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是一部风格独特的中国近代史作品。这本书主要写的是 1840 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建设情况,并以此为主轴,穿插着写了中、美、俄三国斗法的趋势。本书试图告诉读者,我们国家能从 1840 年被英国狠揍一顿后,发展到现在逐渐走向昌盛的原因。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 本册为《老照片(靠前15辑)》,由冯克力主编,内容包括:我与曹诚英的故事;山·水·穷——故乡雁荡杂忆之一;农事六题;民国十九年蒙古会议留影;近代德国摄影师与大清官员等。
本辑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112辑)》中,香港威海卫警察谷迅昭回忆了他从威海到香港做警察的历史往事,呈现了清末民初的杭州运河和苏州城,以照片为中心考证了山东博山聚乐村饭庄的历史,等等。
本书通过真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描述,带领我们回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动人的史实,将井冈山精神令人信服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作者依托自己深厚学术功底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对井冈山精神做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点评,让本书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有当代价值。
本书从1959年始作为教材在中央音乐学院试用,1964年以“中央音乐学院试用教材”名义出版、内部发行,1984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至今已近三十多年了。在这不算短的岁月中,虽几经修改,重印,但是随着整个音乐史学界对本学科研究工作的深入,及个人在长期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新的积累,对它做一次全面的修订和充实是十分必要的。对本书的修订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近址年来历史学界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的讨论,对不少人都有启发。 二、过去由于本人学识所限及其它客观原因,原书中曾对“西洋音乐的传入”、“三四十年代沦陷区的音乐”等内容基本采取一带而过的写法;同时,对某些代表性音乐家的评介也显得很不够,这次均给邓是了必要的重点补充。 三、对于原书中谈到的有些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的评价,有些同志认为联
五大书记进住香山、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开国大典、组建联合政府、肃清匪患、禁毒禁娼、批判《武训传》、抗美援朝、外交“一边倒”、整党整风、“三反”“五反”、杀刘青山张子善、土地改革……,书中记录的这些重要历史片段和历史故事,生动反映了开国初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诸多面相,引领我们重新回到和置身那一段激动人心、激情燃烧的历史岁月……
民国时期,外强环伺,军阀混战,许多土匪也曾在这个乱世或成为一代枭雄,如张作霖;或成为一代将才,如马占山;或成为一代恶盗,如孙殿英;而更多的是孙美瑶、老洋人、瞿伯阶、蒋世英这样的地地道道的土匪。他们无恶不作,却又左右逢源。而无论是一代枭雄之将还是鸡鸣狗盗之徒,他们又都能在民国的大舞台上占据一个角色。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羁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俘与侨民共三百余万! 三百多万日俘日侨在战祸余波的冲击下,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尽管中国当局不念旧恶,以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对日俘实行宽大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遣送日俘日侨回国,但其中故事仍令人嗟叹:日军在战败的绝望中以最后疯狂焚毁军营、藏匿军火、杀人;战俘集体自杀、越狱逃亡;成千上万的女日侨突击寻夫,异国情侣生离死别;遣送船海上爆炸…… 这部纪实作品运用大量史实,客观地再现了日本战犯的下场、战俘的结局、日侨的命运;披露了三百万日俘日侨从集中营到遣返的种种内幕,其中许多内情鲜为人知。
《文史资料选辑(第161辑)》主要内容包括:周恩来邓颖超做统战工作见闻、亲历香港回归谈判、探寻汉长安城未央宫宫殿遗址、对北平解放的一点回忆、孙中山与故宫博物院、伯父姚一廷与卫立煌将军在抗战期间的往事等等。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著的《文史资料选辑(第158辑)》以其鲜明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色,最详尽全面的叙述中国近代历史。绝大部分由事件的亲历者执笔叙述。时过境迁其中大多数叙述着已经作古,这些记载几成绝唱,使这套史料更具收藏价值,尤其对中国近现代史有兴趣的朋友是不可多得的手资料,历史研究者也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料直接引用。
一种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一部不一样的四大家族历史。历史的真相随着最新档案的大量解密而得以重新审视:在民国历史上,四大家旅所拥有的权势和财富到底达到了什么地步?蒋介石败逃台湾前。真的动用了军舰来秘密运载黄金吗?为何宋子文死后,宋氏三姐妹却无一人前去送葬? 财神 孔祥熙敛财都有哪些疯狂手段,他又真正亡于何人之手?作为国民党大佬,陈立夫和陈果夫为何晚年却甚是 清贫 ? 孔、宋之争 。 陈与孔、宋之斗 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四大家族的后人们又如何评说这段历史? 让尘封的档案为历史说话,让历史不再迷失。
百年上海,千年传承从一个人、一个家族看一个时代,看传统的豪门世家如何走过动荡岁月,如何在时代的转折点上抉择。看现代工商实业和银行如何在上海发迹茁壮。 本书生动地介绍了李鸿章、盛宣怀、邵友濂、孙家鼐等八个近代上海豪门望族的百年兴衰史。从家族史的角度,透视了近代上海的社会变迁,其中各类人物的跌宕起落,各个时代政坛风云的冲击,各个豪门联姻的曲折,一个家族给一个地方、一个行业或是一个阶层所带来的剧烈而又微妙的变化,令读者犹如阅读一部近代上海的《红楼梦》。
本书是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之一、学者余世存长期研习中国近代史的思想成果。作者坚持个人的史观和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坚持人性人情高于一时一地的道理、坚持个人的独立判断,回溯了大变局时代中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和抗争,如邵飘萍、陈寅恪、张作霖、黄侃、顾维钧等。 作者试图找出这些历史人物与当下人的联系,深刻触动到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历史情感,是我们自身心量的丰富增益,只有这样,我们现实疲惫的心灵才能获得静谧、安宁、正念正信而正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