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讲述了从隋帝国开始崩塌、隋唐鼎革、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周代唐、开元盛世至安史之乱结束的一百六十多年的一段历史。 在基建狂魔隋炀帝连番追求规模效应的操作下,隋王朝开始出现系统性崩溃,十八路反王揭竿而起,六十四路烟尘风云滚滚,驻守在太原的李渊父子择机而动,天赋异禀的李世民与他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他精明的成本核算与超常的时机把握能力、雀鼠谷一役展示的天神般的战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性、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豪气、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心悦诚服 使动乱了三百多年的华夏大地积攒的能量适时喷发,大唐帝国蓬勃的生命力喷涌而出。 在历史惯性的驱动下,经历了武周暗黑的酷吏时代、武韦集团的祸乱,底蕴雄厚的大唐在忠唐集团的帮助下,又回到了正轨,迎来了李隆基治
《我去故宫看历史》是一套有关故宫历史的普及类读物,以时间为线索,以故事体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一个完整、鲜活的故宫发展长卷。从明成祖建都北京,到清朝末帝溥仪离开故宫,再到故宫成为中国*的古代艺术博物馆,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涉及。在这些故事中,读者可以以之前不同的视角,对明清两朝的历史发展有一个新的认识。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5万年的中国简史,展现了中国从头一批智人踏上中华大地到20世纪的完整历史。 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直系祖先!复旦大学姚大力先生根据考古与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用充满理性与洞察力的文字带我们重回史前时代,追溯了中国人真正的祖先:30万年前北京猿人灭绝、7万年前智人走出非洲、5万年前智人踏上中华大地,继而由南至北扩张至全中国 本书由复旦大学姚大力等中国史学大家编撰,以宏大的视野,将中国上下5万年的历史进行解读分析,带我们透过历史的表象,看清历史发展进程! 北京猿人不是我们的祖先。 为什么古代堂兄妹不能结婚,表兄妹却可以。 独尊儒术 是民间教育机构的胜利。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皇帝出现在唐朝? 早在宋朝就建立了从发行纸币到汇款、兑换的完整金融体
曾国藩家族200多年来英才辈出的秘诀都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不仅被誉为 干古完人 ,曾氏家族更是长盛不衰,代代都有杰出人才。据统计,他的家族诞生了外交家、数学家、化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教育学家 而曾国藩家族200多年来英才辈出的秘诀,就藏在这套《曾国藩家书》中。 唐浩明先生对曾国藩家书加以整理,并作出极有见地的点评,从修身、孝悌、治学、处世、理财等角度挖掘曾国藩家书对21世纪中国人的重要文化价值。 翻开本书,揭开曾国藩家族英才辈出的秘诀!
本书为了解维京时代提供了一个迷人的全新视角,传统的维京人历史以英格兰为中心的描绘话语,实际上只展示了维京世界很小的一部分,作者打破这一限制,为读者呈现维京人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的庞大贸易和征服网络。以一颗由红玉髓制成的小珠子为引,从发现它的英格兰墓地追溯至它的起源地 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作坊,读者的视角从西欧转向北欧,再一路向东来到君士坦丁保和印度洋。作者将最新的考古发现作为基石,以前沿的科学方法为工具,让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读者既能穿梭回一千多年前,进入复杂而相互联系的维京人世界,也能看到那个时代留下的遗迹与物品。
本书将没能进入历史课本,零散流传于互联网之中,未经核实的 历史花絮 考证、整理,呈现在读者眼前。让我们换个角度去审视天子的 八卦人生 ,去了解王侯将相的 艺术行为 ,去探寻文人墨客的 精彩人生 ,除此之外,还有 你觉得正确,但实际错误 的历史百科, 你不知道,但却实际发生过 的奇葩事件 本书将诙谐的漫画与千奇百怪的历史冷知识相结合,知识虽冷,价值却高。换个角度去发现古人生活,他们没有现代科技的加持,竟过得逍遥自在。相信《笑出腹肌的漫画历史冷知识》会带给读者们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大家小史 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出发,选取20世纪较有名气,且在自己所处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选取他们以历史顺序写作,且篇幅相对短的作品。这些作品由于产生时代的特殊性,不仅具有普及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能展示出20世纪文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与思考。
清朝到底是个什么样? 作为离今天近的封建王朝,清朝可谓是人们熟悉的朝代 果真如此吗?泛滥的网络清穿文、屏幕上层出不穷的清宫剧,它们所打造出来的清朝概念,真的符合历史真相吗? 且看本书为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清代人的生活。本书以清代中期社会生活形态为核心(兼及初期和晚期的变化),以首都北京城为代表,以宫廷宗室、中上层贵族、世家生活情态为主要介绍对象,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怎么看户籍、怎么说话、怎么称呼别人、怎么吃喝玩乐、怎么买房、怎么招工、穿什么衣服、出行坐什么;宫里什么样,世家怎么样,怎么选秀怎么出嫁怎么长守家宅 尤其专注于扫除一直以来民间想象中的概念误区,从史料出发,以极尽可能的严谨态度,用轻松活跃的语言,从时尚新鲜的角度,还原一个没有还珠格格也没有甄嬛,和珅并不胖四爷也没
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是中国家以世界艺术为收藏、展示、研究对象的公益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该馆通过与全球其它艺术博物馆、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旨在向中国民众推介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推动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成为世界艺术展示和多文化交流的平台。 约翰·汤姆逊(1837~1921)生于英国爱丁堡。在他出生两年之后,摄影术的始祖——银版照相法问世。同年,福克斯·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版摄影法(亦称碘化银法)。爱丁堡的两位著名苏格兰摄影家奥克塔维厄-希尔和罗伯特·亚当斯运用这种新技术拍摄了近3000幅照片,题材涉及城市景观、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无疑对汤姆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就在汤姆逊成为职业摄影家之前的短短二十年中,摄影术的发展堪称日新月异。而诞生于1850年的火胶棉湿版法则是一个重要的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是百科自媒体头部大号 赛雷三分钟 ZUI新漫画历史作品,中国史是每个中国人都要了解的历史, 赛雷漫画中国史 *本包含了夏商周春秋战国和秦国六个时间段,它非常突出的地方就在于用赛雷漫画的幽默风格按时间线索将中国历史讲述出来,让读者在哈哈大笑中知晓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这是一本你看完就想推荐给身边人的漫画中国史作品。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2》是百科自媒体头部大号 赛雷三分钟 *漫画历史作品,中国史是每个中国人都要了解的历史, 赛雷漫画中国史 第二本包含了西汉,东汉和三国三个大的且为大众熟知的历史时期,它*突出的地方就在于用赛雷漫画的幽默风格按时间线索将中国历史讲述出来,让读者在哈哈大笑中知晓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这是一本你看完就想推荐给身边人的漫画中国史作品。 《赛雷三分钟漫
《清史大事编年》为一部按年、分条叙事的史料书、工具书,涵盖顺、康、雍、乾、嘉、道六朝,包括清史二百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典制、灾异、文献等。全书史料详实、条目清晰,内容源自《清实录》,兼采《清史稿》《东华录》等资料。
《建安二十四年》讲述东汉末年建安二十四年(219)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延续《建安十三年》的逻辑结构和语言风格,共十章,用月份串联起十个地点,以定军山之战、汉中争夺战、关羽北伐、孙权偷袭荆州等重大事件为核心,通过引用《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古籍史料,详解东汉王朝灭亡前夕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军事集团复杂的斗争及此消彼涨的局面,还原历史,解析历史事件背后的谜团,揭示由汉末向三国鼎立演进的历史逻辑,清晰、生动地为读者描述了这充满 意外 的一年。
《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 两部通史 之一,也是吕先生所写的部通史著作;它是一部实践近代新史学思想的作品。本为吕先生在中学讲课之讲稿,供读者自修历史之用;后屡经修改订正,很为吕先生看重,凝结不少心血。其上起远古,下至民国初年,系统介绍中国历史,资料丰富,体系完备。由于吕先生深厚的功底,故全书在平实的叙述中,常能一语破的;许多独发的观点,亦往往是自然而然地随处流出,是我们学习历史、了解吕先生史学思想必不可少的读物。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波斯在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中,先后与希腊、阿拉伯、蒙古等多个文明发生碰撞与交流,近代以来又多次发生激烈的变革。作者从波斯文明自身的视角出发,将文学与政治交织,文化与社会相融,既展现了“新月”上的杀伐纠葛,又流露出“蔷薇”下的温婉柔情。伊朗左右着中东的天平,中东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是一部文明冲突与更迭的历史,从古代波斯到现代伊朗,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本书里栩栩如生。
《旧时上海》编选收录以文献性、文学性并重,兼顾掌故性。如张若谷之《上海城隍庙》、谢六逸之《家》等,文笔情致俱佳,绝无矫情之气。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辟 上海战记 栏,所收录的记述上海战事之文,皆为作者亲历亲睹,如施蛰存之《同仇日记》、钱君匋之《东战场纪行》等,其中惨痛哀婉之状,今日读来,仍令人心碎不已。本书所配之插图,皆为原刊原图扫描而成,无论是人像、景物事件、书刊封面,皆罕见珍贵。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外画坛的*,它不单是件艺术品,亦不单是幅绝世名画,更是一部大历史。它是人类文明史中重要的一卷,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中重要的一卷。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的作者薛凤旋以专业的眼光与知识,将研究结果用一种图像化、艺术化的方式传递出来,兼备学术性与欣赏性。以艺术作为切入口,对北宋城市的经济、人文、科学和管理体制进行专业的历史学、社会学分析,加深读者对中国历史上和当下城市生活的观察与理解。 作者在书中将《清明上河图》这幅国*级的画坛*分解为二百多个细节,让图像本身来说明那个大时代的新城市在经济、人文、科学和管理机制上诸方面具体而微的状况。通过150多张精选《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立体还原北宋城市场景与生活习俗。数百处细节提示解读,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传世名画创作的背
《柏杨曰》是《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华版,是柏杨从72册白话文《资治通鉴》中精选出的862则以 《柏杨曰》 读通鉴,论历史 为名的重新结集。本书体例适宜,作者通过《资治通鉴》中的典型史实,一事一议,史料运用独到,分析角度新颖,读起来简明易懂、生动流畅。 柏杨曰 以示与原著 臣光曰 的不同立场,可以说是《资治通鉴》*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物加上柏杨*精彩的解读与分析。
《陈独秀大传(第3版)》从陈独秀的家世、童年写起,对陈独秀的青年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时期、托派时期、抗战时期以及晚年,都作了客观的介绍,不仅对大时代背景下他的独特形象有深入刻画,还对其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政治生涯进行了精彩论述。另外,通过陈独秀一生的思想演变,读者可以透析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演变过程。 《陈独秀大传(第3版)》的作者是任建树。
本书围绕120余封宋代士大夫之间的往来私信,结合史料重新解读这些孤立的历史碎片,将书信中所涉的人、事、物及背后的故事巧妙地糅合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从战场、为官、治学、人情、生死五大方面剖析宋代文人的社会关系、政治倾向、内心情感和才华品级, 还原出一幅在宋代历史大背景下宋人普遍具有的性格共性拼图。同时,从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情绪饱满的笔迹里,“破译”其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以及蕴藏在每个文人身上独特的个性。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1874 1949)是天津档案馆画报收藏、研究专家周利成及其学术团队历时20余年收、集整理的中国近代画报资料集成和研究成果,范围几乎涵盖了1874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出版的所有画报。该项目入选 十四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资助项目,总计约240余万字,3700余幅图片,涉及画报(含存目)共计1300余种,共分图录提要卷(附存目提要)、报刊文论卷、公牍档案卷、中国近代画报史稿等卷。本书是《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书系的学术专著《中国近代画报史稿》,分为 绪论 萌芽时期(1874 1884) 发展时期(1884 1920) 鼎盛时期(1920 1937) 衰落时期(1937 1945) 低谷时期(1945 1949) 六章,对中国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画报、主创者、内容、特点、社会影响力等重要信息进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