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荧、俞钢编写的《中国历史悬疑系列(先秦卷)》选入的98篇文章,内容从人类起源、三皇五帝到歧 舌国、商鞅之死,涵盖了先秦时期各个方面的历史谜 团。在大量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的基础上,作者结合*新研究成果,对这些谜团进行深入剖析,帮助读者 理清思路,了解历史真相。有些谜团碍于现在掌握的 资料有限,虽然尚且无法得到直接的答案,但是作者 也将对该问题研究形成的各家观点一一列明并进行了 分析,一方面总结了之前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启 发了后续者的思路。本书文字精练,图文并茂,可读 性强。
公元前 712 年,鲁国大臣羽父派了一个刺客,将鲁隐公刺死。公元前 611 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将自己的孙子宋昭公刺死。公元前 607 年,晋国权臣赵盾的族人,将晋灵公刺死。类似这样的弑君故事,在春秋时期为什么频频上演?春秋五霸谁最名副其实,谁是徒有其名?戎狄蛮夷是如何渐渐融入而的“华夏”?古代的贵族是文质彬彬的君子还是赳赳武夫?春秋最著名的美食是什么?…… 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史学大师的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与其弟子历史学家童书业一起,带着满腔诚意轻松开讲。原来,春秋,是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是不同种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的时代,是封建制度走向奔溃的时代……
《正说中国》系列丛书,全套20册,单书单号,从中华民族的远古传说开始,到民国风云为止,分朝代讲述中国的历史变迁,力求整套书简明通俗地贯穿国史,同时每本书单独成册,适合偏好各个王朝或时代的读者阅读。 《正说中国》系列丛书,内容涉及王朝兴衰、政治更迭、人物风云、文化科技等多种方面,全景式地梳理了中国历史的脉络,重大历史节点、重要历史人物、重点文化科技成就单独成篇、详细叙述; 《正说中国》系列丛书,全彩色印刷,图文并茂,配发珍贵历史图片,古文、生僻字加注拼音,适合各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阅读。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 《传说时代的文明:远古》内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载了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征犬戎,下迄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共五百多年的历史。从编撰体例上看,《国语》属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为《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解读《国语》的精品读本。
《春秋(五霸争权与百家争鸣)》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约在6000年前,中原地区就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的平等体系被打破。据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了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但延续到东周时代便逐渐解体。秦朝统一各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自汉朝起则以文官政治主治国家,直至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春秋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齐桓晋文的霸业,各归尘土,七国争雄的风光,只能想见。这转折的年代,涤荡去腐旧,萌生出新芽。儿百年问,英雄辈出。叱咤风云的良将,举动决定一国的安危;纵横捭阖的说客,口舌能摧破城池。华夏九州,群星闪耀。执着事功的孔孟,教人处肚;清净无为的老庄,令人安定;还有法家的权势,墨家的克俭,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流淌了几千年。
本套书旨在帮助青少年轻松了解中国历史,选材上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兼有一些充满话题点的趣味历史;叙述上简单生动,让青少年有兴趣阅读;内容与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结合,是不错的历史辅助读物。 本书为上古卷,作者从盘古开天地、夏商周初兴一直讲到秦统一六国,以轻松的笔调向青少年读者讲述了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早期形成,和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科技成就、制度沿革、战争及古代人民的实践活动等,反映出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别样看上古: 蚩尤三头六臂不敌炎黄; 宋庄公稀里糊涂当霸王; 勾践为奴三年,逆袭东吴,当霸主; 芈月父亲、哥哥、老公争雄……
李默主编的《各领风骚/图说历史丰碑》主要内容: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 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各领风骚/图说历史丰碑》适合大众阅读。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的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走出过那个时代圣人先贤们的思想边界,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也与春秋战国丝丝相扣:见面点头打招呼,是周礼作揖的简化;端午节吃的粽子,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包好;指导今日中国农耕安排的农历节气,同样始于春秋战国;甚至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来自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翻开本书,查看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文王治岐,万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誓》长流传;还有周公三吐哺,赢得天下归心。周世制度,更趋严密。亲贵分封,由家族而治天下;井田纵横,普天下之皆王土;师保并立,百官分司各有职。礼乐昌明,儒生尊仰,后世宗法,遗泽可谓远矣!
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新君武功赫赫,天下“莫敢不来主,曰商是常”。“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个自然称神鸟后裔的部族,如同候鸟一般迁徒不定。盘庚迁殷,一个改变商朝命运的决定,四处游移的都城,从此有了定所。但是他们与生俱来对神灵的崇拜,不曾改变。殷人信巫,问吉凶于龟甲;祈福于祖先,铸大鼎以为志。殷商杳杳,灿烂文明埋葬于地,近世才得重见天日。指去甲骨上的尘埃,那笔划质朴的文字,不觉间已伴随华夏千年。
《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记载了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征犬戎,下迄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共五百多年的历史。从编撰体例上看,《国语》属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为《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解读《国语》的精品读本。
本书选取了《左传》一书中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重述那段金戈铁马、运筹帷幄的历史之余,更对相关的背景与观点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宛若置身于两千年前的那段纵横跌宕的岁月。
《左传》由左丘明撰,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十二代国君、二百五十四年间的历史。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史实,而且还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本书由赵捷和赵英丽注译。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的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如今200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直没有走出过那个时代圣人先贤们的思想边界,我们今天的生活习惯也与春秋战国丝丝相扣:见面点头打招呼,是周礼作揖的简化;端午节吃的粽子,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包好;指导今日中国农耕安排的农历节气,同样始于春秋战国;甚至我们的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也来自于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翻开本书,查看
李默主编的《各领风骚/图说历史丰碑》主要内容: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 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各领风骚/图说历史丰碑》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