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 是中国古代影响*广泛、*系统的读书方法,近代以来的大学者钱穆、徐复观、余英时等都曾专门向读者推荐。《朱子读书法》一书首先由朱熹亲传弟子辅广从朱熹众多作品和语录中辑录而成,而后再由张洪、齐增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 更易次第,先定纲领,以载书之所当读之故,与读之所当务之说。复于中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著其说于每条之下,于是纲领条目粲然明白 。
《浮生六记》以沈复夫妇生活为主线,记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以一人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 一个盛世“乾隆盛世”,从公元1763年沈复出生于苏州,到1808年他随清朝册封使出使琉球,其间乾隆盛世臻至 。乾隆皇帝巡游江南,屡次到达苏州,当时苏州是江南的 繁华地,自古以来文化昌盛,山水优美,园林众多,宋朝就有“天上天堂,地下苏杭”之誉,《红楼梦》里称赞姑苏阊门“ 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言不为过。 沈复又身属文明礼教
《资治通鉴锦言妙语(书法文言白话对照)(精)》(作者:陈木香)收录了《资治通鉴》中的锦言妙语300余则,分别用小篆、隶书、楷书书写,并配上相应的文言、白话。这些锦言妙语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为政爱民、选贤任能、文韬武略、创业守成、纳谏改过、为人处世、和谐社会、居安思危、精忠报国、开放招商等方面的文明思想和兴衰治乱的训诫。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战国策》,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二百四十年间,十二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在战国这样一个动荡剧变的时代,往来于各国之间的纵横家是时代宠儿,他们多以谋臣策士的身份登堂入室,指点山河,旁征博引,巧思妙喻,机锋敏睿,汪洋恣肆,从某种程序上影响了一个时代诸侯国的盛衰和历史的走向。这部国别史著作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语言和计谋方面达到的高精境界,洋溢着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人生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籍今注今译系列:诗经今注今译》诗是当时作者灵感的流露,语短而意味深长,含蓄而旨在言外,以我们两三千年以后的人去捉摸两三千年以前的人的飘忽迷离的灵感,谁敢说自己所刻意以求的就恰好是当时作者灵感的?作者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对诗经做了严谨的注译。
《离骚草木史》十卷,附录一卷,除重点注解《楚辞》中山川人物、草木禽鱼外,还贯穿了易代鼎革之悲,落拓遗民之思。全书先录原文,后附朱子集注,再系自注于后。考订博洽,见识独卓,对每首辞赋的主旨情志多有自己的观点认识。同时,也有一些刻意穿凿求新、附会不经之论。
秦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禁私学”和“以吏为师”等巩固统一的重大政策和措施。既禁私学,又不设官学,说明秦朝对学校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再加上“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样的文化政策,使得《诗经》的传播在秦朝受到了灾难性的打击,这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上的一场历史性灾难。 汉代人更是把它抬至“五经”之首,设立博士官。汉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使用的教材有所不同。《诗经》既是官学的主要教材之一,也是私学的选学教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在教育上同样以儒学为先。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教学内容上仍以经学为主,《诗经》依旧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统治者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所以《诗经》常作为学童阅读的初级教材。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玄学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小说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著作,也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目前影响巨大,被誉为“家教规范”。清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书中以传统儒家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教训子弟,插叙亲身见闻,广涉人情事态,兼及博物、志异、艺文、考据、算术、医学等方面。虽言多训诫,亦多辨证时俗之谬。全书叙述生动,风格典正质朴、平易亲切,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的名著。
《智囊全集》是一部讲述从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的总集。分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其下又分见大、知微、雄略、敏悟等28个小类。不论是经邦治国、高瞻远瞩,还是出奇制胜、决胜千里,抑或是轻取富贵、全身持家,古人的种种智慧韬略,几乎收揽无遗。
《古籍今注今译系列:诗经今注今译》诗是当时作者灵感的流露,语短而意味深长,含蓄而旨在言外,以我们两三千年以后的人去捉摸两三千年以前的人的飘忽迷离的灵感,谁敢说自己所刻意以求的就恰好是当时作者灵感的?作者正是本着这种精神,对诗经做了严谨的注译。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活水源头,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一部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最古老、最有的经典著作,相传为周人所作。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周易》内容十分丰富,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中间讲人事,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时至今日,《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周易》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每个人都能从中聆听教诲,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