗还具有声韵和谐、语言精警自然等优点。又,他积极体诗都臻工妙,这在唐代诗人中是颇罕见的。 本书依照清朝人赵殿成《笺注》本前十五卷诗,所收诗的序次皆依《笺注》,书中注释力求详明,并对难句作必要的串释;诗歌凡系年可考者,都在注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