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以寥寥几个单词,把直至两宋才臻于化境的中国日常生活艺术的舞台摆到了草原游牧民族不断进犯的黑暗布景之下,在读者心目中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悬念和反讽。全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宋末年首都临安的日常生活。
1.专业学者,文献可靠:作者温海清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矢志于蒙元史研究多年,精熟相关史料原典和研究论著,对蒙元史的古代典籍《史集》《蒙古秘史》《元典章》《元史》等了若指掌,对中外的蒙元史的研究成果也十分熟悉,为本书的文献史料依据提供了可靠保障。 2.用语通俗,文笔细腻:作者语言不仅通俗易懂,难能可贵的是,文笔比较细腻,行文没有生硬之感,文法也合乎逻辑,不同于一般史学作品的晦涩难读。作深入浅出的勾画,着重于从欧亚大陆世界体系以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的角度,展现蒙元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和地位。 3.故事性强,图文并茂:本书每章都有大量的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引人入胜,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作者尽力还原历史现场及当时人的切身感知,通过细节勾勒出一幅别开生面的游牧帝国与世界历史。
本书是一部关于宋神宗的传记。全书共六章,主要讨论分析了神宗的成长环境、主导的熙宁变法、主持的元丰改制、人事运用、对辽夏的策略等,全面论述了宋神宗的个性特质及在位期间的施政得失。作者认为,宋神宗是一位年轻有为、勤俭无华、勇于改革、行法持衡的有为之君,终其一生志在振起有为、理财富强、兴旺大宋,做了很多前朝君主所不敢做的工作。同时,作者也指出,熙宁变法过于急骤,不仅扰民,而且影响新法的效果; 新旧人两用之 的用人策略又导致其后的政治腐败、财政穷匮,终至金兵南下,徽钦二帝被俘;与辽维持和平,但大举伐夏损失惨重,壮志雄心蒙受挫败,竟因而致病,于三十八岁英年崩逝,壮志难伸,实甚可叹。
公元1118年,大宋周边,辽朝正在急速衰落,女真已是如日中天,西夏依旧傲然挺立。东京皇宫内,一场生辰宴会正待进行,主角是宋徽宗*宠爱的柔福公主,徽宗却不见了踪影。借着等候徽宗的时机,我们在时空中切换,站在徽宗的视角,脑补他作为大宋皇帝,需要了解的内政外交和历史背景。逛逛繁华喧嚣的东京城,回顾徽宗成长、登基之路,历数北宋皇宫里那些女人的往事。讲述天祚帝之前辽朝那些大人物的故事,还有党项民族自拓跋思恭到李元昊的奋斗史。徽宗终于回来了。他并非如大臣们想的是去寻欢作乐,而是办了件机密事。这件事,直接改写了徽宗本人,还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
本书延续了卷的风格,通过严谨细腻的文字、引人入胜的内容,向读者展示宋徽宗时代的风起云涌。作者将这个时代比作拼图,在时代的拼图里,有人活的精彩,有人过的平庸,有人万众瞩目,有人悄无声息,有人流芳百世,有人遗臭万年。凡此千人千面,恰是时代的内涵和精彩。文中全面描写了宋代的繁荣与倾覆,承上启下宋徽宗时代的三卷。蔡京、李师师、梁太后、完颜阿骨打,以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串起两宋、辽、夏、金、元三百余年的历史。以现代史家之眼,还原宋徽宗的真实生命历程,以趣味笔法带读者领略宋徽宗时代的魅力。
11世纪,宋、辽两大国并立之时,活动在 白山黑水 地区的女真诸部,逐渐发展壮大,形成统一之势。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为了摆脱辽天祚帝的统治,主动兴师夺取宁江州等边陲重镇,然后讨征辽东,席卷燕云、深入塞北,经过十一年(1114 1125年)的作战,在宋军的遥相呼应之下,最终灭亡辽国。女真人在对阵辽军的过程中,常常以少胜多,由此赢得了 女真满万不可敌 的盛誉。 作者长期研究古代战史,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研究,没有将史料简单地堆砌,而是删繁就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双方决策与两军对阵的具体过程,并从中总结出战争的发展规律,力图揭开输赢的秘密。 读者从中可以观摩到女真骑兵与契丹骑兵、宋军步骑兵的对决,女真攻城法与宋军守城法的对决,领略火器与冷兵器并存、兵法交流频繁时代的战争的精彩画面。
本书着力于为王安石辩诬,为恢复历史上本来面目的王安石贡献颇多。 自1950年代以来,作者四次为王安石写传,本书为后一个版本。王安石是北宋政治改革家,对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变革都有理想和抱负、韬略和办法,他以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 的精神,积极推动以富国富民强兵为宗旨的变法革新运动。 面对大量史料,作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全面客观地把握王安石的人格和业绩、气度和胆识,清除近千年来以莫须有的罪名丑化他的种种谤言谤语、虚枉记载,改变千年来所铸成的传统成见,恢复他的本来面目,同时也展示了颇具特色的熙宁变法改制的图景。
本书以宋代政治史的书写为主干,将两宋分成兴起、守成、争执、突变、中兴、僵持和沉沦七个时期,详细梳理了宋代政治演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宋朝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每个时期的政治状况、军事形势等皆有精到的分析和概述。同时,该书还简要叙述了宋朝周边的辽、西夏、金、蒙古等古代兄弟民族政权的兴衰,以及彼此之间战争与和平、分歧与合作的关系。另外,该书对宋朝的政治体制、经济、社会与文化也有简明扼要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张荫麟生前对于《中国史纲》的宋史部分已有写作规划,即:一、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二、北宋的外患与变法;三、宋代的文学与思想;四、女真的兴起与宋金的和战;五、蒙古的兴起与金宋的覆灭。但写作未半,即已去世。本书以张氏拟定章题为纲,收录已成文的*章、第二章及中辍的第三章*节全部内容,并将张氏所撰论文中与各章主题相关者择要选编,附于各章之后,以便读者加深对宋代历史和张荫麟史学成就的理解与认识。
一部讲述宋辽澶渊之盟的通俗历史读物。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崛起于漠北,统一契丹各部族,开始与中原政权相抗衡。1004年(宋景德元年,契丹统和二十二年)秋,契丹天辅皇帝与其母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南犯。宋真宗针锋相对,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于澶州(澶渊)。冬十二月,宋辽议和,缔结盟约,实现邦交正常化,是为 澶渊之盟 。一纸盟约,戏剧性地结束了双方数十年的恩怨,化干戈为玉帛,宋、辽各自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时期。宋、辽百余年无战事,和平共处,友好往来,百姓无罹兵火,社会生产得以正常进行。 澶渊之盟 的积极性毋庸置疑,但盟约自缔结之初便聚讼不已,有说是城下之盟,有说是共赢的和平条约,有说是宋王朝的奇耻大辱,更有甚者将北宋羸弱直至覆亡归咎之。其实,契丹与北宋倾其所有的这次争锋,是关乎双方国运之战,谁
内容简介: 《大宋梦华:宋朝的开明与风雅》以开明与风雅为切入点,论述宋朝的衣食住行和思想文化,从宋朝简洁朴素的服饰风潮、精致优雅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书籍印刷的演变过程、科举制度的利弊与革新、旅游业和宋朝百姓的爱好,以及节气习俗等方面,力图给出一个立体可感的宋朝,还原那个思想开明、文化繁荣的时代。
熙宁二年到熙宁八年(1069—1075),是两宋历 一个罕见的喧嚣时代。一方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紧锣密鼓地推行新法;另一方面,围绕每一项新法的酝酿 ,新法派和反对派都势不两立,吵得不可开交。 本书借着重审史料中对王安石众口一词的评价——“强辩”,考察这场新法大辩论中两方政治人物的个性和思想,观其汇聚,观其沉淀,观其激荡,观其向后变化之端倪,由此勾勒出一个有血肉、有生气的熙宁政治的独特面貌。 熙宁变法,就像一个超大型的思想实验场,使许多重大政治议题经过了比较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但为什么没能通向成功的变革?本书从政治思想层面入手,通过剖析宋代书生政治家话语背后的思维框架,及其在政治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10 13世纪,在中国境内交织并存着辽、宋、夏、金、回鹘、吐蕃、大理等多个民族政权,这个时期因此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 第二个南北朝 。 知名辽宋金史专家王曾瑜以高远的历史格局勾勒出辽、宋、夏、金四个并存继逝王朝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以及相互间冲突交融的概况。 《简说辽宋夏金》中亦不乏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探讨,诸如辽朝具备浓郁的游牧民族政治特色,荫补制是造成宋代冗官的主要原因,西夏建国乃是利用了西北沙化优势,女真高度汉化后又迅速腐化,农业复种制和西北沙化是导致经济重心南移和政治中心东移的重要原因,等等。 《简说辽宋夏金》中对历史人物的臧否点评也极有特点,直言不讳而又充满温情敬意。
宋朝是一个偃武兴文,在国力上逐渐积贫积弱、科技文化上繁荣发达的朝代,其历史教训值得后人深思和记取。本书作者始终保持着观望者的冷静与超然,或以缜密严谨、不动声色的笔触梳理金匮之盟、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它们与杯酒释兵权的大气雍容、熙宁变法的锐意昂然、中兴四将的慷慨悲歌、易安居士的凄凄惨惨戚戚连缀在一起,成就了三百年大宋帝国的沧海桑田。
宋史难治,实在是因为它是中国历*矛盾的一笔,本书可谓是迎难而上。作者没有将笔墨放在众人皆知的外在病因上,而是深入宋人的内心,去挖掘大宋帝国衰亡的内在病因,向世人展示了宋人的无奈、无能、无聊乃至无所事事的心态轨迹,构成了一部大宋衰亡的心史。对这个只剩下半壁河山,经济却超过了盛唐;党争不止,却形成了中国的文艺复兴;对外软弱无能,但无妨他们的皇帝成为历朝历代帝王中文化修养*的朝代,没有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正因为如此,当它转化成历史故事时,会令人惊奇地好看,因为这里的人真实,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英明之处也有糊涂之处,就像我们自己。
《庙堂与江湖:范仲淹传》以北宋端拱至皇祐年间发生的诸多历史事件为线索,以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吕夷简、韩琦、富弼等诸多著名历史人物间的交集为视角,以《宋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为依据,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北宋真宗、仁宗两朝60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部:风云际会,主要介绍与范仲淹同时代的大人物间发生的故事,意在交代范仲淹所处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同时还介绍了他少小立志、寄人篱下、良相良医、断齑划粥等生活。
本书介绍了宋太祖赵匡胤从一介平民飞跃成为宋朝皇帝的一生。史料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向我们展示了立体化的宋太祖形象。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不仅疆域辽阔,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更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就。透过这一百多年的风雨,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雏形展现在我们面前。本书以串讲的方式,将这段复杂的历史编排成册,提纲挈领,论述精当,三度西征、郡县吐蕃、红巾起义等皆详加剖析。书稿在注重可读性与趣味性的同时,兼顾历史对人生与社会的借鉴与指导价值,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希望能够引起更多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是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天崩地裂的大悲剧。那么导致两个同朝在世皇帝被俘的靖康之变是怎样发生的呢 ?一个繁华而富足的 世界中心 怎么竟被兴起时间不长的女真人如此轻而易举地毁灭了呢?庞大而文明的北宋帝国何以在短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了呢?岳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壮士的慷慨悲歌声中,又是带着怎样的遗憾和深痛? 本书通过长时段、多层面的考察,全景再现北宋王朝衰亡的过程,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发人深省的思索和解答。
《胡则传(历史传说与叙述者)》以宋代兵部侍郎胡则的一生及其死后由人而神的事象作为着眼点,陆敏珍通过正史、墓志铭、笔记、民间传说、演义等各类文献的记载来讲述一位普通官员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不同叙述者的文字下所呈现出的人物面相。
本书以宋代政治史为叙述主线,通过对赵匡胤、赵光义、寇准、狄青等政治人物的考察,尝试呈现出宋代政治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如皇权的结构、士大夫政治、兴文抑武的国策、内政与外交间的互动等,以期通过对宋代的政治结构的了解,对宋朝呈现出来的特点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走向有更深切的体认。在写作时,作者把人放在历史情境中观察,在长时间线中解释他们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因此能够在对人物进行相对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历史发展的偶然与必然。
元朝 我国*个发源于草原文明的大一统王朝,如绵绵中华之脉上的一座奇峰,存在不过百年,却担着一身争议。它曾是铁血的征服者,也曾是多元文化的创造者与保护者,从未脱离游牧文化的束缚,亦能以开放包容的气魄混一南北,贯通中西,在世界舞台留下浓墨重彩的空前一笔。辽阔的疆域、繁荣的海运、畅通的中西交流、复杂的财政困境、蜕化的科举制度、周转不灵的基层系统 一位位不同身份的元朝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展现出元朝政治中的功过种种与独特之处。关于元朝的争议或许还将继续,*不可否认的是,它为中华文明打下的烙印,与其他时代同样不可磨灭。 《解元:他们的元朝》属于华文出版社 华文通史 系列丛书。本书选取吉思汗、忽必烈、耶律楚材、阿合马、桑哥、朱清、张瑄、佟锁住、潘生、虞集、元明善、杨维桢、铁木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