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中海沿岸的荒蛮之地走来,穿越战马嘶吼的高卢大地,来到等级森严的中世纪……在百年战争中屹立不倒,在大革命浪潮中迎来光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思想启蒙在此点燃,艺术风尚引领潮流……这是法兰西的历史画卷,壮阔、浓重、优雅、迷人,令人回味不尽,感喟无穷。 法国历史昭示了什么?许婷、聂晓阳编*的《法国故事(历史圈)》以“故事汇”形式。为你梳理法国往事,探析其中纷繁奥秘。
《彩色欧洲史》以欧洲全景为观察点,从紧密缠裹的欧洲历史线团里,抽出文化、经济、政治等一根根彩线,追根溯源,重现古希腊、罗马帝国的辉煌,再现今日欧洲的统一胜景。 从古帝国到欧盟;从古罗马受苦受难的基督徒,到各种信仰并存;从冒险家的环球旅行,到尤里?加加林登上月球;从惨烈的征战,到柏林墙的轰然倒塌;从公元前7世纪吕底亚人发明创造古币,到2002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发行……欧洲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深受欧洲的影响,并且其影响在日益增加;反过来,欧洲文化从世界各种文化中汲取营养,接受熏陶,为自己补充活力,这正是欧洲之所以在整个地球中只占有一片小小的陆地,却能翻江倒海搅动乾坤的真正原因。
我馆出版的译著《旧制度与大革命》近期十分畅销,这部微言大义、内涵极深的经典著作对于缺乏法国大革命历史知识的读者来讲,也稍有难度。译者冯棠曾与人合著有《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2002年曾经在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在权利人愿意转交我馆出版。导读的主要内容有:托维尔的生平及其史学思想的源流、观点及贡献;《旧制度与大革命》内容提要;《旧制度与大革命》核心片断等。
托克维尔在本书中解释了如下问题:究竟是出于什么事件、哪些错误与何等失策,使这样一群法国人抛弃了他们的初心,不再向往他们视为神圣的自由,而甘心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成为世界霸主的奴仆?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但一个更加强大且更加专制的政府却从中诞生。究竟是什么使这个政府重新得以集权,让人们用极大代价换来的自由付诸东流,只留下空洞的表象?这个将普选权视为人民主权的政府,是如何让选举人不明真相、无从商议、无法选择?它是怎样将议会无声的屈从当作自由表决?同时,它又凭什么取消了国民自治权,对权利的种种保障,以及思想、言论及写作自由?托克维尔的这部传世之作,让世人可以更理性、更开放地看待法国大革命。
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台上的场大戏悲剧性落幕……
十字军是一场绵延几个世纪的战争,它是拉丁基督徒抵抗他们认为威胁了其信仰的敌人的战斗,敌人有时是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有时则是基督教中的“异端”。海伦·尼科尔森的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对十字军的全面了解:为何而战?为什么会造成欧洲人口的大范围迁徙?为何十字军愿意为基督教国家的战争献上数年人生?一张清晰的年表使读者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十字军运动中的大事,6张地图使读者能迅速了解重要地区的政治和地理信息。17位人物的传略和12篇原始文献则为本书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让我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全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