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所编撰的一本随文集锦。整本书看似是一种对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的记录,而实则是对内心感悟的梳理,写尽了人生百态、世间真情、人生真谛。全书共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12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为学、立业等角度阐释为人准则。内容涉猎广泛、意韵深远、极具哲思,几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 五四 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它初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丰富翔实的资料、严谨精辟的论断,深受学术界的推崇,迄今近九十年,凡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人,仍把它作为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全书遵循经文本身的结构,按照“题解”“原文”“简注”“今译”“评析”的次序,对《解深密经》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题解”部分,位于经文每一品的开头,对该品的大义给予提纲挈领的说明,并适时地与本经乃至整个唯识思想进行关联。“简注”部分,择取经文中的关键名相,予以简明扼要的注释。“今译”部分,以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并适当增补字句,使文意更加明晰,尤其能够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评析”部分,是全书的核心:作者以《解深密经》为中心,贯通《楞伽经》《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主要唯识经论,对唯识思想以及修学法门给予完整深入的阐释。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增强自身体能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人类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不断进步,文明不断提升,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考察筵席发展史,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中国宴席史略》内容有开国第壹宴、十年大庆国宴、国庆20周年招待会、近年来 四菜一汤 的国庆招待宴、中美建交国宴、宴请英国女王的国宴菜、宴请英国首相梅杰菜单、欢迎北京奥运会五大洲贵宾宴会、宴请奥巴马的国宴菜单等。
婚姻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时代,婚姻形态的演变无不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忠实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婚姻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组合方式,它的发展变化,涉及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家庭、家族、家庭公社、原始氏族与原始人群各个方面。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婚姻史的研究应该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婚姻史》在简要叙述人类婚姻发生与发展情况之后,各章着重点在于对我国的婚姻史的探讨。读者可以结合引言的内容来思考以后有关中国婚姻的部分。
八闽文库 要籍选刊之一,包含陈第《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两种古籍。 《毛诗古音考》一书,列举了大量的《诗经》用韵材料,并佐以《易经》等先秦古籍用韵资料,证明古音本与今音不同,破除了古人所谓的 叶音 说,提出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的著名论点。《屈宋古音义》则主要以楚辞的用韵资料为主,进一步证明了他的观点。他的理论对清代的古音研究有着很大的影响。此次整理,两书均以明万历《一斋集》刻本影印本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辨斋本(简称明辨本)为参校本。同时书前附有整理前言,书后有序跋、年表等附录。
黄庭坚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巨大而又存争议的传奇人物。以叙述其生平始末为主线,让这个历史人物一生的悲欢哀荣得以真实展开,是《黄庭坚因风飞过蔷薇/北宋星空下》精心撷取的独特视角。
本书涉及的材料,是商代晚期王室占卜留下的龟甲和胛骨。按照甲骨文字内容,分为“世系类”“军事政治类”“天文类”“环境与自然经济”“动物类”等部分,不仅对甲骨文字形有解释说明,对我国上古历史政治军事各方面的内容也有所涉及。
《颜氏家训》是中国经典的家庭教育宝典。它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是我国历史上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全书阐述立身治家之法,内容涉及教育、儒学、佛学、历史、社会、文学、伦理等诸多领域。本书在继承前辈和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对每个句子进行解读的注解方式,除了对典故和词语的解释努力做到清晰明了之外,必要时也讲解文言的句法和语法,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书中 译文 部分用生动简明的语言阐释每一章的内容,篇尾的 评析 ,结合现代社会环境对篇章内容进行解析,问题意识强,现实价值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吸收《颜氏家训》中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有意义的营养。
本书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专栏“古书今读”为主要内容,分为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共18篇,对古籍的目录、版本、校勘、注解等基础知识进行生动讲解;外篇共45篇,对如何阅读《诗经》《二十四史》等古籍经典
在林则徐的著作中,对联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人经过多方收录,目前可见林则徐创作的对联,数量达到三百余联。本书即是对林则徐对联的整理与注释,不仅疏通对联原文的字句 和典故,也紧扣对联内容,对林则徐的交友与生平有所介绍。
南朝宋刘义庆所撰的《世说新语》,是一部专记前代遗闻轶事的笔记小说,极其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风俗、习尚,向为研究汉末魏晋间历史、语言和文学的人所重视。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精心详解,每一则分为原文、全文今译、刘孝标注、字词注释及全文评析五部分,力图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世说新语》的意涵。
《龚自珍全集》收集了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各种文体的作品,包括政治和学术论文、碑传和纪事、书序和题录,金石题跋表、启、笺、佛学论著、韵文、语录,编年诗,已亥杂诗和词赋等。能给欲了解龚自珍的读者带来方便。
屈大均的诗词,在当时即颇负盛名,清人毛奇龄称其“廓然于天地之间,独抒颢气。超然独行,当世罕俦”。(《道援堂集》序一)他的诗以五律见长,在明末清初诗坛上,不仅在岭南堪称翘楚,放眼全国,亦堪称 名家。词也 面貌,自成一家。因诗逾六千七百首,篇幅巨大,笺注为难。而词作仅三百余首,体量适中,故陈永正先生先取其词集精校详笺细注,以飨读者。屈大均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多样。余祖明《三闾风教?读骚词》一文曾将屈大均词分为四类:“记游则文藻江山,陶写性灵;吊怀则俯仰古今,舒张郁勃;风物则比兴交错,即事见志;赠答则感怀家国,情致缠绵。”无论是那一类作品,其中佳者均能表现词人的志士心态与遗民情怀,并寄托家国兴亡之恨。沈轶刘、富寿荪《清词菁华》云:“大均负奇气,诗词郁勃坚拔,故国之思,溢
本书是中古文学研究名家、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首席教授范子烨的学术随笔集。在评书、怀人、论学、忆往之外,作者对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文化史 熟悉,还是一位乐器收藏家,其书斋名“鼓簧斋”即源于此。书中对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的介绍与评说,图文并茂,长人见识,新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