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初版于1967年,40余年里不断修订而畅行不衰,是冷战史的一部经典之作。1980年商务印书馆引进翻译此书第三版,定名《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9,深受好评。正如书名《美国、俄国和冷战9所揭示的,这是一本从美苏视角来解析冷战的著作。它聚焦于冷战的两个主角,上溯19世纪两国的历史纠葛,下及2006年双方关系,以此论述了冷战的缘起、演变、结束以及对今日美俄关系的影响。本书强调两国政治对于冷战进程的重大影响。美苏的意识形态、经济状况、领导人性格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对外政策。美国在这一点上尤甚。作者认为,美国在冷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主导性,故对其予以更为严厉的批判。
威廉·夏伊勒不仅是法国在二战中失利崩溃这段历史的研究者,还是亲历者。他目睹法国这一欧洲大陆的军事强国面对纳粹德国的入侵毫无抵抗之力,在短短六星期之内就彻底沦陷。这是如何发生的?在对遗留的大量档案进行了近十年的研究,并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首脑、将军、外交官和普通民众做了数百次访谈之后,夏伊勒在本书中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法国亡于内耗。这种内部的分裂与矛盾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并不因战争的爆发而稍有减缓。本书记录并分析了二战爆发前后法国国内外发生的各项重大事件,并详细记述了各方人物的思想与行为。
本丛书为 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丛书紧扣 发展规划,以世界历 早实现社会转型的英国为研究对象,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性地以专题研究方式,系统研究其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系列社会问题,探究其解决路径与历史方案,充分体现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服务 发展战略的宗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属于外源型现代化社会转型,也称赶超型现代化社会转型,具有紧迫性和复杂性,客观上不允许经过长期的自然历史过程。本丛书以跨学科视野综合考察英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系列社会问题,在充分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与社会现实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与理论研究,揭示英国社会转型模式的特点及经验教训,总结其历史发展道路的规律,为社会转型中遇到的发展困境提
中国通史 一本书读懂中国历史文化。 精心选配130幅珍贵历史绘画及文物图片,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品评朝代更迭的兴衰得失。独特的体例结构与内容编排,展现了吕思勉作为历史学家的学术追求: 搜求既往的事实,加以解释,用以说明现社会,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洞悉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蒋廷黻以独特的内政与外交并重的视角,将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凝练在一条主线、四大主题中,为读者提供了洞悉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视角。 世界简史 像经典的短篇小说般直接明了的世界史。 精心选配近100张珍贵历史插画与照片,一晚上遍览世界历史。从地球的诞生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赫伯特 乔治 威尔斯再现了人类文明
《后浪大学堂011-03:现代世界史(影印0版)(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自1950年初版以来,帕尔默等人所著的《现代世界史》便一直被誉为是一部殿堂级的历史学术教科书,并被广泛采用作教材。在近60年的时间里,《后浪大学堂011-03:现代世界史(影印0版)(套装共2册)》作者不断修订,如今已出至0版,其在同类作品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中寿命最长、读者最多、影响一部。《后浪大学堂011-03:现代世界史(影印0版)(套装共2册)》内容丰富、领域宽广,以洋洋百余万文字阐述了现代欧洲的崛起这一世界性的事件。在作者笔下,曾经默默无闻的欧洲(或曰西方),在从16世纪初至今的五百多年里,逐渐创造出了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
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和政治博弈、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总统竞选和肯尼迪家族的悲剧——美国传奇记者白修德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还将20世纪重要时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如实书写。作为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美国驻华传奇记者、费正清入室弟子,白修德对世界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白修德积累并保存的一手资料更为20世纪世界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本。 大半个20世纪、大半个世界,白修德的经历和文字,泛着独特而有魅力的光彩。个体与历史,在他作为一个记者的追寻和探索中,合而为一,遂成传奇。
1904年日俄战争,又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其牵连之广,伤亡之惨烈,对后续 情势之影响,皆为 所罕见。本书搜集了100多幅战争当时法国媒体的 手报导图像,完整重现了战役的前因后果,从战前俄国的骄纵与日本的野心,到海战与陆战的猛烈交火, 的和谈场景与中韩无奈却为之牵绊的命运。 这些历史的点滴,透过百年前工匠细腻的笔触与画工,使读者仿佛阅读一场纸上的战争电影,亲自回到战争的现场,见证俄军士兵挥别母亲的泪水,日本幼童眼中对旗舰的爱慕,新式大 轰击下的哀号与死守城头将领的 望,每一个场景都令人动容,甚至怵目惊心。 重要的是,这些版画也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衰弱和生机,中国人读者来既伤痛又欣慰,从而激发了中华民族奋起的决心和斗志。 李佳达撰文的《日俄战争与中国的命运(1904-1905法兰西画刊图文精选)》当中采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和政治博弈、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总统竞选和肯尼迪家族的悲剧——美国传奇记者白修德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还将20世纪重要时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如实书写。作为普利策奖获奖作家、美国驻华传奇记者、费正清入室弟子,白修德对世界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白修德积累并保存的一手资料更为20世纪世界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本。大半个20世纪、大半个世界,白修德的经历和文字,泛着独特而有魅力的光彩。个体与历史,在他作为一个记者的追寻和探索中,合而为一,遂成传奇。
这是全面展示2006年8月在山东日照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它既是近年来近代中外关系研究成果的大展示,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今后研究发展的风向标。近代中国是列强在东方汇聚的舞台,中国与列强之间、列强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牵连互动,相互影响和制约。任何双边关系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多边关系的关注,惟有在宽阔的视野下,研究将更为深入,判断将更为准确。本论文集的一个显著的特色是,对多边关系及国际体系的研究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这一学术趋势将会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历史,是人类事迹、思想与生活形态共同熔铸而成的复合体。在光辉灿烂的历史表相下,往往充满了鲜为人知的诡异情景、怪诞无比的另类风俗,以及难以启齿的骇人密谋。它们在大多数教科书中被刻意忽略不提,却是更全面了解历史真相所不可或缺的要素。《黑暗历史现场》以图文穿插说明的趣味形式,涵容政经、文化、风俗等各个面向,试图颠覆既有的简单解释,呈现出历史黑幕下无比真实却不可不知的一面。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石器时代的人很重视口腔卫生?男孩一到成年就要把他的门牙拔掉?有没有搞错?小狗死掉居然要比照人类的模式风光大葬?石器时代的人吃响尾蛇也吃乌龟,到底有什麽东西是他们不吃的?考古学家以石器的制作水准来标志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段时代。大约二百五十万年前,人科动物开始使用石器,人类的祖先进入旧石器时代。或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从各个侧面记录了希特勒纳粹德国由崛起到覆灭的整个过程。每册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风雨如晦的黑暗时代,您仿佛置身于暄器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对他的思想动态的把握。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翻看着一张张拂去历史尘迹的图片,50多年前的腥网血雨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对历史、对人性的反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