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 24527 条评论 )
    • 孙立天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 红票 。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 闭关锁国 朝贡体系 文明冲突 等历史论调提出了

    • ¥39 ¥78 折扣:5折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 404 条评论 )
    • 孙立天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 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 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

    • ¥39 ¥78 折扣:5折
    • 天京之围(谭伯牛代表作,看晚清大变局下湘军崛起的政治智慧)
    •   ( 100 条评论 )
    • 谭伯牛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5-01-01/ 天地出版社
    • 清政府为何允许曾国藩等人组建私人地方武装?清政府朝中有哪些高官亲贵明里暗里帮助湘军?湘军与太平军之间发生过哪些战斗?天京之围是如何形成的? 湘军和太平天国是晚清大变局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二者的对抗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从田家镇之战到武昌之战,从三河之战到九江之战,从安庆之战到天京之战,湘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数次战斗,以天京被围,太平军失败告终。清廷侥幸渡劫,又延续了数十年的封建统治。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昏暗的统治者一个响亮的耳光,促使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走向变革之路。 湘军和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新政等共同构成了晚清大变局历史的丰富内容。本书从湘军崛起的视角观察晚清大变局,围绕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数次战斗来布局谋篇,清晰勾勒了湘军从组建到攻克南京的发展过程,深刻分析了湘

    • ¥49 ¥98 折扣:5折
    •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清朝为何衰落于近代的前夜?从“康乾盛世”到“嘉道中衰”,审视清朝真实治理
    •   ( 902 条评论 )
    • 李晓鹏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4-02-01/ 天地出版社
    • 自嘉庆继位开始,清帝国的财政连年亏空,官僚日益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白莲教起义声势浩大。自此,帝制的荣光渐趋暗淡,清帝国由盛转衰,中国也逐渐落后于西方。直至1840年,英军陈兵珠江口,中国开始了积贫积弱的近代历史。 但是,近代的危机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已潜伏于清帝国的统治之中。自定鼎中原,到覆灭南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治理,清廷逐渐稳固了统治基础,终于将帝制推向巅峰,却未料世界形势已悄然巨变。清帝国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从 康雍乾盛世 到 嘉道中衰 ,清帝国的盛世基于哪些治理之道,又为何骤然而衰?在近代的前夜,清帝国为何落后于西方?本书作者李晓鹏,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生产技术、组织能力、思想观念、地缘战略等角度,审视帝制时代最后的巅峰,带我们重新走过这段转折之路。

    • ¥35.1 ¥78 折扣:4.5折
    • 大清十二帝
    •   ( 574 条评论 )
    • 尹子 著 /2020-07-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本书以时间为序,讲述了大清十二位皇帝自满洲初兴到王朝覆灭的历史。书中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稀有文物、大清秘史、野史、清宫密档,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将王朝历史娓娓道来。全书结合史实,配以近百幅珍贵插图,包括大清皇帝画像、历史古迹图、战争示意图等,图文互注,立体、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以及繁荣衰败的内在规律,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历史之中,全方位、多视角地解读历史事件,领悟历史智慧。

    • ¥40.8 ¥68 折扣:6折
    • 永乐之治:朱棣传(上下册)将朱棣放进他所在的那段历史中,分析朱棣在永乐年间的各种政治、军事事件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   ( 674 条评论 )
    • 李林楠 /2021-11-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永乐之治:朱棣传分为两个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讲述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对靖难之役前后的一些著名的事件进行追根溯源的辨析,包括朱棣起兵的具体原因,重要战役因为朱棣对史料篡改而扑朔迷离的过程,当然也包括靖难成功后对靖难遗臣屠戮的真相等。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朱棣在位22年来的历史。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朱棣传记,以朱棣的视角展开他在位后的历史,而是将朱棣放进他所在的那段历史中,阐述分析朱棣在永乐年间的各种政治、军事事件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虽然是朱棣的传记,但绝不是一本与现行朱棣传记同质化的作品,通过本书,读者一定能够看到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朱棣,他可能与固有的流行的形象不同,却也更加真实。

    • ¥39.9 ¥99.8 折扣:4折
    • 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   ( 4 条评论 )
    • 陈宝良 著 /2025-02-01/ 广西师大
    • 一部从社会史、文化史视角重新解读“清承明制”传统命题的创新之作,全景勾勒明清世俗化社会的全貌,深入考察明清 治理与社会变迁的内在继承性。作者着眼于地方治理的繁难、人事制度的琐碎、社会群体的复杂、生活秩序的变动,通过对幕府、镖局、会馆、塾师、侠客化僧人、恋世尼姑等社会组织和群体的细致梳理,多维呈现了明清世风世情的世俗化特征与继承关系。本书结合宏观与微观多重视角,充分挖掘以文证史的潜力,生动的文笔与深刻的认识交相辉映,不仅是一部 创见的明清社会史新论, 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通俗性的历史佳作。

    • ¥49 ¥98 折扣:5折
    • 清代地方政府 瞿同祖著吉金文库书籍 清帝国结构性集体腐败根源基层治理逻辑 新星出版社 正版书籍 新华书店旗舰店文轩官网
    •   ( 319 条评论 )
    • 瞿同祖 /2022-03-01/ 新星出版社
    •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于学术巅峰时期写就的经典之作。 从人的角度,了解清代州县政府的运作和基层治理逻辑。 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至今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起点一座未被逾越的高峰。 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即便是无学术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阅读无碍。 第三次全面修订译本,精益求精,忠于原作。 天高皇帝远,皇权不下县? 本书描述、分析和诠释了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作。作者以极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入、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强调了清代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以州县官为中心的“一人政府”。此外还重点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方行政中的角色。

    • ¥44.3 ¥78 折扣:5.7折
    • 万历十五年:经典版(经典版) 中华书局
    •   ( 390 条评论 )
    • 黄仁宇著 /2013-04-01/ 中华书局
    •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华书局的增订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字,精选彩色历史图片10余幅。

    • ¥31.9 ¥65 折扣:4.9折
    • 【理想国新书】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卜正民著 再现明代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变迁 世界通史畅销书籍正版 新华书店博库旗
    •   ( 159 条评论 )
    • [加] 卜正民 /2023-01-01/ 海南
    • 明代中晚期经历了一次经济变革,商业蓬勃发展,改变了明朝人日常劳作、旅行和消费的方式。明太祖朱元璋为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而一手打造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通信交通系统,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人们追逐时尚,享受物质的愉悦。富商巨贾把手中的真金白银,换作跻身上流阶级的通行证。女性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庸,通过写作诗文、远途旅行、做小生意彰显自身的存在。旧有的阶层结构和道德界线变得模糊,金钱似乎成了 的筹码,让上层士大夫感到困惑与焦虑……卜正民凭借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眼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将官员、游人、外交使者、砖瓦匠、商人、纺织工人、 等各类人物及其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图,再现明代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变迁,令人得以一瞥一个王朝风雅、狂欢的 身影。

    • ¥38.6 ¥68 折扣:5.7折
    • 太平天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89 条评论 )
    • (美)史景迁 /2011-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索他的行为逻辑。

    • ¥44.3 ¥78 折扣:5.7折
    • 明末农民战争史(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明史大家顾诚代表作)
    •   ( 46 条评论 )
    • 顾诚读客文化 出品 /2022-05-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 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此时他已奋战十六年;同年四月,李自成败于山海关,清军入关;次年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广九宫山,距离明朝灭亡仅四百天。 舆论失势: 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颜面扫地。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这些人曾饱受农民军打击,无不喜迎清军。 战略失误: 在大顺军心中明清之战是前朝之事,自己未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相安无事,以为吴三桂投降后东北问题就已解决,清军则被无视。 用人失策: 大顺军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统筹全局的战略人才。清廷却在入关前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这样一批 引路人 。

    • ¥34.9 ¥69.9 折扣:5折
    • 鸣沙丛书·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   ( 43 条评论 )
    • 张先清 /202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明代中期重新传入的天主教,由于与早期全球化紧密联系,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与佛教、道教不同的文化意义。不仅展现了中国卷入世界体系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中国社会应对全球化与西方文明的早期方式。本书尝试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中西档案文献,对清代前期中国天主教信仰世界进行深度考察,涉及历史记忆、民族主义、社会网络、性别意识、书籍传播、时间文化、医疗仪式、空间改易等主题。全书力求通过具体而微的个案,从细节处揭示清代前期天主教的本土化与底层社会的普遍联系过程。

    • ¥44.5 ¥89 折扣:5折
    • 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   ( 54 条评论 )
    • [美]包筠雅杜正贞 张林 译... /2021-08-01/ 上海人民
    • 本书集中研究明清嬗变时期功过格广泛流行的社会现象,是非中文世界 部详细探讨该问题的专著。书中既利用了大量的 手中文研究资料,同时也吸收了酒井忠夫、吉冈义丰、奥崎裕司等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功过格来考察精英阶层对于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变化,诸如中央 的腐败和低效、不断增长的商业化过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理学一统局面的瓦解等等此类时代和社会变迁问题所作出的反应。功过格,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它通过列举善恶行为、量化功过等抽象概念来指导人们的日常道德实践。这既是中国人的创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价值理性”的一种体现。

    • ¥37.4 ¥75 折扣:5折
    • 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上下册) 英典图书专营店
    •   ( 26 条评论 )
    • 唐浩明 评点 /2007-04-01/ 岳麓书社
    • 本书为《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的姊妹篇。所谓嘉言钞即语录,作为近代中国文化巨子,梁启超所编的这部曾国藩语录,有着远过常人的选家眼光。 本书一仍前两部书的风格,评点者立足于对曾氏长期研究的扎实基础,结合自己的阅历和思索,向读者娓娓道出曾氏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思想,老到而圆融的办事手法,打开曾氏既宽阔浩大又城府重重的内心世界,追索其灵府深处对生命价值的真正取向。 本书信达雅的译文,不仅可以为当代读者扫除阅读上的障碍,还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领略这位文章大师的行文技巧。

    • ¥33.9 ¥68 折扣:5折
    • 清史原来超有趣:另一半清史
    •   ( 49 条评论 )
    • 莫亿城 著 /2014-07-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本书以人性解史,以趣味说史,将整个大清王朝将近300年的历史,分为 天朝上国初长成 、 跃马中原,扶摇直上 、 夕阳残照:在残败家园被辱的岁月 三个阶段,从努尔哈赤崛起于东北写起,从跃马中原到驰骋天下,从统一全国到丧权辱国、宣统退位出宫,记述了大清王朝近300年的历史史实。

    • ¥40.8 ¥68 折扣:6折
    • 称雄天下:早期明王朝与欧亚大陆盟友 [美]鲁大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甲骨文系列 202404
    •   ( 29 条评论 )
    • [美]鲁大维 /2024-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近代早期前夕,明朝皇帝统治着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世界最大城市中的大多数、规模最大的常备军,以及当时最繁荣的经济体。通过与欧亚大陆诸政权之领袖的互动,明朝早期的皇帝与成吉思汗后裔争夺成吉思汗王朝的遗产,树立自己欧亚大陆施恩者(众王之王)的形象,同时争取草原及周边地区统治精英的效忠,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明廷远非与世隔绝,而是当时欧亚大陆东部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政治施恩中心。 美国历史学家鲁大维利用诏书、文臣奏议和诗歌等丰富史料,将明朝早期皇帝的统治置于欧亚大陆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考察,提供了理解明代前期皇权统治的不同视角。

    • ¥34.5 ¥69 折扣:5折
广告
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加波浪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