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镜 一个美国女记者眼中的民国名流》首版于1923年。1922—1923年间格蕾丝·汤普森·西登游历中国时积极投身社交活动,采访了末代皇后婉容、民国总统黎元洪及其夫人、寓居上海的宋庆龄等众多社会名流。她还有幸参加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婚礼,还在宋庆龄、宋美龄的陪同下,参观了纺织厂,给我们留下80余张罕见民国女性老照片和29篇采访札记。附录40多张晚清贵族女性照片选自1908年出版的《清国杂观》,均为难得一见的影像资料。
由高纲博文编著的《近代上海日侨社会史》历史 地阐明近代上海日侨社会的状态、日侨的活动与意识 。同时也阐明处于日中关系环节中的日侨在近代上海 与中国社会相互依存、竞争、敌对的关系。 著者从1990年开始在日本和中国等地对有关近代 日侨的各种史料进行调查、收集,基于那些手史 料、第二手史料,本书用实证的历史学分析方法对日 侨在近代上海的活动与意识进行了严格的考证。 此外,为了弥补上海日侨史料的不足,著者对相 关人员进行了口述访谈,那些成果对于论述有直接或 间接的重要作用,这是本书的独值。
井勿幕、井岳秀昆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有感于历史研究中井勿幕、井岳秀史料的简略而不完整,且在许多关键事件的人物及其时空节点上又多有疏漏、矛盾甚至谬误,作者历时多年搜集资料和整理、编撰,完成本书。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一、清末风云;二、民初烽烟;三、内战旋涡;四、国共纷争;五、绕茔余音,完整展现了井氏弟兄生平事迹和清末民初广阔的历史画卷,对于研究陕西辛亥史、民国史有重要史料价值。
由高纲博文编著的《近代上海日侨社会史》历史 地阐明近代上海日侨社会的状态、日侨的活动与意识 。同时也阐明处于日中关系环节中的日侨在近代上海 与中国社会相互依存、竞争、敌对的关系。 著者从1990年开始在日本和中国等地对有关近代 日侨的各种史料进行调查、收集,基于那些手史 料、第二手史料,本书用实证的历史学分析方法对日 侨在近代上海的活动与意识进行了严格的考证。 此外,为了弥补上海日侨史料的不足,著者对相 关人员进行了口述访谈,那些成果对于论述有直接或 间接的重要作用,这是本书的独值。
晚清以来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现已成为学界的关注点,而本书致力于对以礼研究相对薄弱的“西史东渐”进行历史的寻绎和价值的重估,也因之凸显其原创性。 作者认为晚清西方史学译著的传播对中国史学产生过多方面的巨大影响,使晚清史学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使上述结论坚实有据,全书力图在资料上有新的开掘和突破,在方法上立足于实证研究,并借鉴了“ 阅读史”和“译介学”研究中的接受理论,在论述体裁上则采用符合论题意蕴的“专题史”样式。全书将对问题的解读建立在的量化的基础上,力求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也试图在传播与影响研究的层面上来回应和修正前人研究的不足。 作为本书附录的《晚清(1822-1900)历史译著提要》收录所统计到的各种门类、体例的西方历史译著单行本多达89种,是一份珍贵的史学史资
这是发生在地处滇、川、藏三省交界的德钦小镇上的两个地方“大人物”的生命史。作者基于实际田野调查,同时利用地方文献、口述资料,以及当地的民间歌谣,勾勒出禾尚忠和海正涛在德钦的活动主线,并通过对二人人生历程的复原,再现了清末民国年间这一边陲地区的风云变幻。通过此书,作者试图说明,在地方与国家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地方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更多地是包容,并努力地接受随之而来的陌生事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维系着地方长久以来的势力格局。
本书是蒋廷黻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代表作。从19世纪起,西方现代化的脚步逐渐迈近中国,面对以现代科技和文化装备起来的西方世界,庞大的中华帝国明显地落伍了。中国近代百余年的落后挨打历史,令无数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本书对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审视和省思,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作一梳理,探究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政体被推翻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地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同时西方学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