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盐铁论》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为现代人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教育、人生处世等各方面智慧。《道德经》把人放置于大自然这一无限的时空中去探求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关系,通过逆向思维,提出了许多为时人所忽略的重大问题。在本体论方面,老子提出了其思想体系中的优选概念“道”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德”。“道”是天地间所有规律、真理的总称,是整体,是客观存在;而“德”是指具体事物的规律、本性,是个别,是主观存在。在方法论方面,《道德经》重视辩证地去观察、处理问题,认识到有与无、高与下、前与后、好与坏、善与恶等事物都是在相互对立中才能出现,并由
《增广贤文》原名《昔时贤文》,亦称《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朝万历年间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自清朝后期以来,这部书就风靡全国,影响极大。《增广贤文》里的语句十分精辟,言语浅白,含义深刻,通俗易懂;形式上,大多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一经成诵,便经久难忘。《增广贤文》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立身安命、为人处世、礼仪道德、风物典故、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等多方面,体现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蕴含着丰厚的人生智慧。本书还有很多句子体现了古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知足知止的生存智慧、物极必反的辩证思维方法,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为人处世同样有疗效。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部分直接来自先秦典籍、诸子言论、笔记小说、诗词曲赋等,博采众长,名句荟萃。《增广贤文》作为古人宝贵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
%26nbsp;%26nbsp;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鲁人(另说宋人或楚人),生于公元前468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76年左右。墨家与儒家曾并称显学,与儒家相似的是,墨家一派的起源与仪礼文化也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全书以“道”、“德”为立论点,洋洋洒洒五千余言,蕴含了朴素且丰富的辩证思想,其人生观、政治观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其文约义丰之性质,本书对其进行全新注译和评析,择其精要,编成“名言”,以供读者参考。并配以精美插图,古意盎然,与正文两相成趣,以增加阅读的趣味。
###############################################################################################################################################################################################################################################################
《西京杂记》是一部笔记小说,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蕴含了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科技常识、遗闻逸事、风俗制度、历史述评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语言文学和自
《公羊传》,为《春秋》三传之一,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凡242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公羊传》是公羊姓学者对《春秋》做出的解释,相传创立如是解
......
《大明律》颁布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共四百六十条,分为七篇、三十门,它上承《唐律》,下启清律,是一部我国古代法典沿革 革故鼎新的法典,它的内容和立法技术既融合了历代律典的成就,又为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进行了调整,是研究明代 、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重要文献。 本次收入“三全”的《大明律》,约请专业研究者进行注释、翻译,以明万历七年(1579)张卤校刊《皇明制书》中所收《大明律》为工作底本,参校隆庆元年(1567)陈省校刊《大明律例》、万历十三年(1585)舒化校刊《大明律附例》等,注释以明代律学文献中的解释为主,参考明代以前和清代律学的解释,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译文在尽可能保持古代律典原貌的同时,尽量用现代语言完整表达法律的本意。相信“三全”本的《大明律》将会成为“三全”拓
.
梦溪笔谈(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校注:诸雨辰,中华书局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校注:诸雨辰 原价 ¥54.0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