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意识到时间的存在起,人类就一直在尝 各种方式捕捉和记录时间的流逝,并在此过程中创造出了大量令人惊叹的计时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安排自身活动的可靠参考。 人类既珍惜时间,也珍视这种用于记录时间的仪器。本书中,作者精心挑选了二十八件计时器。它们有的毫不起眼,有的极尽奢华;有的为了彰显自身地位,有的为了改变 的命运……从旧石器时代的狒狒腓骨到太空腕表,从地中海海底到月球表面,从詹姆斯一世时期的伦敦到11世纪的中国,人类一直在不断尝试“驯服时间”。书中还特别介绍了历 那些令人惊叹的、奢华的钟表——从大本钟到劳力士,并试图告诉我们,计时器并不再纯粹关注功能,也关注设计。
《东北抗联文化研究》由李红娟著
本书是一本研究黄河变迁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黄河的起源和变迁,时间范围上起商汤,下至辛亥革命时期。书中搜集了大量关于黄河的史料,史论结合,对于历代黄河变迁史中存在的如黄河源头、黄河故道等问题,作了系统的考证。全书十六节,依次为黄河重源说的缘起、经行哪些地方,东周、两汉、隋唐、五代、元代治河的概略,明代、清代河患的鸟瞰,论述了研究黄河变迁史的重要意义以及作者对前人治河理论的独到见解。本书在讲述河道相关历史的同时,也不乏经世思想,从黄河变迁可窥视历史、地理、政治等各种相关信息。
《中国碑刻史》以三千年历史为线索,从先秦到当代,远追碑的起源和繁衍,下及现代碑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按朝代顺序全方位系统梳理展现中国碑刻文化的发展脉络,清晰揭示中国碑刻三千年的演变轨迹,是一部中国碑刻文化专门史。
马帮是一种民间运输团体,是20世纪90年代前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基础又与茶马古道沿途边远山区淳朴无欺的多民族民风、民俗、民规,以及神秘的古老传说、 信仰等多元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马帮及马帮文化 加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本书主要讲述了奔波在茶马古道上的这帮特殊人群,在路途上和他们的人生中发生的那些不为人知的马帮故事。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
本书是“胡澱咸中国古史和古文字学研究”系列丛书中的第六卷,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胡澱咸先生在中国古史研究方面成就的集中整理和呈现。本书分为中方鼎考释、作册大鼎考释、颂鼎考释、格伯簋考释、兮甲盘考释、蔡簋考释、考释、钟考释、赵孟介壶考释、羌钟考释、永盂考释、攸比鼎考释、多友鼎考释、秦公考释、师考释、卫考释、天亡考释、卣考释、杜伯考释、麦盉考释、师俞鼎考释等五十八个部分及新见《铜器铭辞考释》,其史料翔实,论证严谨,具有较高的性、学术性。
《历史从殿堂走向民间》共分部分:历史从殿堂走向民间:这是从总的理论方面阐述的;历史教学指导:这是近年我国教育新课改后我参加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等历史教科书的一些心得体会;外历史教科书研究:这是我对我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以及韩国历史教科书的专题研究,指出我国和邻国一些历史教科书的特点、长处和如何加强同邻国历史教科书上一些不同历史观点的交流。上述内容只是我一家之言,诚恳希望海内外专家指教。
近年来,学界围绕某一研究领域或课程建设,编写读本已蔚然成风。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突出强调研究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我们教学科研当中的问题,辅助教学,实现教研相长,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示范性。本书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社会史研究现状,初步掌握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方法。读本的编写,在地域上兼顾南北,所选作品均为社会史研究知名学者的代表作,论文既有理论探讨,也有个案研究,理论探讨反映了区域社会史研究代表性观点,个案研究则意在以区域为中心,揭示地方社会内在的运行机制,既可作为学生入门的典型示范,也可作为该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