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一书遴选中国各大博物院馆的100件珍贵文物,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讲述国宝本身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将分散的国宝聚拢在一起,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国宝的魅力,便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让文物说话 ,真实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揭示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世界文明史》一书遴选来自20个国家、54个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珍藏的文物100件,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从人类的繁衍开始讲起,止于21世纪的重大发现发明。以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故事、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基因为主要讲述对象,通过文物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在其中突出中华文明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终极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吴军博士写作《文明之光》系列,希望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文明。虽然今天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国家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了奠定我们今天发达世界的基石。 吴军博士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他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当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这一切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而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
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仅1857年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 它们大多是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手的原始资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中的观点和看法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其中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许多其他中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文明的故事》(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美国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与其夫人阿里尔的代表作,费时近半世纪写就,是为我们普通读者撰写的大型历史著作。其中 0卷《卢梭与大革命》获得1968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杜兰特夫妇因此书荣获1977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这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总集,叙述生动,在世界范围广受欢迎。历史折叠了时间和空间。全书共计11卷,超过1000万字,近千幅精美插图,俯瞰110个世纪里人类心智的成就,堪称一部人类文明的“传记”,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哲学、教育、艺术、音乐等领域。万物生长,文明是庞大的社会历程,它把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梳理成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及文艺复兴、文明变迁等几大链条。它将浩瀚的历史细节整合为我们可以理解的知识,克服历史叙
看见别人行善,我们要生欢喜心和恭敬心,千万不可以生嫉妒心!生欢喜心就是造福,生嫉妒心就是造业。 看见他人行善,我们要随分尽力去帮助,而且尽可能诚恳地称赞别人良好的行为和长处。 尤其没有钱的穷人,更应该下功夫好好学习这个方法。因为穷人没有多少钱可以布施,所以他看见别人施舍时,更应随时起欢喜心,所谓“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纵使没有力可出,只要出欢喜心,也仍然可以产生很多福德。 我们应常观想(想象)自己在施舍财物,帮助别人。因为如果观想得逼真,我们所感受到的快乐,和实际去帮助别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所以想象或梦中行善的人自然会有福了。 行善不想得到功德,功德不但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和造纸术一样,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关于印刷术的起源、演进和传播,中外学者曾经作了不少研究。但是一部全面的、详尽的和有系统的关于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却一直没有出现。张秀民先生新作《中国印刷史》的出版,不仅在这一专题的领域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即对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和了解上,也增加了一节重要的篇章。 这本书的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洋洋五十万言,包罗了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其他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版画、年画、报纸、纸币,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种物料如纸、墨等文房工具,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