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盟誓盛行的时代,这一特点在世界历史上也显得极为特殊,本书是对春秋时期盟誓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首出之作,全书在“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的分析框架下,从探讨盟誓的概念入手,全面梳理有关春秋时期盟誓的各种文献以及考古材料,渐次研究盟誓中宗教性与政治性的各种复杂关系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变动,对早期盟誓的起源、形态,对春秋盟誓的仪式、载书等也有细致的研究。本书构架合理,资料翔实,分析透彻,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大幅度的推进,可供先秦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任何一部文学史,实质上都是特定时段内被保存和记录的文学的历史,某一时代所能保存和记录的文字数据,决定了这一时代文学史的基本内容。就两周时代的诗歌发展史而言,我们所能见到的诗歌数据,绝大部分就是通过《诗经》保存下来的。因此,通过《诗经》文本的形成过程,可以透视出两周时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本书中,笔者试图通过考订两周时代诗歌作品的年代及其与礼乐制度的关系,把周代诗歌的创作结集还原为一种制度与文化的存在,将两周时代诗歌的发展历史与两周时代社会生活及其礼乐制度的发展过程结合起来,在周代社会生活、文化制度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传世文籍与考古出土的金石简帛资料,参借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制度史等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来追索和复现诗文本产生、存在的历史真相。
曲辰、唐淑云编著主编的《尧舜史迹考》对历史 上有关唐尧、虞舜的各种传说、史事进行了较为丰富 的收集和整理,并对一些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遗址、 遗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记述,对一些记载的 真伪进行考证,对相关历史文化传说中的一些地名、 人物、事件典故、典章制度、习俗、道德、文献等进 行了记述和考察。
《三十国春秋辑本》包括十八种史籍:武敏之《三十国春秋》、萧方等《三十国春秋》、常璩《蜀李书》、和苞《汉赵记》、田融《赵书》、吴笃《赵书》、王度《二石传》、范亨《燕书》、车频《秦书》、王景晖《南燕录》、裴景仁《秦记》、姚和都《后秦记》、张谘《凉记》、喻归《西河记》、段龟龙《凉记》、刘晒《敦煌实录》、张诠《南燕书》、高闾《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