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内省,造就出许多性格分明的人物──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增订版增加了从工业革命至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部分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欧洲文明演进的思考:某种欧洲精神能够发展到维持一个完整的欧洲联邦吗?在一个由多种混合起源汇聚而成的文明中,欧盟将何去何从?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展现了英国历史全貌的精彩著作。杰里米 布莱克将3000年的大不列颠浓缩在此书中,带读者进行了一次令人叹为观止的英国历史之行。 本书以年代为轴,从战争、政权更迭、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介绍了英国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岛屿国家逐渐壮大并一步步成为"执世界之权柄"数百年的大英帝国,又是如何逐渐式微的。书中以当今大热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事件为契机,展现了现代"英国化"的发展进程。 本书从英国地理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入手,探讨了英国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形成,也为读者展现了历经沧桑后英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记忆。大英帝国的崛起、称霸到终结的进程在书中都有清晰体现。
普鲁士是一个神话。对某些人来说,它代表着秩序、正直与宽容;对其他人来说,它却集军国主义与反动作风于一身。身为普鲁士人的塞巴斯提安.哈夫纳抛开旧有的传说,娓娓道出这个国家的历史。 哈夫纳解释了普鲁士的特殊之处,表明它是一个人工化的产物:普鲁士需要极度强烈的自保意志,才得以将分散各地的国土凝聚成一个相互连贯的整体。在数百年的演进过程当中,普鲁士是由民情迥异的德意志与斯拉夫殖民地区共同生长而成,缺乏共通的血源或宗教基础、没有天然的疆界,以致它只能说是一个 理性国家 。廉洁的政府以及对宗教的宽容,使得普鲁士成为十八世纪欧洲*现代化的国家。它的危机閞始于法国大革命,它在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陷入缓慢的死亡,国家社会主义则促成普鲁士的毁灭。 哈夫纳探讨这个不寻常的国度时,心中不存偏见、抱持
托克维尔在本书中解释了如下问题:究竟是出于什么事件、哪些错误与何等失策,使这样一群法国人抛弃了他们的初心,不再向往他们视为神圣的自由,而甘心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成为世界霸主的奴仆? 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一个更加强大且更加专制的政府却从中诞生。究竟是什么使这个政府重新得以集权,让人们用极大代价换来的自由付诸东流,只留下空洞的表象?这个将普选权视为人民主权的政府,是如何让选举人不明真相、无从商议、无法选择?它是怎样将议会无声的屈从当作自由表决?同时,它又凭什么取消了国民自治权,对权利的种种保障,以及思想、言论及写作自由? 托克维尔的这部传世之作,让世人可以更理性、更开放地看待法国大革命。
●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出版 ●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二战中纳粹的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批判总结,提出著名的 平庸的恶 的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争论 ●详细记录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正当性 ●特别收录阿伦特德文版自序与德国史学巨擘汉斯 蒙森导读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 犹太问题*终解决方案 重要执行者阿道夫 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 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 平庸的恶 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 听命行事 或 国家行为 的借口得
本书以简明而又多层次的方式人们穿越德国历史,从大约2万年前的气候变化以及随之开始的人类重返中欧,直至当今时代。 作者安德烈亚斯 法迈尔成功地将 长时段历史 与 事件历史 两种叙述方式相结合,解析了旧帝国的诞生,并跨越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描述了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德国政治和宗教秩序。人们跟随作者穿过大革命时代、德意志联邦、第二帝国,直至20世纪,看到诸多重大事件轮番上演,看到德国先后经历魏玛共和国、 第三帝国 、两德分裂,并终重新统一。本书是了解德国宏观大历史的纲要式入门读物。
十字军东征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两百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而这一系列军事行动,在东西方之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造成了巨大的裂痕,时至今日仍对双方的关系产生着负面影响。本书着眼于欧洲中世纪史和近东、中东史上的这一*引人瞩目且影响深远的时代,将它的历史前提、背景因素、发展进程及后世影响,以生动的、概览的形式加以呈现。
德意志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分裂得七零八落,而不分裂的时候,就把其他国家打得七零八落。这是个令人生畏的民族,这不仅体现在它一度对外的铁血和强硬,更体现在它冷峻、稳健、严谨的民族性格,以及永远不会被打垮的强韧心理素质。更令人惊叹的是,在音乐和哲学领域德意志民族的表现更堪称完美。 本书用明快晓畅的笔法,将德国历史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对这个民族的心理解读极为到位。读完后,你会理解,德国这个铁血的战士,如何能将虔诚的修道士、思辨深刻的哲人和才华洋溢的音乐家这几重身份结合得如此完美,同时可以让我们重温那已经久违的贵族精神。
本书纵览古代高卢到现代法国历史进程,描述法国从王朝到共和国、帝国和共和国的演变历程和政治变迁。古老动荡的法兰西,政权频繁更迭兴替,政治家博弈权谋,人文星空光辉灿烂。作者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体而微,完整再现历史。 战马嘶吼的高卢大地上,血性的法兰西人民为自由、民主、人权、博爱而战。多情浪漫的法兰西贵族名媛,以香水、美食、时装和红唇引领世界的时尚。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启智开蒙,奠定整个西方世界现代思维的基础。这是一个充满浪漫的人文理性而又血性激情的国度。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的一次重大危机。综观整个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其内部冲突与国际矛盾一直层出不穷,从苏南冲突到民主德国的 六 一七 事件,从波兹南事件到匈牙利事件,从 布拉格之春 到波兰团结工会,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苏联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认识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失败的原因。
一手牵着东方;另一手拉着西方;俄罗斯人有着冷静沉郁而激情豪迈,*冷又*热的民族性格! 本书是一部关于俄罗斯的通俗史著作,讲述了公元9世纪至今俄罗斯形成、发展的历史,描述了发展过程中的权力争夺、朝代更替、领土扩张,以及辉煌一时的文学成就。内容扎实丰富,语言流畅生动,夹叙夹议中不乏精彩的点睛之笔,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了解、认识俄罗斯的有益读物。雪原茫茫,征途漫漫,作者带你近距离走进这个世界上*冷又*热的国家波澜壮阔的大历史,并从历史中发现俄罗斯民族兼具西方与东方气质的 双头鹰 特色。
关于本书 世界历史有一套 系列之《英帝国:日不落之殇》,纵览古代不列颠到现代英国历史进程,描述英国从一个海岛小国,凭借工业革命而日益强盛的国力,成为所向无敌的海上霸主,逐步建立地球上*庞大的 日不落 殖民帝国,直至褪去光芒的兴衰过程。作者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体而微,完整再现历史。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的国家,促进世界步入工业经济时代;首创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两党制和责任内阁制,是为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新型政治制度的样板;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的进化论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莎士比亚、培根等人文主义学者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 不靠谱 的温斯顿 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 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 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 不惜代价赢得胜利? 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 在《至暗时刻》中,作者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圣殿骑士们既是修道士,也是骑士。 但更广为人知的是他们的骑士身份,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大都是他们的军事成就和政治声望 而关于他们作为修道士的日常生活却鲜有论述。实际上,圣殿骑士团的大多数成员都生活在远离战场的庄园内、城堡里,甚至和其他宗教修会的修道士一样过着团体生活。 那么,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庄园和资产?哪些人利用捐赠支持过他们?哪些人租用过他们的土地?又有哪些人曾经和他们一起生活? 海伦 尼科尔森利用各种现存史料,包括世俗法庭和教会法庭的记录、纳税记录、庄园账目和遗嘱,以及考古证据等,为我们构建了一幅欧洲圣殿骑士团的生活图景,为进一步了解圣殿骑士团提供了另类参考。
在本书中,古埃及学家乔伊斯 泰德斯利汇集了十个独特的视角,对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进行了深度探索。这座陵墓以数量惊人的文物而被世人所知,作者整合百年以来的考古证据和资料,借助文物所提供的线索,为我们重构了图坦卡蒙时代的历史,并就其中展现的古埃及文化进行了细致解读。本书解开了围绕图坦卡蒙的诸多误解,并对他的生平、死亡及不朽的遗产进行了重新评估,为读者全面理性地认识图坦卡蒙提供了新的角度。
浪漫的法国竟是曾经的欧洲霸主,这个激荡与浪漫共存的国度,是如何多次称霸欧洲的?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法国经历了什么? 《法国简史》由历史学家玛丽 普拉特 帕米利写就,本书共分十九章,内容从早期的高卢一直写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高卢战争、北欧入侵、与英格兰约翰王的对战、图卢兹与阿比尔教派战争、拿破仑称霸欧洲、普法战争 容纳了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是全方位了解法国历史的著作。作者以片段式的写作方式为针,以法国历史大事件为线,串起整个法国的大历史。用通俗的语言,短小精干的段落,全景呈现法国是如何将欧洲霸主的气魄和浪漫优雅而结合。世界史硕士翻译,增加6292字注释。想要了解现在的法国,就要读一读《法国简史》。
《伦敦血色历史》深入探讨了伦敦自罗马时代以来的悠久历史,广泛涉及这座大都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文中讲述了罗马时代伦敦建城,中世纪的战乱和公开处决,17 世纪的瘟疫和火灾,18 世纪的消费、享乐和金融危机以及从古至今各种暴力犯罪和恐怖事件。这本书配有180多幅彩色和黑白插图,揭示了伦敦底层社会生活的亮点和上流社会的堕落,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历史悠久的罗马,经历了一个国家可以经历的一切: 罗马为何会成为一个帝国?又为何会被摧毁? 从君主制到共和国,再到帝国时代, 从多神论到一神论 成立之初的混乱;与强大的对手作斗争;重建;继承人问题;不同种族的入侵;文明的改变,等等。本书对罗马历史和其中的重要事件做出多维度的解构与剖析,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书不仅会让我们了解罗马历史,更借罗马之鉴,让我们对现代世界和社会进程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知。
着眼于中世纪欧洲世界,分析大学与官僚系统在德国近代化中的作用,考量 二战 后再次统一的德国将占据怎样的位置,通过诸主题描绘出 欧洲中的德意志 的形象。日耳曼世界、神圣罗马帝国、宗教改革、*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千余年的激变,以通史形式一一厘清要点。
本书用明快的叙述语言讲述了法兰西王国、英法百年战争、王政,法国革命、十九世纪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用一本书记述了法国两千多年的动荡历程。本书在深入挖掘法国教会与国家、中间团体、名流政治、革命的三级构造等重要主题的同时,还将法国定位为 欧洲文化圈中的法国 ,这是一部以法国历史的独特性为中心,描绘出法国历史的崭新通史。 本书作者柴田三千雄为法国史领域的权威日本学者,撰写过程积十余年之功,凝结了其对法国历史、政治、社会的全方位思考。 此书为万川 岩波新书 国别史第三本,这一系列还包括《德国史10讲》《英国史10讲》《意大利史10讲》。
近代早期欧洲扩张成功的原因,西方学界常用 军事革命论 来解释: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国之间的战争推动了军事革命和国家创建,由此赋予欧洲国家以竞争优势,使其可以主宰非西方政治体。 剑桥大学教授杰森 沙曼认为这一观点夸大了欧洲在历史上所具有的优势。在本书中,他仔细考察了近代早期欧洲人在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扩张,提出与传统诠释对立的犀利观点:在近代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军事革命的成果并未在其海外征服中发挥重大作用,欧洲人的技术、战术在东南亚及非洲的丛林里很难施展威力;而在美洲,传染病造成几百万当地居民的死亡,才使得欧洲人轻易摧毁当地政权;面对强大的莫卧儿王朝和明清帝国,葡萄牙人是依靠顺服策略和当地政权对海上贸易并无兴趣的倾向才拓展了海上贸易;荷兰和英国进行扩张和征服的主体是获得特许权的公司
《俾斯麦与德意志崛起》是德裔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 埃克在牛津大学讲学期间多次演讲总结而成的历史研究专著。本书创作于二战结束后,在德意志民族共同反思的大背景下,作者对俾斯麦这一促进德意志民族形成、德意志统一的关键人物进行了重新研究,不仅叙述了统一德国、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等关键事件,还对德国政治结构的演变和民族思想的转变进行了反思。俾斯麦,到底是统一德意志的伟人,还是为世界大战埋下种子的恶魔?德意志民族到底为何走上了世界大战策源地的道路?本书作者带你一一回顾。
本书为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德国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尤其是纳粹历史的记忆、情感、态度和认识,题名中的 记忆中的历史 是指真正存在于德国人记忆和普遍认识中的历史,即德国人如何面对历史,德国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谈论、解读和描述的。本书探讨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德国人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不同形式的历史倾向、历史提供的各种经历,以及当今对于历史的消费。本书更倾向于对民族志的解读,研究的对象除了德国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个人历史经验以外,还有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历史建筑,以及当今(写作时的2006、2007年)的各种消费历史记忆的商品(博物馆、媒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