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文集》(四卷)涵盖了中国著名经济史家李伯重先生的代表性作品,涉及其博士论文、经济史理论、地区经济史作品以及学术讲演、书序与书评。这些作品有助于年轻的经济学学者开阔眼界,把所研究的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视野中进行讨论。本文集收录的作品呈现了中国经济史研究半个世纪以来发生的变化,同时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学术史的演变。
1839年法国作家屈斯蒂纳开启俄国之行。此行是受到巴尔扎克的鼓励, 主要的刺激来自托克维尔,后者在1835年出版《论美国的民主》并获得巨大赞誉。托克维尔在书中不情愿地承认美国模式不可避免的胜利,同为贵族和保守派的屈斯蒂纳对此却表示怀疑,想通过俄国与美国之间的对称式比较来否定这一观点。从7月10日抵达圣彼得堡,8月3日到达莫斯科,到10月1日回到柏林,他在俄国待了不到三个月,不会说俄语,而且旅行中一直受到政府官员的保护和监视。不过之后他却写出了一份长篇旅行记录,用三十六封信来呈现他的俄国之行。 本书是屈斯蒂纳 为 的作品,甚至被认为是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的俄国对应。19世纪俄国思想家赫尔岑称该书为迄今 了解俄国的著作,20世纪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称其为对俄国的 描述。可以说,本书不仅具有历史的重要性,而
皇帝是天下很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皇帝又是天下很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 权力过于巨大,给权力拥有者及其家族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伤害和不幸。中国式皇冠既神奇、璀璨、法力无边,又沉重、巨大,令人举步维艰。这种独特的境遇是对人性的一个特殊考验,而不同的人在这同样的囚、重压、撕裂下,表现出人性中截然不同的断面,张宏杰著的《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修订版)》就是对其中几张断面的描绘和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是以编年体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旨在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供翔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为 外读者查阅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资料提供方便。 本书为《国史编年》2013年卷,本卷起止时间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社会、民族、宗教、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历史面貌和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是以编年体形式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旨在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供翔实可靠的史料,同时也为 外读者查阅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资料提供方便。 本书为2015年卷,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央档案馆编。本卷列出了2015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国防和军队改革、外交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大事,表现了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卷条目清晰,资料 ,是进行国史研究的良好参考书和辅助读本。
本书收入了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月各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收入史料较多。 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新举措的推出,新制度新法规的制定,收入史料较多。此外,对于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也有所讲述。
程应镠,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宋史,为我国老一辈史学家。本书收录了程应镠所著《南北朝史话》、《范仲淹新传》、《司马光新传》、《流金集》等主要历史著作和论文。
《中国手工业调查1921—1930》展示了鲁道夫·霍梅尔在中国8年间的调查成果,他用影像和文字记录的中国人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的场景,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书中大量照片, 是弥足珍贵的实物图像资料。本书依据18世纪西方工具分类法,将工具分为基本工具、农业工具、制衣工具、建筑工具与运输工具五大类,每类之下再细分,共140余项,涉及劳动工具和器物千件之多,几乎涵盖中国人日常所用。该书涉及范围广、工具和器物多,文字与照相记录方式并用,且测量精准,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方面具有独 值。
1920年6月14日,在彼时革命风起云涌的慕尼黑,一场薄暮时分的雷雨降下, 一波“西班牙流感”收割了马克斯·韦伯的生命。在临终谵妄之际,他用一副高深莫测的语气说道:“真实就是真理。”这部传记,是韦伯研究专家克斯勒对传主求真之路的回溯,从19世纪中叶韦伯家族父辈活跃时期开始,直至他本人生命历程告终的战间期,入微的叙述,盘桓于普鲁士崛起复又衰颓的历史当中。马克斯·韦伯,这位社会学巨擘、普鲁士公民和恋母之子,他所经验的世界,他所遭遇的少年得志、丧父悲痛、精神崩溃、战争亢奋等人生跌宕,还有他所周旋的德国文化科学界,一一在书中得以呈现。 克斯勒借用大量往复书信、回忆录、影像等史料,再现了韦伯强烈的生命意志,同时选取了他所作的诸多重要的学术文本,探讨其诞生背景、运思过程以及后世影响,映照出韦伯未以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由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是以编年体(纲目)形式,逐日、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详尽反映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本系列从1949年卷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65年卷)》是本系列的 7卷,由中央档案馆参编。条目均采自原始、 的资料,以时间先后为序,逐日排列。是国史研究者 的工具书。本卷列出了1965年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队、灾难、自然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大事,条目清晰,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由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是以编年体(纲目)形式,逐日、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详尽反映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本系列从1949年卷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64年卷)》是本系列的 6卷,由中央档案馆参编。本卷起止时间为196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书稿由纲文、目文、文献、注释、附录等组成。同时,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书稿中用了几十件中央档案馆过去未公开发表过的档案,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2016年卷)(精)》是一 年体国史资料集,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记录2016年中国各个领域发生的重大史实,全面反映了一年中中国在政治生态、法制建设、经济形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外交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书稿的依据和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为中央文件以及各政府网站,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媒体。逐日排列的体例方便读者查找资料,为国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由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是以编年体(纲目)形式,逐日、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详尽反映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本系列从1949年卷开始,本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2017年卷)(精)》,由中央档案馆参编。本卷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书稿由纲文、目文、注释、附录等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由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纂,是以编年体(纲目)形式,逐日、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领域重大史事的资料书,详尽反映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曲折。本系列从1949年卷开始,本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2014年卷》,由中央档案馆参编。本卷起止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书稿由纲文、目文、注释、附录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