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专门分析殷墟甲骨文构形及其形义关系的实用型字典。所收录的甲骨文全是已释字,即已经识读的甲骨文字。本字典所收字头是在《甲骨文字新编》(线装书局,2017年6月出版)一书的基础上略加增删而来,共收甲骨文已释字一千八百多个,另有重出字头三百多个。全书分栏排列字头、读音、字形、解形、释义。字头按汉语拼音音序编排,字头后列出相关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并保留甲骨文字形的出处,甲骨文字形按时间和演变顺序排列。对甲骨文字形做简洁的解形释义,分析其构形及形义关系。正文前有音序和笔画索引,便于查检。
《上古汉语位移事件词化模式及其历史演变》采用Talmy(2000)的词化理论,描写和分析了上古汉语位移事件的词化模式及其演变机制,认为汉语位移事件词化模式的确有 一个从动词构架变为附加语构架的过程。该过程与连动结构及其单核化过程密切相关:随着位移动词语义泛化,由位移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开始不断增加;该结构的单核化则导致了方 式动词的副词化,前位路径动词的介词化,以及后位路径动词的补语化乃至助词化。而后置方位词和空间介词的大量使用,主要是为了分担原先主要由路径动词表达的配置和向量。
《山西现存刻书总目》近日,全面反映山西刻书的著作《现存山西刻书总目》出版。该书由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开学编纂,全面梳理并展示了山西刻书的全貌。“在中国刻书目前,山西一直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存在,可
《上古汉语位移事件词化模式及其历史演变》采用Talmy(2000)的词化理论,描写和分析了上古汉语位移事件的词化模式及其演变机制,认为汉语位移事件词化模式的确有 一个从动词构架变为附加语构架的过程。该过程与连动结构及其单核化过程密切相关:随着位移动词语义泛化,由位移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开始不断增加;该结构的单核化则导致了方 式动词的副词化,前位路径动词的介词化,以及后位路径动词的补语化乃至助词化。而后置方位词和空间介词的大量使用,主要是为了分担原先主要由路径动词表达的配置和向量。
这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国学经典的工具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科技、文学等方面,设置了“作者介绍” “经典概述” “精华内容”“相关链接”等栏目,这些内容由点及面,或纵向深入,或横向延伸,全方位阐释原著的内涵。“作者介绍”概述了作者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主要成就和地位等;“经典概述”讲述国学经典的创作时代、社会背景或者著作中的逸事等,并对作品的主要内容、情节、人物等进行提纲挈领的勾画;“精华内容”摘录经典中历经时间考验沉淀下来的不朽篇章,引起读者心灵深处的共鸣;“相关链接”介绍与国学经典相关的内容,当作引申阅读。这些栏目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作品,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讲述经典背后的故事,捕捉作品中的点睛之笔,给读者营造出一种轻松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较短
《古籍保护研究》是为配合 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而出版的古籍专业学术集刊,由 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旨在为古籍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古籍保护工作与业务研究成果的平台,有利于广泛宣传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 工作经验,及时发表古籍保护研究成果,推进并指导古籍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本书共设“古籍保护综述”“普查与编目”“修复与装潢”“保藏与利用”“史事与人物”“名家谈古籍”“版本与鉴赏”“书评与书话”“研究生论坛”等9个栏目,收录有关古籍保护工作的论文23篇,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籍保护与研究的 成果。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古籍整理与保护领域研究者、相关从业人员及广大爱好者。
《金文字典》以汉语拼音索引为序。以宋体楷书为字头,次有注音(多音字者以专义或常用音为主)。已释读出金文的结体或书写方法的金文,凡在《辞海》《汉语大字典》等中查找不到的皆不录入。
《金文字典》以汉语拼音索引为序。以宋体楷书为字头,次有注音(多音字者以专义或常用音为主)。已释读出金文的结体或书写方法的金文,凡在《辞海》《汉语大字典》等中查找不到的皆不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