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历史是由水域塑造的历史。在《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一书中,历史学家苏尼尔·阿姆瑞斯通过亚洲的雨水、河流、海岸和海洋的故事,以及试图控制它们的气象观测员、工程师和农民的故事,重新审视了亚洲的历史。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他展示了对水的梦想和恐惧如何塑造了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愿景,激发了人们通过水坝和水泵重塑自然的努力,并扭转了 内外的紧张关系,为读者思考亚洲历史进程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启发。
读《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耶路撒冷的历史,就会明白世界为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jiao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蒙蒂菲奥里以客观、中立的角度,依年代顺序,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故事。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日本正史之首,国内首次引进 《日本书纪》与《古事记》合称“记纪”,同为日本奈良时代早期成书、述及日本神话与历史的重要著作。《日本书纪》以汉文写成,对中国读者亦无文字障碍,却至今未在中国大陆出版整理本。我们此次出版,意在填补空白,为中国读者提供这一历史名著的原貌。 ◎以权威版本参校,附有歌谣翻译 以庆长十五年古活字本为底本,以代表日本近代研究成果的大系本和代表当代研究进展的小学馆本参校。采新式标点、横排繁体。并将原文中的歌谣,翻译为中文,以便阅读。 ◎封面故事:天之磐户 封面讲述了《日本书纪》中的一则神话故事:素戋呜尊肆意妄为,天照大神愤而闭居天石窟,苇原中国陷入长夜。于是天钿女命在天石窟前起舞,天照大神好奇细开磐户窥看,手力雄神趁机一举打开磐户——霎时,天照重返天原,日神之光
《莫卧儿帝国:从奥朗则布大帝时代到莱克勋爵占领德里》从社会、政治、宗教、种族、历史、地理、气候、环境、习俗等方面追溯了印度历*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由盛而衰的轨迹,详细描述了18世纪末期英国殖民印度前莫卧儿帝国的大乱局,客观地呈现了自1759年阿拉姆吉尔二世被谋杀到1803年莱克勋爵占领德里的大变局,以翔实的史料揭示了莫卧儿帝国如何在内忧外患 皇帝昏庸无能、国土四分五裂、宗教迫害严重、马拉塔人的崛起、阿富汗人入侵、英法等国殖民者的进攻中走向衰亡的。
“这些旋律很熟悉。我们什么歌词都听不懂,但它穿透了我的心。”一位听着科恩唱歌的以色列前线士兵这样说。 那是半个世纪前的赎罪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重陷战火。一位远离故土的犹太人,也是那个时代乃至当代的摇滚 ——莱昂纳德·科恩来到前线,希冀在故土、在死亡迫近、在音乐能穿透人心的地方,找到走出人生低谷的路。他在以色列前线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巡回音乐会”。每一次演出,低沉的嗓音、平静的旋律、 语言的共鸣,以及他的独特魅力,修补了每一个被战争蹂躏破碎的灵魂。他用他的音乐为1973年的以色列带去救赎,自此成为赎罪日的文化符号;他也在这段过往中获得救赎,找到去路。 作者马蒂·弗里德曼以科恩未公开的手稿为本,花费数年之功寻找、采访那次战争中与科恩相遇的人,还原了科恩避而不提的一段传奇经
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亚洲发达的文明被欧洲国家虎视眈眈,在频繁的贸易与战争之间,这片土地上崛起无数强大帝国,震慑亚欧。工业文明出现后,欧洲崛起,亚洲人一面固守古文明,一面学习新事物,迎着欧洲人的侵略,对抗百年,仍延续数千年的自我文明。亚洲史为世界历目前的浓墨重彩,不可不知!杨益编著的《不可不知的亚洲史》讲述了亚洲的历史。
《中缅勘界纪实》是一部全程全景式描写中缅议界勘界历程的长篇纪实文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以及作者数十年的亲身经历、采访,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从中英滇缅第壹次议界勘界(1884—1910)、中英滇缅第二次议界勘界(1911—1941),到中缅第三次勘界定界(1954—1961),在历时近80年的时间里,最终划定中缅边界的复杂、艰难过程,为读者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展示了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维护领土主权的一段重要历史。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上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大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教等几大宗教都与印度有不解之缘。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备受欺凌,印度人民曾进行长期的反抗和斗争,于20世纪40年代末才获得独立。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IT业,已居世界前列。
本书是一部印度通史性著作,简明地介绍了印度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书中对印度的宗教产生发展,朝代更替,重大战役,西方外族入侵,近代社会运动,现代国家发展,国际关系等,各方面详略得当地予以介绍,史实准确,可以作为一部非专业读者了解印度历史的好著作。
《蒙古纪事本末》全四卷,清末韩善征编辑。韩善征字止仙,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生平事迹不甚详。然清末医学名篇《疟疾论》三卷、《痢疾论》四卷、《论》二卷、《金匮杂病辨》三卷、《时病撮要》一卷、《醒世琐言》一卷,似俱为止仙氏之著作。 《前蒙古纪事本末》(上、下卷)、《后蒙古纪事本末》(上、下卷)各自成篇,并未合称《蒙古纪事本末》。今从丹阳张素之序文,题名《蒙古纪事本末》。 《蒙古纪事本末》张素序所署日期为丙午年(一九〇六年)孟夏。《前蒙古纪事本末》自序所署日期为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正月望日,《后蒙古纪事本末》自序所署日期为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九月上浣。
《蒙古纪事本末》全四卷,清末韩善征编辑。韩善征字止仙,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生平事迹不甚详。然清末医学名篇《疟疾论》三卷、《痢疾论》四卷、《论》二卷、《金匮杂病辨》三卷、《时病撮要》一卷、《醒世琐言》一卷,似俱为止仙氏之著作。 《前蒙古纪事本末》(上、下卷)、《后蒙古纪事本末》(上、下卷)各自成篇,并未合称《蒙古纪事本末》。今从丹阳张素之序文,题名《蒙古纪事本末》。 《蒙古纪事本末》张素序所署日期为丙午年(一九〇六年)孟夏。《前蒙古纪事本末》自序所署日期为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正月望日,《后蒙古纪事本末》自序所署日期为清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九月上浣。
这本《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是一部史料学专著。凡治史者莫不重视史料,所谓“无史料即无历史”之说固然有些偏隘,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说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问题,不通过史料的研究,是不可能的。“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这本《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文献》作者艾哈迈多夫先生在前言中特别地引证了恩格斯的这段经典论述,并指出:“中世纪史料学以及任何其他史料性研究之基本和直接的任务,首先在于对历史文献进行挖掘、整理和批判性的研究,而批判性研究的前提是要对史料区别对待,善于从中汲取最全面、最重要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