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理论发展为主线的结构方式,对民国时期的训育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具体内容包括训育含义、训育演变、西方思想对训育的影响、国内教育研究者对训育理论的建构及其历史意义等。该主题将丰富对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拓展德育学学科史范围,充实现今德育理论资源。
石继航著的《宋朝的腔调》选取两宋时期在我国文学目前有重要影响的19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爬梳剔抉了流传下来的大量历史资料,集宋代文人评传与诗词品读鉴赏于一体,讲述了这些文豪们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及艰难险阻的官道仕途,既有感人至深的趣味故事,也有扼腕痛惜的辛酸遭遇,读来发人深思又饶有趣味。还撷取了文豪们留存于世且经久不衰的名诗佳句为解读案例,娓娓道来,即兴评价,条分缕析,要言不烦,准确恰当,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宋代诗词鉴赏书。
《历史文化大散文系列:历史的可能性与限度》作者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几个关键人物:吕不韦、秦始皇、刘邦、诸 葛亮、陆羽、李时珍、郑成功、林则徐、林语堂,通过分析他们的成长环境 和个人性格以及每个历史时期的偶然和必然,力求在描写这些人物时揭示人 物的丰富内心世界与复杂灵魂隐秘,从而来思考他们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 。这种总结,可谓是大手笔,在宏大的叙述中显现了作者深厚的思想底蕴。
为什么说大学时的海子换个宿舍或许就不会做一名诗人了? 历史转折关头,“和平将军”因何阴错阳差与骨肉分离四十年? 在以色列战区,失去生活来源的老百姓们找到的新谋生手段竟然是做字幕组? 为什么说天平天国的战争策略恰好成就了上海和香港的繁荣? 一战时,竟有两位山东老乡跑到西班牙参加了国际纵队?
齐思和先生历史学造诣基础深厚,中西兼通,开创了将中外史学融为一体的史学概论课程的新体系,使学生们从入学一开始,便得到中国史与外国史的学习门径。
周北川主编的《记忆长征》是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发表的专版文章集纳。人民政协报利用政协文史资料的优势,精心策划选题,组织、发表了当年长征的亲历者贺捷生、王定国等老同志、政协委员中红军将领本人及后代的回忆文章,长征中重要会议和战役的回顾,全国政协对红军长征重点提案、调研和建言,内容丰富、细节生动,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经过编辑整理汇编,形成了建言、见证、信念、细节四部分,成为本书的主要内容。
周北川主编的《记忆长征》是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发表的专版文章集纳。人民政协报利用政协文史资料的优势,精心策划选题,组织、发表了当年长征的亲历者贺捷生、王定国等老同志、政协委员中红军将领本人及后代的回忆文章,长征中重要会议和战役的回顾,全国政协对红军长征重点提案、调研和建言,内容丰富、细节生动,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经过编辑整理汇编,形成了建言、见证、信念、细节四部分,成为本书的主要内容。
《历史转折中的人和事》是现当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三十多年的总结之一。内容涉及毛泽东、邓小平、陈云、张闻天、华国锋、胡乔木在历史时期某个侧面;如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合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初格局,毛泽东如何纳谏、如何评价邓小平;邓小平与1975年的整顿,邓小平如何第三次复出,在历史转折中邓小平如何坚持毛泽东…,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始末;陈云在历史转折中的独特贡献,陈云有口皆碑的几个高招,三代领导人如何赞陈云,陈云名言解读;长征中、西安事变中、庐山风云中、动乱年代中的张闻天,张闻天在中共党史上的十大贡献;华国锋领导粉碎“四人帮”始末,如何评价华国锋等等。本书内容丰富独到,史实清晰真切,文笔老辣流畅,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不愧为一部
8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于陕北。今天,红军走过的长征沿途地覆天翻。值此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北京晚报倾力推出《红星》一书。北京晚报专门成立了《红星》特刊的采访团队,兵分十路,分赴长征路线上的10个重要地点,收集到大量翔实鲜活的新闻素材,用光影与文字,记录了万里长征路的今与昔,讲述了长征路上的人与事。有人说,长征有十足的阳刚之气;有人说,长征有百倍的精诚团结;还有人说,长征有千钧的精神信仰。如今,我们在80年的时间轴和两万五千里的空间轴上,找到了时代的坐标。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本书分为摄影板块和文字板块两部分。以历史事件为支撑,以人物故事为主线,以今昔对比为视角,立体式再现了长征恢弘史诗,勾画出长征路上的当代人文风貌。用笔墨和足迹,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忆苦思甜,让长征精神永放光
《史学论文写作》是在编者们长期的教学心得基础上,依据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吸取、参考学界研究成果编撰而成。教材从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入手,内容涵盖毕业论文的类型、基本格式、选题、资料收集、构思、论证及其答辩等基本环节。教材尽量避免现有同类教材框架雷同、知识更新缓慢、模式陈旧等缺陷和不足,力足灵活安排体例,力求贴近学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