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书所见录》著录曾经罗振常目验过的近六百种善本书,计宋刻本79种,元刻本121种,明刻本220种,清刻本47种,稿本14种,抄本99种,校本7种,活字本6种,和刻本3种。 本次整理,是以绍兴天泉山房所藏《善本书所见录》誊抄稿本6册为底本,遵原有分册,新整理稿分经、史、子、集、总集五卷,将原末册题“善本书题跋”12篇,编为“善本书所见录补”,置于前五卷之后。又经整理者历年收集辑存罗氏书跋26篇,增补了《善本书所见录》和《天一阁藏书经见录》之阙。
本书作者是清代著名学者,汉宋学互相争胜期间宋学最重要的人物。本书是作者撰写的一部专谈古今著述体例的著作,历来广受好评,现代史学大家陈垣先生最为推荐,并要求作为启蒙发凡的良好读物。
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十六章,前有王国维《序》,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宋金元戏曲的渊源、流变、体制、作家、作品等有关问题,对宋以前、元以后的情况以及元代的南戏也附作介绍,是较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论著。
上海图书馆藏是 第二大馆,有古籍善本178000册,其中经题跋者多达1700余种,内容涉及藏书之源流,刻印之精粗,流传之多寡,价值之贵贱,乃至与书籍相关的友朋交往,经济生活。这些未经发表者为多;即使已见于刻印者,也常有因刊刻时出现讹夺或业经作者增删而与原书所题存有差异,2013年辞书社将该馆善本题跋以四色彩印影印出版,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的原始文献。为进一步为读者提供方便,同时提高古籍普及性,作者陈先行、郭立暄将原有《真蹟》全部进行识读点校,并将多年来的研究考据成果《版本考》附于书末,供广大读者参考。
许嘉璐主编的《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影印收入四种著作,即《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前两种为文字学著作,是马叙伦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后两种为目录学著作,是马叙伦为自己藏书所编的目录。四种著作皆有较高的学术文献价值。
许嘉璐主编的《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影印收入四种著作,即《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前两种为文字学著作,是马叙伦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后两种为目录学著作,是马叙伦为自己藏书所编的目录。四种著作皆有较高的学术文献价值。
许嘉璐主编的《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影印收入四种著作,即《石鼓文疏记》《读金器刻词》《天马山房藏书总目》《天马山房藏书目》。前两种为文字学著作,是马叙伦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后两种为目录学著作,是马叙伦为自己藏书所编的目录。四种著作皆有较高的学术文献价值。
陈红彦主编的《名家手稿暨革命文献善本掌故》以通俗浅近和流畅文字,解读国家图书馆珍藏古籍善本文献,以及流传过程与其中的精彩文化故事,直接拍摄原书书影,图片清晰,图文并茂。可作为古籍版本收藏鉴定的参考,共靠前外古代文化爱好者阅读,弘扬国学。本书的读者定位为专业爱好者。
许嘉璐主编的《石屋余渖石屋续渖(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许嘉璐主编的《石屋余渖石屋续渖(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许嘉璐主编的《石屋余渖石屋续渖(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眼外科灵方》为“中华中医古籍珍稀稿抄本丛刊”之一种,丛刊遴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研究中心所藏珍稀中医古籍稿抄本原貌影印而成。本书底本为清代懋芝录《眼外科灵方》不分卷,为清光绪年间抄本,有极高的文献及文物价值。
马成名的《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书画碑帖鉴定家马成名先生在海外二十多年间所见的善本碑帖五十种,其中善本皆为珍稀之品,且大多为私人秘藏之物,能汇集成册实属难得。每部善本碑帖中的题跋部分作者均全文标点整理,鉴藏印全部释读并按照年代排序,又精心考证每册的真伪、拓制年代以及递藏等相关信息。 难得的是,每册善本皆有明确的鉴定意见,为碑粘研究提供了珍稀的善本数据,为碑帖鉴定提供了宝贵的鉴定思路。
本书收入的图书达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宋代以前各类重要的典籍,尤以搜罗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典籍最为完备。这些典籍至今不少已亡佚和残缺,后世可据书目的提要而窥其大略。由孙猛整理的《郡斋读书志校证》,以清汪士钟初刊本为底本,用宋刊袁本合校,参校其他十余种善本和历代史志书目,为现存各种版本和前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琴鹤山房文抄(繁体竖排 宣纸线装 一函四册 套装共4册)·吉林省图书馆据馆藏稿本整理影印》为清稿本,一函四册。作者咸丰初年即以文章雄于时,至同治九年(1890)始登贤书。科场不顺,后因参幕军事有功,以知府参直督李鸿章府事。公事繁忙之中,不废文学著述,著作等身,终以积劳尽瘁。有《琴鹤山房遗稿》。该手稿未付梓行,为孤本,具有较高的珍贵的版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