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大板块,分设若干专题、条目,文图结合,以图为主,反映百年间山西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历史场景、重大工程建设、先进典型人物等,突出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山西发生的巨大变化,山西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
从事文史研究的学人,不能缺少版本目录学这把钥匙。辛德勇教授从自己的藏书中,选编出一册清代经部书籍的书影,并对每一部书的版本信息做了说明。这些旧刻本古籍,与他的读书与研究密不可分。编选出版这部书影,既是与同道学人交流文史研究的基本观念和方法,也有助于清代版本学研究的走向深入,以揭示版刻特征变化背后的历史文化脉动。
此书是作者整理了陈寅恪老的笔记而成。它虽然不能把陈老师的精彩论述,一一如实地反映出来,但我想这部笔记的发表,对于研究陈老师在近代史学上地位与贡献,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将能起到它的作用。
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后世僧侣不远万里赴印度求法的典范。 本书以《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传》等古籍资料为依托,通过实地对玄奘西行沿途的塔尔寺遗址、榆林窟、莫贺延碛、高昌故城、苏巴什佛寺遗址、克孜尔石窟、碎叶城遗址、怛罗斯城、巴米扬大佛、那烂陀寺遗址、阿旃陀石窟等地的考察,以当代考察与历史史料相结合的形式触摸古遗迹,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沿途的人文历史,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独特视角。
中宣部、中央电视台2015中国好书《国史讲话 春秋》之全系列作品合集 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李克强等几代领导人敬重的史学大师写的国民读物 上古,在一般人的概念里,那里有各种瑰丽动人的神话与传说,例如盘古开天地、女娲巧补天、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以及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等等。几千年来,这些传说被当成信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接近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夏商周,除了夏启夺位、商汤灭桀、文王伐纣,以及比干剜心、姜尚钓鱼、周公吐哺等君圣臣贤的故事,还有似是而非的“奴隶社会”的定性外,记忆中似乎再无其他深刻的烙印。这一段几乎长达两千年的历史,真的仅此而已? 都说春秋乱,刺客多,例如,公元前712年,鲁国大臣羽父派了一个刺客,将鲁隐公刺死;公元前611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将自己的孙子
逯耀东教授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工作四十馀年,范围集中于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史学史、现代史学、中国饮食文化史。擅长历史随笔、文化散文的写作,一生勤于著述,笔耕不辍,历年所撰史学论集、散文集二十馀种。《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为逯耀东教授研究魏晋史的代表作,广为学界所知。该书着重考察这一时期史学主流之外出现的一系列非儒家价值体系的新史学写作形式,并结合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流变,探讨这些新史学写作形式的思想根源和社会基础。
《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是原国民党将领关于抗日战争闽浙赣三省抗战之亲历记录。《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原书名为《闽浙赣抗战》,丛书名为《正面战场: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2013年1月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的要求,将《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纳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丛书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设计,内容不作改动。特此说明。
红墙过去是紫禁城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墙成了中南海的象征。由于它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工作和生活的所在地,因而它不仅成了全国人民向往和敬仰的地方,也成了新中国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中心。在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上,许多鲜为人知的重大事件的决策、制定和实施,争论和展开,无不与中南海,与红墙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者结合时代特点,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在查阅、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叙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力图编写一本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材。
从1933年1月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在江西中央苏区共事相识,历经反“围剿”、长征、延安风云,到1943年3月中央领导集体更换,张闻天不再担任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三人在政治上合作共事整整十年之久。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重要时期,一段难以忘却的峥嵘岁月。《历史转折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恢复和重现了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本来面貌,充分揭示毛、张、周在合作中各自的伟人风范、人格魅力和心路历程。
这本《山河笔 李庄朝鲜战地报道》,是20世纪50年代初,李庄同志深入战争前线,在炮火中记录下来的战地实况。全书主要由《李庄朝鲜战地通讯》《战斗十日》《李庄朝鲜战地日记》及李庄朝鲜战地报道回忆文章四部分构成。《李庄朝鲜战地通讯》辑录了从1950年7月到195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