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 ·P · 泰勒和他的这本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引发了一阵愤慨。他通过对史料的详细研究分析,对有关二战的公认说法提出挑战,认为希特勒并未真正打算挑起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因为意外和其他各国的失误而偶然引发了战争。泰勒受到猛烈攻击,被指责为希特勒辩白。他对导致 1939 年 9 月 1 日 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事件所做的一番严密重新审查和论点,当时掀起了一场新的辩论。如今,他这一颇具说服力的再思考之作被认可为一部智慧超凡的经典学术研究作品。 美国《时代》杂志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为“一次闪耀的修正主义实践,总结了泰勒对历史的辩证性、挑战性和创造性探索”。 英国《观察家报》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为“一件近乎的杰作”。
《博尔赫斯大传》是完*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部作品的*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作者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博尔赫斯大传》在事实和观点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镇定地创造出这部并未矫饰的作品。在本书作者的心理分析之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尔赫斯都异常迷人。这部书就像一出戏剧,描绘出一个异人令人心碎的一生。
《冷战(精)》编著者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冷战(精)》内容提要: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恐怖小说的真相: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当时的领导者们,从斯大林到毛泽东,从里根到戈尔巴乔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东德度假者如何促进了柏林墙的倒塌。这是一个关于危机谈话、借口、暴君和权力争斗——以及普通人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
中东上古史宗教、上古的文明交往、中古政教关系、近代的民族主义运动、现代犹太复国主义、阿富汗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伊朗的革命、伊拉克问题、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东现代化的特点以及中古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关系。中东历史的一大特点是它的断裂性,突出反映在宗教方面。本书是《西部人文讲座丛书》系列之一的《中东历史与现状十八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中东的地理与古代历史的演变、中东现代化的特点、“秩序”与“华夷秩序”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