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通史》以其洋洋洒洒达700 页之多的文字篇幅,完成了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工程,这对了解阿拉伯世界其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部通史的主要内容结构中,包括了讲述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的先知的出现和教的兴起,以及早期的哈里发制度。然后,通史追溯了教势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的过程:他们穿过北非,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再北上至西部法兰西的普瓦蒂埃,北部到达拜占廷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向东则进入中国的西部地区。通史记录了伍麦叶王朝(公元661—750 年)和阿巴斯王朝( 公元750 一1258 年) 这两个阿拉伯中央帝国的兴衰始末,二者曾分别定都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后者直到被蒙古的旭烈兀所率领的铁骑攻陷后而遭到毁坏。通史讲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时期的故事,还有它对欧洲文艺复兴所作的巨大
1873年,德国人奥尔末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拍摄了一组共十二帧照片,成为迄今所见圆明园最早的影像记录。1933年,这十二帧玻璃底片经中国学者滕固从德国引入,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圆明园欧式建筑残迹》一书。图书出版后,滕固便把玻璃底片还给了德国的收藏者。此后的七十多年里,这批玻璃底片就再也没有面世过。因为二战期间德国本土遭受了盟军的地毯式轰炸,人们对这批底片是否存留,极不乐观。2010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批保存完好的圆明园底片为台湾的老照片收藏家秦风先生所获得。本书在完整、高清呈现这批照片的同时,并邀请王军,徐家宁两位专家结合这十二帧图片,对圆明园存废的历史做了精彩诠释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