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领域第一部研究生综合教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介绍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的相关专业知识及研究方法。包括古文字考释、古文字与上古音、古文字与古汉语词汇、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整理、古文字工具书与数字化资源等五大专题;下编大致按书写载体和时代分类,每一类选取若干原始材料进行读解,涉及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简帛、秦汉简帛、战国秦汉金文、玺印封泥陶文及其他文字等。本书适合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对古文字已有初步了解并有学习意愿的读者,包括文史哲专业本科生、硕士生,本学科拟考研的学生,书法爱好者等。
《安士全书》系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中国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称其为 善世奇书 ,将其列入苏州弘化社常备流通书籍,并且是印光大师倡印的D一部书,发行后广受各路名人追崇,流通达数百万册。 全书共分四部,即《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 厚重的60万字,汇集了儒释道三教典籍精华和诸多历史故事,深刻诠释了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一体,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消除烦恼、大彻大悟。
本书是对敦煌草书写卷《法华玄赞》卷五进行释录、校勘。《法华玄赞》由窥基撰写,从法相唯识学立场解释《法华经》。文中主要援引世亲所作《法华论》,此外还引用《瑜伽论》、《摄大乘论》、《辨中边论》、《大智度论》等唯识学论著,并广泛征引《大般若经》、《华严经》等经书。在注解时并征引《说文》、《切韵》、《玉篇》等唐前字书,对汉译佛典的世俗名物加以辨析和解说。本书释录以故宫博物院藏新137368为底本,参校以《大正藏》;录文以原卷校正后的文字为准,并对原卷仍存的错讹衍脱等情况加以校勘;综述部分介绍了写卷内容的作者、结构等相关信息,并分析了写本的书法特征。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代最杰出的散文大家,被后世尊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有 文章巨公 百代文宗 之称。后人将他和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 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则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本书是韩诗诗文的总集,按体裁对其作品进行整理,包括古诗、律诗、杂著、书、序、碑志表状等,并且对诗文进行了准确、流畅的白话翻译。
白话诗人王梵志,至今仍是中国文学 的一个谜。野史说他生于林檎树中,多少带有些神话的色彩。而他的诗作,甚至同是 诗,也呈现出思想驳杂的倾向。 学者项楚先生在通观敦煌文献中以及各种笔记小说中现存的王梵志诗的基础上,考定王诗 非一人一时之作,在缜密详博的词义注释之后又在按语以及前言、附录中对各个王诗可能产生时代段的诗作进行了细致的厘定,分析出了一些王诗背后存在的可能的隐身作者,为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方向,奠定了基调。
《黄帝内经》(以下称《内经》)是我国现存zui早的中医jing dian ju zhu。它从 天地人三才一体 思想出发,从生命的演化过程中把握生命活动规律;不仅从宏观的角度论证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运用了古代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医学科学zui基本的命题 生命规律,从而建立起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使中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说西方医学用形式逻辑与实证方法开启了认识生命的一扇门,那么《内经》用传统中华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世界打开了认识生命的另一扇门。《黄帝内经通解》内容 解读 通俗易懂,开门见山,深入浅出,且体例新颖,对《黄帝内经》每一篇的内容进行了主题提炼, 参悟 独出机杼,提要钩玄,直捣心源。《内经》素有 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之说,《黄帝内经通解》令艰涩难解、博大精深的
本书是嘉定文派代表人物黄淳耀的作品集。此次由嘉定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地方志专家陶继明点校。全书以光绪己卯本为底本,以康熙丙辰本、康熙癸未本、乾隆辛巳本、四库本等为会校本,共二十二卷,包括诗赋文章、书信日记、史评时论、制艺杂文等;附录辑录《陶庵集》旧序旧跋、诸家评述、年谱等。明末清初嘉定文派盛极一时,曾在中国文学 产生过很大影响。他们“卓然 出”,“转移风气”,深心好古,不尚雕饰,被誉为“诗文书画,至今映照海内,人争宝之”。黄淳耀是嘉定文派的核心代表之一。他诗文书画,无不精通,是一位文艺全才,传承了“嘉定四先生”的文学传统,具有典范意义,被王鸣盛誉为“自唐、李、娄、程四先生而外,继起者惟陶庵先生一人”。黄淳耀虽崇尚通经学古,却并不是一位腐儒,而是积极宣导实学,主张经世致用,这与他
《陶楼诗文辑校》辑录了晚清官吏、教育家、藏书家黄彭年的主要诗文创作,分为“陶楼诗辑”“陶楼文辑”“紫泥日记”“志例璅谈”四部分,又汇集年谱及序跋等作为“附录”。为研究黄彭年提供了一手文献资料。
《雪宝顶瑰宝》主要内容包括:神奇的雪宝预,雪宝顶矿晶史话,虚牙乡的前世今生,雪宝顶的“吉祥三宝”,雪宝顶“吉祥三宝”走出国门,雪宝顶矿物晶体三大价值,雪宝顶——矿晶达人的圣地,雪宝顶矿山所产矿晶种类统计,雪宝顶所产特色矿晶统计,与雪宝顶亲切拥抱的几位大咖,“熊猫矿”的故事,丰富多彩水晶场千言万语钨锡铍,后记,补记。
\"《九部经解》,郝敬撰,全书一百七十五卷(正文一百六十六卷、卷首九卷),为对儒家九经的系统完整的解读,分为《 正解》二十卷、《尚书辨解》十卷、《毛诗原解》三十六卷、《周礼完解》十二卷、《仪礼节解》十七卷、《礼记通解》二十二卷、《春秋直解》十五卷、《孟子说解》十四卷、《论语详解》二十卷。 《 正解》为《九部经解》之首,采用王弼本,上下经十七卷,说解较详;《系辞》以下三卷,稍简略。郝始解《易》以义理为主,兼及象数。在易学观上,他提倡以《易传》之学去统合自伏羲以来的整个易学传统,认为卦象与卦爻辞之间仍需要建立象的联系,其取象标准本《说卦》而又有所发挥,亦不同与汉易之象数体例。 《九部经解》的版本较为简单,由其自郝千秋、郝千石刻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经多次剜改修版。此次整理《 正解
本书是“宛委遗珍”之一,本书是湖南图书馆所藏曾国藩尺牍真迹的汇编。 曾国藩以文治武功名世,书法实乃余事。曾国藩强调书法以“体道”为手段,以技进道,认为书法首先是实用的,是“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在文艺思想上秉承儒家“致中和”“致中庸”的审美标准。他的书法沉郁雄挫,骨力内蕴而不失遒媚,风格变化强烈有力,笔法端正富有美感。 为可贵的是,其书作风格不拘,在庙堂气中保持着多样化的风格面目。
《远尘离垢——雷峰塔与雷峰塔所藏》从目击者、亲历者、记录者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吴越国第五位国王钱俶建造雷峰塔的由来,直至1924年雷峰塔倒之后所引起的文化震荡,以及雷峰塔发掘出土大量宝藏的历史故事。通过作者娓娓道来的语言文字和一一对应的相关图版,让读者感受到雷峰塔与雷峰塔藏宝的过往。同时,还通过宋代地方志与宋元明清诗文书画中的雷峰塔形象,反映出千年来雷峰塔的变迁,令人如临历史现场。
《九部经解》,郝敬撰,全书一百七十五卷(正文一百六十六卷、卷首九卷),为对儒家九经的系统完整的解读,分为《 正解》二十卷、《尚书辨解》十卷、《毛诗原解》三十六卷、《周礼完解》十二卷、《仪礼节解》十七卷、《礼记通解》二十二卷、《春秋直解》十五卷、《孟子说解》十四卷、《论语详解》二十卷。 《论语详解》为《九部经解》之一,本书包括《论语详解》二十卷,《先圣遗事》一卷,《读论语》一卷。在注释编排上,郝敬重视词义的解释、名实的考证,不以阐释旧注为主,融注释、考据、义理阐发为一体;在思想旨趣上,主张回归经典,以孔子思想为宗旨,打破程朱等人经注的窠臼。 此次整理以《续修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早印本为底本,以日本国会图书馆所藏后印本为对校本,力求为学界提供标点准确、校勘精审的 读本。
《浮世绘三百年》是日本 美术史家大村西崖(1867-1927)和明治时代 编辑田岛志一(1868-1924)于明治三十九年(1906)共同编著的一本浮世绘作品精选集,全书分为18个章节,讲述了日本室町时代末期到明治中晚期约三百多年的绘画史,聚焦于浮世绘流派的萌芽、诞生、发展和兴盛的全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分章节叙述了菱川派、宫川派、胜川派、怀月堂派、鸟居派、鸟山派、北尾派、歌川派、葛饰派等近二十个分支流派的发展情况,每派举出数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画作,同时梳理各流派的家族历史和纷繁复杂的师承关系,对日本文化历史和绘画史做了 全面的介绍,是了解日本浮世绘的 藏品。
《潘祖荫日记》收录整理潘祖荫自咸丰八年(1858)至光绪十六年(1890)间共三十多年的日记,间有间断。潘祖荫出身高第,官至军机大臣、兵部刑部尚书, 数掌文衡殿 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他的日记在生活经历、日常琐屑外,深藏着许多珍贵的金石学、考古学、艺术史、图书流通史、艺术品交易的信息,并对晚清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 化,乃至官场生态、应酬外交、教育科举皆有反映,是晚清社会面貌、士大夫生活的一个缩影。潘祖荫存世的日记有写本、刻本和石印本三种,内容有少量交叉,此前从未整理。本次 整理合体,贡献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潘祖荫日记。
本书是对《里耶秦简[贰]》(湖南省考古所整理,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中所公布的湖南里耶古城1号井发掘的第九层3423枚秦简牍资料的再整理和研究。在原整理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缀合残片、完善释文等工作,新释、改释文字400余字,新增缀合50余条,并对释文施加标点和注释,形成了一个方便各相关学科学者利用的基础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