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见识丛书·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
    •   ( 8807 条评论 )
    • [美] 雅克·巴尔赞Jacques Barzun) /2018-05-30/ 中信出版社
    • 早在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雅克 巴尔赞就萌生了撰写一部西方文化史的念头,但被一位长者劝阻了。那位长者认为,这位年轻人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写出一些有创意的东西,建议他把写作计划推迟到80岁之后。 巴尔赞听从并且履行了那位长者的意见,在自己85岁的时候,才开始文化史写作。此时的巴尔赞早已是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了。 几年之后,也就是20世纪结束的那一年,巴尔赞的文化史巨著《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一书出版。 这一年,他93岁。 巴尔赞考察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末五百年间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思潮、宗教、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他以四场 真正的革命 宗教革命、君主制革命、自由革命和社会革命 为标志对这五百年进行划分,并以此为主轴,详述这

    • ¥70.3 ¥128 折扣:5.5折
    • 乌克兰2000年史:欧洲之门·新思文库
    •   ( 8743 条评论 )
    • [美]沙希利·浦洛基 /2019-03-01/ 中信出版社
    •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 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

    • ¥51.6 ¥88 折扣:5.9折
    • 甜蜜的世仇:英国和法国,300年的爱恨情仇
    •   ( 1035 条评论 )
    • 罗伯特·图姆斯Robert Tombs伊莎贝尔·图姆斯Isabelle Tombs) /2022-06-30/ 中信出版社
    • 1066年,法兰西国王的封臣诺曼底公爵征服英格兰,自此,英国和法国,这两个欧洲大国的命运便纠缠在一起。两国在中世纪曾打了一场百年战争。到了1689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加入对抗法国 太阳王 霸权的大同盟战争,战火在两国间重燃。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两国为了争夺欧洲和世界的权柄,先后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交手,战争舞台从欧洲延伸到了北美、印度,乃至全球。最终,海洋强权英国战胜了大陆强权法国。 从1815年至今,两国不再是敌人,但多数时候也并非朋友。它们曾在克里米亚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并肩战斗,曾在波黑战争等国际危机中精诚合作,但也曾因法绍达危机再次走到了战争边缘,曾因竞争欧洲共同体的领导权而貌合神离;面对昔日战友在普法战争中惨

    • ¥98.4 ¥168 折扣:5.9折
    • 新思文库·企鹅欧洲史7·竞逐权力:1815—1914
    •   ( 3095 条评论 )
    • [英] 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Evans) /2018-12-31/ 中信出版社
    •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维也纳会议平复局势,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 这是欧洲浪潮涌动、创造力迸发的一百年,也是权力竞逐的世纪。在1815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看重的是荣耀、荣誉,而在19世纪,人们越来越看重权力。 旧制度崩塌后,种种力量都渴望获取并行使权力,以便把自己的观点付诸实施。国家争夺世界权力,政府追求帝国权力,革命家密谋夺取权力,各政党争夺执政权力,金融家和工业家追求经济权力,平民渴求民主,妇女主张女权,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民族盼望自主,艺术家挑战学院的权威,精神病学家想用科学的力量控制人性,工程师要证明人类有力量胜过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 一切都不复从前。 竞逐权力欧洲人走上文明之巅,睥睨全球,也招致毁灭欧洲的大战。1914年,欧洲各地的

    • ¥80.2 ¥146 折扣:5.5折
    • 新思文库·企鹅欧洲史6·追逐荣耀:1648—1815
    •   ( 2978 条评论 )
    • [英] 蒂莫西·布莱宁(Tim Blanning) /2018-12-31/ 中信出版社
    •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那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政治、文化,都已将世界其他地区甩在后面。 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是进步的时代,充满希望,也是停滞的时代,揭示着种种成就的虚幻。为着荣耀,王公贵族通过战争、建筑、文化彰显权力;而借着新出现的公共领域,人民在咖啡馆、俱乐部、报章杂志乃至革命的动荡中发声。旧制度与新制度、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辩证交锋,在喧哗与骚动、变革和扩张中,欧洲一步步远离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权力的中心。

    • ¥74.7 ¥136 折扣:5.5折
    • 新思文库·企鹅欧洲史5·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
    •   ( 3096 条评论 )
    • [英] 马克·格林格拉斯Mark Greengrass) /2018-12-31/ 中信出版社
    • 中世纪时,居住在西欧的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同世界里,那是一个信仰共同体,一个关于欧洲团结的伟大规划,发展的时间超越千年。然而,在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烟消云散,只留下了一点迷梦,取而代之的,是新诞生的地理实体 欧洲 。 1517年,马丁 路德向罗马天主教会宣战,统一表象下的不安分因素爆发出来,将欧洲搅得天翻地覆。教义冲突取代了共同信仰,基督教共和国斗得你死我活,王朝战争和军事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发现了新科学,发现了新世界,也重新发现了欧洲。 1648年之后,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念已土崩瓦解,欧洲成了一个地理形状,一张可以显示裂痕的地图,一种划分政治、经济和社会碎片的方式。在失序、混乱与重建中,近代欧洲渐渐成形。

    • ¥70.3 ¥128 折扣:5.5折
    • 新思文库·企鹅欧洲史2·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
    •   ( 2631 条评论 )
    • 克里斯?威克姆Chris Wickham) /2019-05-20/ 中信出版社
    • 有人说,公元400 1000 年仿佛野蛮的黑暗之海,古代世界的种种成就是海那边的一束微光,而西罗马帝国在 5 世纪的陨落是一次根本性的失败。然而,是时候重新审视被误解和迷思掩蔽的中世纪早期了。 公元400年时,罗马帝国统治着欧洲西部、南部,以及地中海地区,在北方完全没有对手。当时谁也不曾想到,不到一百年,这样的景况就在西方终结了。 5 世纪,西罗马帝国解体,但罗马的模式与精神仍继起的王国中运转。 7 世纪,东罗马面对阿拉伯人的征服行动,勉力维持,走上了比西方更军事化的轨道。 8 9 世纪,查理曼及其继承者让道德进入了政治。 10 世纪,西方的加洛林世界走向终结,东方的哈里发国崩溃,拜占庭帝国开启为期一个世纪的军事辉煌。与此同时在北方,兴起了丹麦人、波兰人、波希米亚人、罗斯人的政权。 从爱尔兰到君士坦丁堡,从波

    • ¥75.8 ¥138 折扣:5.5折
    • 希腊人的故事(套装三册)
    •   ( 6384 条评论 )
    • [日]盐野七生 /2018-11-01/ 中信出版社
    • 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古希腊人,为什么可以同生共死? 被誉为文明基石的古希腊,为什么会突然崛起,又迅速衰落? 余烬中的世界怎样获得新生? 《希腊人的故事》是盐野七生的封笔之作,继《罗马人的故事》之后备受大众欢迎的历史作品系列。在这部《希腊人的故事》中,作者将我们带回那个人与神共处同一片天地的传奇时代,冷静透彻地将视角集中于多元文明如何共存,场景再现般地讲述在一次次改变世界格局的决策中,性格迥异的英雄们如何引领国家走向*。从诞生到崛起,从崩溃到新生,在对诸多问题的层层剖析中,古希腊人面对的困惑成为我们今天可资借鉴的资源。 希腊人的故事1 古希腊人是谁? 生活在狭窄多山的希腊半岛上的古希腊人,创造了诸神的世界,他们特立独行、勇敢开放,

    • ¥81.3 ¥148 折扣:5.5折
    • 新思文库·自由与毁灭:法国大革命,1789-1799
    •   ( 2682 条评论 )
    • 彼得·麦克菲 /2019-05-05/ 中信出版社
    • 法国大革命从未远去。 人类世界在 世界近代 的几个世纪经历了猛烈而持续的变迁,如果把这段历史视作一次火山爆发,那么法国大革命就是那火山口,是波及全世界的种种解放与毁灭之力的原爆点。 《自由与毁灭》用生动的历史细节,再现了法国大革命全历程的动荡起落。1789年,法国大革命在多重政治-社会危机中爆发,也释放了积蓄多年的底层力量与不满。旧制度、旧文化,在一阵如同旋风闪电一般的改革中土崩瓦解。法国大革命没有一贯的领导者,三级会议、国民议会、国民公会、处决路易十六、雅各宾专政、督政府 每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攸关生死的权力洗牌,是在历史中有无穷回响的政治原则之争。 《自由与毁灭》也用新的历史角度和清晰度呈现这场革命,从浩如烟海的尘封档案中打捞出鲜活的历史记忆,把个人故事与政治大势编织在一起。所谓 革命 ,

    • ¥50.2 ¥98 折扣:5.1折
    • 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1492—1763
    •   ( 580 条评论 )
    • 亨利·卡门 /2023-01-31/ 中信出版社
    • 1492年,也就是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的近40年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进入格拉纳达,伊比利亚半岛zui后一个伊斯兰。它通过继承关系获得了尼德兰和整个葡萄牙帝国;它在意大利半岛与法国争霸半个多世纪,将米兰和那不勒斯王国等地收入囊中;它在地中海遏制了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攻取了北非海岸的一些伊斯兰据点;它派往新大陆的探险家摧毁了古老的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向北深入密西西比河流域,向南抵达拉普拉塔河流域,在今天美国到阿根廷之间的大片美洲土地上建立了统治;它还以美洲为基地,穿越太平洋,占领了菲律宾群岛,建立了一个以马尼拉为中心、联系着中国、日本和新大陆的贸易网络。它的商船将地中海、国家沦陷。同年,伊莎贝拉女王资助的航海家哥伦布登陆新大陆。西班牙,这个偏居欧洲西南一隅

    • ¥81.4 ¥139 折扣:5.9折
    • 第三帝国的兴亡【正版包邮】全4册全译本修订升级版 威廉·夏伊勒史学经典 收录近200张历史照片增补大事年表 纳粹德国政府
    •   ( 530 条评论 )
    • (美)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 /2020-06-01/ 译林出版社
    • 1933年到1945年,被称为“第三帝国”的纳粹德国迅速兴起又急速覆亡。威廉·夏伊勒自1925年起开始观察纳粹活动,以亲身经历与采访手记,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军事命令、私人日记,以及纽伦堡审判席上的供词和证言等,全景式描绘了希特勒德国的历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

    • ¥96.6 ¥189 折扣:5.1折
    • 大西洋海战
    •   ( 476 条评论 )
    • 乔纳森·丁布尔比 /2021-01-01/ 中信出版社
    •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斗打响。两天后,一场真正决定欧洲命运的对决在浩瀚的大西洋上拉开帷幕。 大西洋航路的畅通不仅为盟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事物资,也使普通民众能够获得赖以生存的食品,切断大西洋航路无疑意味着扼住了欧洲的咽喉。为了维系这条海上生命线,盟国商船的护航军舰与德军舰艇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殊死搏斗。整个二战期间,有超过3500艘盟国商船被德国军舰和潜艇击沉,数万人葬身海底。无怪乎大西洋上的局势让英国首相丘吉尔夜不能寐,也使美国总统罗斯福坚信它将决定整个二战的胜败。 基于一手的文献档案和大量亲历者的回忆,《大西洋海战》以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讲述了二战中这一持续时间*长的军事行动。从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外交博弈,海军将领的作战策略,到军舰长官和普通

    • ¥59.3 ¥108 折扣:5.5折
    • (守望者·镜与灯)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
    •   ( 1648 条评论 )
    • (法)乔治·杜比Georges Duby)著,顾晓燕 译 /2022-04-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乔治 杜比是20世纪下半叶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也是继费尔南 布罗代尔之后法国史学界无可争议的巨头、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 1420)》这部里程碑式著作是乔治 杜比面向普通读者的作品。这是一部关于艺术的历史学著作,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以文学的手笔书写的经典之作。它将中世纪的西方艺术创作还原入整个西方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向我们展现了 欧洲之都城 这一荣耀如何从希腊、罗马转向了巴黎,以及法兰西文明何以在几个世纪里独占鳌头,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又摄人心魄的艺术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

    • ¥53.9 ¥98 折扣:5.5折
    • 地中海海战三部曲
    •   ( 974 条评论 )
    • 盐野七生 /2020-06-30/ 中信出版社
    • 地中海海战三部曲 是日本著名非虚构历史作家盐野七生的重要作品,讲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个异质文明,以地中海为战争舞台,为了信仰、土地和贸易控制权相互对抗、*终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走向的三场大战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522年的罗得岛攻防战、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讲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衰老的文明被新兴崛起的文明击垮的过程。君士坦丁堡地处东西方交汇处,是那个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经此一役,欧亚大陆上的璀璨明珠易主,开启了时代变革的序曲。 《罗得岛攻防战》讲述152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攻圣约翰骑士团在地中海的据点、抗击异教徒的前沿阵地罗得岛的过程,记录了走向消亡的欧洲骑士阶级*后的荣光,面对土耳其大军,一个行将没落的宗教团体英勇奋战,在

    • ¥53.8 ¥98 折扣:5.5折
    • 欧洲之心:神圣罗马帝国,800—1806
    •   ( 15 条评论 )
    • /2024-01-01/ 中信出版社
    • 公元799年,教宗利奥三世被罗马城内的政敖囚禁。他随后逃脱并向法兰克人的国王查理求助。查理于次年率军进入罗马城。公元800年12月25日,圣诞节,利奥三世突然把一顶皇冠戴在正在圣彼得大教堂做弥撒的查理头上,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而这便是神圣罗马帝国戏剧性的开端。终于,西罗马帝国在灭亡300多年后,有了继承者。 神圣罗马帝国屹立上千年,历经加洛林王朝、奥托王朝、萨利安王朝、斯陶芬王朝、卢森堡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等数个主要王朝,直到1806年才终结于拿破仑战争的战火中。帝国位于欧洲的中心,其领土以今天的德国、奥地利和捷克为中心,还包括了今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波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可以说,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就是欧洲中世纪史和欧洲近代史的主干。 然而自启蒙时代以来,帝

    • ¥92.4 ¥168 折扣:5.5折
    • 罗马帝国的陨落:一部新的历史
    •   ( 9216 条评论 )
    • 彼得·希瑟向俊 译 /2021-01-01/ 中信出版社
    • 鼎盛时代的罗马帝国,统治着西起不列颠、西班牙,东至幼发拉底河的土地。千百年来,罗马帝国被当作人类统治的制度典范,拥有严密的防御体系、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复杂的行政体系和繁荣的交通贸易网。当时人们相信, 永恒之城 罗马不会陷落。 罗马人想不到的是,帝国由盛转衰只在转瞬之间,而毁灭的种子来自匪夷所思的地方 北方人烟稀少的草原。公元4世纪末,呼啸而来的匈人骑兵打破了罗马世界的平衡,本来已经和罗马相安无事的欧洲蛮族被匈人击溃、驱赶。376年,头一批哥特人难民请求进入罗马境内居住,大量涌入的蛮族人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帝国百年衰亡史的大幕拉开了。 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罗马军队惨败于暴乱的哥特武装,皇帝瓦伦斯战死。局势逐渐失控,蛮族军队开始蚕食罗马的领土。406年,莱茵河防线失守;410年,罗马城头一次被洗

    • ¥69.1 ¥118 折扣:5.9折
    • 苏联解体亲历记马特洛克著 还原苏联解体的全景画面 世界史苏联历史美国驻苏联大使亲历大国崩溃理解苏联70年历史
    •   ( 401 条评论 )
    • (美)小杰克·F.马特洛克 /2021-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在枪炮静默之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作为苏联最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尔巴乔夫进退失据,叶利钦有仇必报,政变者各怀鬼胎……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了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国欲坠的势头,铺展开一张角力的大网,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苏联的最后岁月。最终,这个帝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尽数吞噬。它几度挣扎着浮出水面,

    • ¥72.5 ¥158 折扣:4.6折
    • 极北之地:西伯利亚史诗(一段征服与侵略的历史,一部冰雪与荒原的史诗)
    •   ( 59 条评论 )
    • 埃里克·厄斯利 著,夏昱华 许桦钰 译 /2023-05-01/ 译林出版社
    • 西伯利亚曾被视为世界的尽头,贫瘠、荒芜、寒冷,远离已知的“文明世界”。但随着商贸的发展和土地的垦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这片充满未知的“极北之地”。从嘎吱作响的四轮车到西伯利亚铁路上呼啸而过的列车,一代代商人、士兵、工人、囚犯、探险家、科研人员跋涉至此,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博弈,同残酷的生存条件抗争,勾勒出探索、征服、开发西伯利亚的波澜画卷。本书作者埃里克·厄斯利曾多次前往西伯利亚,亲自用脚步丈量那些他笔下的章节,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在16至20世纪末几百年的时间里,西伯利亚如何从无人问津到举重若轻。这里有奇迹也有苦难,有英雄也有恶棍,他们共同塑造了这片土地,谱写出这部悲怆又恢宏的极地史诗。

    • ¥99 ¥198 折扣:5折
    • 理想国译丛 八月炮火(NO:029) 上海三联书店 巴巴拉·塔奇曼,张岱云,理想国 出品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   ( 656 条评论 )
    • 巴巴拉·塔奇曼,张岱云,理想国 出品 /2018-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进程和达成和平的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地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训对当

    • ¥54 ¥108 折扣:5折
    • 理想国译丛054·破碎的生活:普通德国人经历的20世纪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   ( 122 条评论 )
    • 康拉德·H.,雅劳施 著,王晨 译 /2022-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 魏玛一代 德国人,经历了2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事件:第三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屠杀、战后重建、冷战分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统一与复苏。私人生活与历史进程罕见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回顾一生的经历时,曾经的热情因看清独裁政权的真相而幻灭,有人忏悔,有人以无知和被蒙蔽作为开脱的借口,也有人声称德国人同样是受害者以博取同情。 基于七十多部自传和回忆录的一手叙述,《破碎的生活》描述了普通人视角下的20世纪德国。其中既有参与前线战争的士兵,也有在后方挨过萧条岁月的女性;有种族清洗的加害者,也有纳粹暴行的受害者。透过对德国民族身份的重新审视,本书试图回答:为何如此多人支持了希特勒的战争与纳粹的残暴,他们最终又如何与种族主义和独裁政权切割并重新拥抱人权,从军事侵略者

    • ¥54 ¥108 折扣:5折
    • 魏玛共和国:1918~1933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杨丽,李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6
    •   ( 33 条评论 )
    • /2024-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18 年成立的第一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经历和《凡尔赛和约》的严苛条款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左翼和右翼的激进思潮破坏了人们对民主国家的信任,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逐年升高的失业率更是让共和国深陷危机。存续的十余年中,它曾多次尝试克服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引发的动乱,推动政体和经济改革,但收效甚微。随着希特勒上台掌权,内忧外患之下的魏玛共和国走向了终结。 权力向希特勒的转移是否可以被避免?魏玛共和国是否可以被拯救?它是否因其内在的必然性而注定失败?人们至今仍在激烈地争论这些问题。《魏玛共和国》生动地描述了1918~1933年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层面,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笔调给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答案。

    • ¥84.5 ¥16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