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探险家们着迷于全世界专享一块尚未标记在地图上的神秘区域——北极。1879年7月8日,美国探险船“珍妮特号”从旧金山起航,带着疑问和好奇,开始了迈向未知世界的探险。 《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生动讲述了19世纪后期著名的“珍妮特”号极地远征的惊险故事。作者汉普顿?塞兹有幸获得当事人留下的私人书信、航海日志,尽可能地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展现了每位探险成员的个性及心境。另外,通过书中描述的媒体对独家新闻的争夺与渲染、隐藏在探险背后的帝国主义扩张、日益突破进步的科学发现与科技发展,本书为我们描绘出19世纪末迷人而充满惊奇的图景。
在过去的50年里,亚裔美国人作为美国成长*迅速的族群,大大改变了美国的面貌。历史学家李漪莲在《亚裔美国的创生:一部历史》中讲述了亚裔美国人从*代直至今天,在美国扮演的富有争议的角色。从16世纪登上*艘跨太平洋船只的水手,到“二战”期间被监禁的日裔美国人,本书展示了亚裔移民和他们在美国出生的后代在美国如何转变的历程。在过去数十年里,新的亚裔族群因新移民和难民的到来而形成、崛起。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受歧视的少数族裔”,而成为美国的“模范少数族裔”,也代表了今天在美国仍十分复杂的种族问题。本书考察了亚裔美国人在过去数个世纪如何创造和重塑美国,提供了这一重要且多样的共同体的全新历史。更重要的是,本书还为理解美国本身,其种族与移民的历史,以及它在当今世界所处的位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它是《纽约
自墨西哥学院抢先发售推出《墨西哥简史》以来,此书一直被视作研究墨西哥历史时的不可绕过的著作,至今在优选范围内已被翻译成包括盲文在内的15种语言出版。随着时间流逝,关于墨西哥历史的新资料和新论断
《远在古巴》是雷竞璇数次探访古巴,写下的随笔游记精粹。带着曾在古巴谋生的父辈记忆探访古巴老城,雷竞璇将所见、所闻、所感汇集成文字,将古巴现在的面貌和老华侨们的记忆,留驻在迅疾的时光中。 以父辈们的200封书信为起点,雷竞璇使用手素材,三次到访古巴,采访40位垂垂老矣的古巴华人,从早期在种植园里收甘蔗的劳工,到经营小店铺的商人,到参与古巴革命乃至后来身居高位的军人,到国际上有相当名望等等华裔画家,乃至被华人收为养女登台唱粤剧的古巴人,从而对古巴华人及其后裔展开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深入探寻。同时,雷竞璇通过对当代古巴民众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中洞见古巴的特别——这个热带阳光照耀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贫穷,但不悲惨凄苦”,进一步思考,如今,在剧变前夜的古巴,又将何去何从?
由哥伦布于1492年登上美洲大陆所引发的生态变化是现代世界标志性事件之一。为什么欧洲会崛起并主宰世界?为什么曾经最富有的、社会结构最先进的中国会一落千丈?为什么奴役制度在美洲能大行其道?为什么是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所有这些疑问都以关键的方式与哥伦布大交换相关联。美洲的发现对于今天仍在继续的世界多样性的日益融合与相互依赖起关键作用。 1492年前的美洲大陆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美洲原住民隔绝于全球所有其余早期人类社会之外,土著群体的历史发源之早、各地人口之多、社会形态之新、主宰环境之能,早已都湮没在了历史的汪洋大海中。而借助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种学等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描述哥伦布抵达以前的美洲人类生活,还原其本来面目,正是《1491》的主旨。 通过检阅对印第
在西方崛起的历史中,美国作为一个小字辈儿的后起之秀,何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执西方乃至世界牛耳的呢?这个后来居上的穷小子的成功,是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还是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的幸运,或是占了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先机,抑或是其社会特有的纠偏机制? 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成功之道,就必须从它的历史中寻找答案。作者杨白劳在本书中继续了其麻辣生鲜的讲史风格,纯熟地运用史料,生动地讲解了从美利坚的建国到“911事件”这段时间的美国历史,涉及了大量有关美国的政治特色、经济模式、外交思维、流行文化,甚至是总统绯闻等诸多方面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细节,既有入木三分的狠辣,又不乏八卦猛料的调剂。正是这些历史细节,塑造了美国人的思维和精神,而美国成功的因素就隐含在这种思维和精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