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   ( 5063 条评论 )
    • 王明珂 /2016-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新作,其内容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作者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相、认同/记忆、文本/情境等概念,提出一种由表相(文本、图像、电影、社会事件等等)认识社会现实本相的分析法。这是一种结合多种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研究,作者称之为 反思史学 。同时也是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对史学的反思。作者希望读者/研究者能因此练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范知识蒙敝的真实世界及其历史变化过程,对外在世界有真实体认,以及反思与反应。

    • ¥29.9 ¥59.8 折扣:5折
    • 产业与文明 复杂社会的兴衰 技术与文明作者张笑宇文明三部曲最终章 全新视角的现代社会兴衰史揭示复杂社会的兴衰 通俗历史读
    •   ( 164 条评论 )
    • 张笑宇 /2023-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如果“一条河流”能够影响上下游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那么,“一条产业链”为什么不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呢?本书借鉴“地缘政治”的概念,提出了“产缘政治”这一崭新理论,结合上至古希腊罗马、下至当今的世界历史实例,以产缘政治的视角重新看待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大国崛起的历史。作为第一届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力作“文明三部曲”之终章,对4000年人类历史进行剔肤见骨地解剖,切中“技术·商贸·产业”三大历史的龙骨,揭示塑造我们这个世界最巨大、最隐秘的力量。新锐历史学者张笑宇,以近期新的认知模型重新解释历史与我们的世界:以“漏斗—喇叭模型”,重述技术进步的逻辑;以“三流循环”,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以“产缘政治”,阐释国家的博弈与兴亡。本书将带你重新思考:古罗马政体与奴隶产业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中古时代欧

    • ¥56.4 ¥108 折扣:5.2折
    • 中国史学史(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
    •   ( 2097 条评论 )
    • [日]内藤湖南 著,马彪 译 /2008-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内藤湖南的卓越学风特点之一,就是擅长把握总体的历史。例如,今天所谓 唐宋变革 的观点就是他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首唱的。这也是他所创立的中国史时代分期说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 唐宋变革 论即便在今日,仍然是世界学界所讨论的对象。 《中国史学史》在他的庞大著作之中,可谓名著中的名著。对于本书这种惊人的工作,湖南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不用说这与湖南对于中国学术出众的知识,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非凡见识是分不开的,进而应该加上一点,即还有他与中国文化之间关系的特殊方式。他认为东方史(包括朝鲜、日本在内的东亚史)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就是说,他是把自己的史学也作为中国文化发展之一环的。在他那里是没有今日这种根据中国、日本等等近代主权国家进行划分的意识的。湖南自己也是将自己置身于东亚这种文

    • ¥49 ¥98 折扣:5折
    • 北魏平城时代 第4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82 条评论 )
    • 李凭 /2023-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将北魏前期政治史的研究,以首都平城为中心逐步展开,依时间顺序分四章作纵向探索,准确清晰地勾勒出它的变迁轨迹。作者的考察自始至终围绕着拓跋部落本身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汉族文化对其产生的曲折作用这两个影响平城政权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被考察的虽然是北魏平城政权封建化的历程,但其意义却已超越了论题本身,成为探索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汉族与游牧民族相互影响与融合规律的重要一例。在考证中,作者既不回避种种重大矛盾现象,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细微之处详加辨察,因而所得结论新颖而令人信服。

    • ¥50.1 ¥98 折扣:5.1折
    •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123 条评论 )
    • 仇鹿鸣 /2020-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史与家族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突破既往“政治集团”与“党争说”的分析范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对魏晋之际的政治过程作了细腻而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考察了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梳理还原了其间错综复杂的政治人事关系,探究这一社会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在现今魏晋隋唐史研究领域,仇鹿鸣算得上是极为突出的学术新锐,本书自2012年出版以来,广受好评,不断重印也显示了此书的市场号召力。

    • ¥44 ¥88 折扣:5折
    • 现代中国的形成 1600—1949 李怀印 著 黄宗智主编 实践社会科学系列 现代中国 疆域 族群 清代 军事 财政 中
    •   ( 748 条评论 )
    • 李怀印著 /2022-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 ¥47.5 ¥89 折扣:5.3折
    • 【2025文津奖获奖图书】人类新史 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格雷伯著 第二十届文津奖获奖图书 提出狗屁工作概念的叛逆学者
    •   ( 27 条评论 )
    • (美)大卫·格雷伯,(英)大卫·温格罗 /2024-06-01/ 九州出版社
    • 思索人类社会的命运时,我们总会借助大历史的广角镜头。可耳熟能详,甚至被默认为公理的人类发展叙事——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游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等关键节点——真的反映了事实吗?《人类新史》向我们揭示出,这或许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起源神话。两位作者追本溯源,发现上述理论其实源自18世纪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做出的保守反击。随后,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类学等领域近年来涌现的突破性成果,展示了人类实际上有过怎样多元和流动的社会组织形态,历史的道路又有过多少分岔与并行。重新理解人类的过去,重新发现人类本就拥有的其他可能性,或许也能赋予我们新的思想资源,去想象一个更具希望的未来。

    • ¥64 ¥128 折扣:5折
    • 中国史学史
    •   ( 396 条评论 )
    • 金毓黻 著 /2020-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史学史》是中国史学史在开创时期的代表性著作,主要论述史官、史家、史籍的产生及官史、私史之区别;史学之重点在撰史、论史两个方面;撰史途径中的两个转折;史料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

    • ¥33 ¥58 折扣:5.7折
    • 掌故家的心事 中华书局
    •   ( 34 条评论 )
    • 宋希於 /2024-10-01/ 中华书局
    • 作者多年关注近世以来知识人的生平行迹及其心路历程,留心种种旧传的未详、待考、不确、不真,对因各种缘由被打入另册的历史人物,如周肇祥、周作人、钱稻孙、瞿兑之、龙榆生、张次溪、柳存仁等,尤其怀有探究的兴趣。收录于本书中的《〈多馀的话〉馀话——“雪华”的故事》《“范其时”不是胡兰成——重提〈续结婚十年〉里的一桩公案》《周建人和周作人的“永诀”》《龙榆生删改〈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的隐情》《掌故家张次溪晚年侧影》等文字,探微索隐,言及前人之所未言,无不体现了他的写作追求,且行文练达生动,如探案故事一般,洋溢着“考据癖”的趣味,引人入胜。

    • ¥46.9 ¥78 折扣:6折
    • 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修订本 马俊亚著 分析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政策对淮北地区的交互影响 淮
    •   ( 646 条评论 )
    • 马俊亚 /2023-02-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主要分析了自清以来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所产生的交互影响,着重考察淮北地区人类活动,特别是政府行为和官僚意志对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影响。作者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影响及作用。作者所讨论的空间范围,包括苏北、皖北、鲁西南在内的淮河下游地区,分别从漕运、盐业、农业、民生等面描述了淮北社会在中央政府基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下,如何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后来的穷乡瘠壤。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上述这一时期淮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衰变及平民的生活状态也做了细致地考察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在“顾全大局”的政治思维下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

    • ¥78.4 ¥149 折扣:5.3折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增订本)
    •   ( 1519 条评论 )
    • 何忠礼 著 /2012-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增订本)》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忠礼所著。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介绍自先秦至清代的各类史书,以及各种虽不是史书,但保存了很多历史资料的书籍和文字材料。下编介绍史料致误的情况,以及如何运用版本目录、标点校勘、年代避讳、声韵训诂等知识来检索史书,鉴别和利用史料。本书既有知识性,又有实用性,很适合大学生研究生使用,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使用。原书曾于2004年由本社出版,是"浙江大学人文学术丛书"的一种。出版后市场反应良好,曾在某些高等学校历史系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原书早已售罄。今由作者对本书做了修订,质量有进一步提高。

    • ¥48 ¥96 折扣:5折
    • 行万里路:宋代的旅行与文化 新史学译丛
    •   ( 390 条评论 )
    • 沈荣华 /2016-02-29/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张聪所著的《行万里路(宋代的旅行与文化)/新史学译丛》很好地利用了宋代官方材料和宋人游记、笔记,深刻地剖析了旅行在宋代文化及地方史上扮演的重要地位。作者结合旅行文学书写与旅行实作历史,认为宋代在创造与维持一个士大夫精英集团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丰富的旅行经验,强化了宋代精英作为国家政治、社会与文化领袖的地位。

    • ¥29.6 ¥52 折扣:5.7折
    • 意识与社会 1890-1930年欧洲社会思想的新取向 商务印书馆
    •   ( 1 条评论 )
    • (美)H.斯图尔特·休斯 /2024-12-01/ 商务印书馆
    • 《意识与社会》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H.斯图尔特·休斯的代表作,奠定了作者在思想目前的地位。其副标题“1890-1930年间欧洲社会思想的新取向”,明确了本书的研究主题和时间范围。这本书研究19世纪末期欧洲不断变化的社会思潮,所涉思想家和问题都颇为广泛,包括克罗齐、涂尔干、弗洛依德、韦伯、尼采,以及其他伟大的欧洲思想家,可以说是对“天才集群”的研究。 本书的主旨,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言:“我所要努力去发掘的(至少在一些经过挑选的思想家中去发掘),就是构成20世纪早期批判性之自觉的共同态度。”书中所探讨的问题与当今社会仍然紧密相关: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是否站得住脚,甚至,是否需要?合理性与柏格森或弗洛伊德的理念是否合拍?科学与宗教之间是否有,或者是否应该有关系?对后人而言,历史学是否有终极意义? 书中另附有哈佛

    • ¥35.2 ¥69 折扣:5.1折
    • 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中国史学发微(单行本)
    •   ( 1922 条评论 )
    • 钱穆 著 /2012-06-01/ 九州出版社
    •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钱穆先生著作系列:中国史学发微(新校本)》系钱穆先生对历史精妙处进行阐述分析之作,对中国史学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民族性、历史与人生等重要问题阐幽发微,屡发新见,乃史学爱好者以及专治史学者之作。

    • ¥15.9 ¥28 折扣:5.7折
    • 临安之变:绍兴体制与南宋中兴(郭瑞祥)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郭瑞祥 /2025-01-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全方位展现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军事、文化震荡,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独裁、文化上沉滞的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叙述的时间段大约自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十二年(1142)。建炎四年,金人搜山捡海无功而返,标志着南宋进入实质性的建国期;绍兴十二年,宋金签署和平协议,南宋完成建国进程,完成了国家重构,正式建立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政治体制、军事体制,奠定了基本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这是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也是一段值得咀嚼的历史。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屈辱与荣耀,斗争与妥协,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理性的反刍和精神的皈依。

    • ¥40.8 ¥68 折扣:6折
    • 纷纭万端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31 条评论 )
    • 沈松侨 /2024-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沈松侨先生的论文集,共9篇。这些文章品质精良、研究扎实,综合反映了作者的学术观点与成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整体来看,本书各篇在史料的搜集、考据和利用上颇显功力,用新材料讲新故事。如《中国的一日,一日的中国》一篇,以1936年出版的《中国的一日》为材料基础,考察近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关系与社会认同;或如《经济作物与近代河南农村经济》,利用档案、时人调查、近代报章等多样史料,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数据支持。另外,作者对中西史学理论掌握熟练、运用灵活,使其所论问题不局限于近代中国,而是具有一定普遍性。

    • ¥50.1 ¥98 折扣:5.1折
    • 钱穆先生全集:中国史学发微(繁体坚排版 新校本)
    •   ( 655 条评论 )
    • 钱穆 著 /2011-07-01/ 九州出版社
    •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中国史学发微》汇集钱穆有关中国历史、史学和中国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演讲与杂论,既对中国史学之本体、中国历史之精神,乃至中国文化要义、中国教育思想史等做了高屋建瓴、体大思精的概论;又融会贯通地对中国史学中的 文与质 、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与人生等具体而微的方面做了细致而体贴的发疏。

    • ¥23.9 ¥42 折扣:5.7折
    • 清代史学与史家
    •   ( 214 条评论 )
    • 杜维运 /2023-09-01/ 九州出版社
    • 基于民主立场,部分学者对中国古代史学、特别是清代史学持否定态度;实际上,清代史学成就远超明代,并与世界史学交相辉映。杜维运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王鸣盛、钱大昕、赵翼十位清代史学家为例分述清代史学,首揭清代史学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意义。本书有意将清代史学放在中西史学比较的脉络来理解,强调清代史学具有征实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以及寓解释于叙事的特点;同时,清代史学家在个人气质、研究方法方面,也与当时西方史家最为吻合。

    • ¥50.1 ¥88 折扣:5.7折
    • 多元现代性/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社会学系列 周宪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周宪,比约恩·阿尔珀曼,格尔哈德·普耶尔|译者:杨建国 /2024-10-01/ 南京大学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自2000年以来,已译介百余部域外学术佳作。复合光通过“棱镜”便分解成光谱,丛书以“棱镜”为名,意在通过所选篇什,折射出国外知识界的历史面貌和当代进展。丛书下设25个子系列,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媒介研究等诸领域,囊括了众多域外 学者的代表作、新作,如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海登·怀特的《叙事的虚构性》、C. 赖特·米尔斯的《白领》、迈耶·夏皮罗的《绘画中的世界观》等,旨在通过译介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标。

    • ¥37.4 ¥75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