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自从1985年建立历史专业以来,就没有一套适合教学需要的西藏历史教材。1999年随着西藏大学少数民族史硕士授予点建立以后,编一本高质量的适合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学需要的教材,也就迫在眉睫。同时,2000年西藏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一一中国藏学研究所,已获批准,这就为撰写一套适合学生的《西藏地方通史》教材创造了必要条件。自1999年政史系确立编写任务以后,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做编写工作的准备。到2000年《西藏地方近代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传统文化史》的子课题已被批准立项,在国家*的资助下,经全体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这本《西藏地方近代史》的初审稿编写工作。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
本文讲述了位于金沙江上游川藏交界处的“三岩”,仅4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有着:土葬、、火葬、水葬、室内葬、树葬、岩洞葬、瓮棺葬、塔葬、二次葬等十余种丧葬方式,不仅折射出当地丰富的死亡观,而且蕴含人们多样的生命观,既是对“死”的处理也是对“生”的认知和企盼
古人有言曰:入乡先问俗。谁要进藏地,先要问藏俗。风俗是一个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结晶,藏地风俗是藏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表现。从衣食往行,到婚丧嫁娶,从农牧渔猎,到文化娱乐,桩桩件件,点点滴滴,无不反映藏族人善良的心灵,美好的祈愿,还有返朴归真的古风古俗,这是作者二、三十年间的亲身体验,这本书,会帮助您更加贴近这个民族亲近这片土地,走进每一个藏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