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金镜》是一部介绍居家宅地风水形势的典籍,全书一共八卷,由清代乾隆时期的周南、吕临二人共同编辑完成。全书的宗旨是根据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居住地,书中涵盖的堪舆知识十分广泛,包括选址、建筑布局等,此外还涉及一些风水宜忌等方面的内容,其思想内核是朴素的择地之术。除了辑录当时常见常用的堪舆文献,如《相宅全书》《青鸟子宅经》《子夏宅经》等外,还配有各种布宅之法以及精美的绘图,直观、了然。堪舆之术相承已久,历史上长期指导都邑、宫殿、陵墓的建设,因此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杂症集解》为 中华中医古籍珍稀稿抄本丛刊 之一种,丛刊遴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研究中心所藏珍稀中医古籍稿抄本原貌影印而成。本书底本为佚名所撰《杂症集解》不分卷,为清代抄本,有极高的文献及文物价值。
《尹宙碑》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高192厘米,宽89.6厘米。14行,行27字。额篆书 汉豫州从事尹公铭 8字,仅存 从 铭 二字。旧存河南鄢陵县孔庙内,今庙已改为鄢陵县初级中学,此碑位于中学操场。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省图书馆所藏之《尹宙碑》为明拓本,不缺一字,其中 德寿不 等字亦清晰可辨。该拓本经朱鼎荣旧藏,为山阳朱鼎荣所藏善本之一,后有朱鼎荣甲申年(1944年)题跋。此次出版,即以此版本为底本影印。
《白河书斋藏河洛文献系列丛书:邵氏遗书五种》影印《邵氏遣书五种》包括邵雍文学着作《伊川擎壤集》《渔樵对间》《无名公传》《洛阳怀古赋》和其后人缩纂的《洛阳邵氏三世明贤行实录》。 《擎壤集》以明万历刻版,康熙八年洛阳重修印本菜邵康节先生伊川击壤集》焉影印本底本。 《渔樵对问》以乾隆十六年邵富学修版《洛阳邵氏三世明贤行实录》《附录》为影印本底本。 《洛阳怀古赋》以道光二十年邵启运修版《洛阳邵氏三世明贤行实录》《附录》为影印本底本。 《三世明贤》以康熙八年洛阳初印本落阳邵氏三世明贤行实录》焉影印本底本;其中附录: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御笔《学达性天》御赐匾图及乾隆巡幸中州《御祭祝文》,以乾隆十六年邵富学修版落阳邵氏三世明贤行实录》焉影印本底本;附录:邵启运《重建安乐窝序》
本书由清左宗棠著,杨书霖编。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影印,包含文集五卷、诗集一卷、联语一卷、说贴一卷,卷末有杨书霖《跋》。内容包含说、序;跋后、题额跋尾;传、碑、墓表、墓志铭;记、书事;铭、祭文、哀诔。
《温热病论》为 中华中医古籍珍稀稿抄本丛刊 之一种,丛刊遴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研究中心所藏珍稀中医古籍稿抄本原貌影印而成。本书底本为清王廷瑞著《温热病论》六册,为清代乾隆甲辰年抄本,有极高的文献及文物价值。
《古今侔尼集》为 中华中医古籍珍稀稿抄本丛刊 之一种,丛刊遴选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研究中心所藏珍稀中医古籍稿抄本原貌影印而成。本书底本为佚名撰《古今侔尼集》二卷,为清代抄本,有极高的文献及文物价值。
上海图书馆藏是 第二大馆,有古籍善本178000册,其中经题跋者多达1700余种,内容涉及藏书之源流,刻印之精粗,流传之多寡,价值之贵贱,乃至与书籍相关的友朋交往,经济生活。这些未经发表者为多;即使已见于刻印者,也常有因刊刻时出现讹夺或业经作者增删而与原书所题存有差异,2013年辞书社将该馆善本题跋以四色彩印影印出版,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的原始文献。为进一步为读者提供方便,同时提高古籍普及性,作者陈先行、郭立暄将原有《真蹟》全部进行识读点校,并将多年来的研究考据成果《版本考》附于书末,供广大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