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选》是史学大家瞿蜕园中国历史普及作品系列中的一部,也是《资治通鉴》的选注本。它有以下四个特点:1.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对《资治通鉴》的知识都有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对读者了解这部史学巨著大有帮助。2.本书从鸿篇巨制的《通鉴》中选出了20篇能体现原著特色,并使读者开卷获益的篇目,颇具眼光。在朝代分配上,于战国、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均有涉及,而又以汉、唐为多,这就使读者对各时期历史都能有所了解。在内容方面,所选各篇大都侧重关键性历史事件的完整叙述,也有若干篇对社会背景与政策制度说明较多。3.本书各篇文前都有一篇数百字至千余字的题解。根据需要,题解的写法颇为灵活,而目的都是为了增进读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对本文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4.注释是选注者用力 勤之处,也是本
《战天京》是清史研究者谭伯牛关于晚清历史的经典之作。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本书围绕晚清中国的政治军事大事件——“战天京”这一清朝与太平天国之间的决战来布局谋篇,以严密的逻辑细致厘清了这段历史中的诸多误读,让人有拨云见日之感。 作者对历史人物抱以“同情之理解”的态度,用深厚的史学功底和小说家般的想象力,描画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慈禧太后等晚清名人在大时局中的选择与行动,还原了历史事件中的“情与理”,也呈现出历史人物的处事智慧与人生进阶之道。本书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始终做到字字有依凭、句句有出处,创造了历史写作的独特范本,是一本经典的近代史入门读物。
张建国张军勇一战华工的足迹,张博道单骑闯天下,谢其章我的两次串连,刘光生我亲历的农村"一打三反",阎长贵向继东江青秘书谈江青,曾自田家英和他的母亲,徐家宁晚清禁卫军首领最后一次出洋考察,赵小弟与时俱进的旗袍。
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一百句系列”小书,选取古今中外经典中最精彩的隽语“一百句”,由学者、教授进行精妙解读,随处显露出现代人的智慧。 本书从《史记》中选取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化专深的学问为通俗的语言,便于普通读者了解、掌握和领悟经典所包含的社会哲学意义,感悟现实人生。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一条门径。
上海史话 ,马学强 宋钻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马学强 宋钻友 原价 ¥15.00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01
照片之所以能更多地留住历史,全在于它不可替代和不可篡改的独立话语性。将图片置于传播的核心地位,让图片自己来讲述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在这里,每一张老照片所包涵的意义并非话语所能简单描述的,而一些历史的角落也正因为这些老照片的存在而变得逐渐清晰、变得逐渐鲜活起来!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故事其实古人早已演绎过!甚至同样的故事我们依然在演绎,依然那么投入,那么有激情。路是人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无疑布满荆棘坎坷,也正因此,我们从没嘲笑过前车之覆,我们鄙夷的是重蹈覆辙!人生不能彩排,但“鉴于往事”,却“有资于治道”。你想让你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吗?你想让你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吗?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着喧嚣的世界,你不妨暂停脚步,倾听一下来自历史的声音;汲取一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给予我们的!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别有了一番洞天! 《史记》是一部勾勒“历史与人性”的奇书。其承载着的三千年华夏历史,全面地再现了中华古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的潜规则。 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
本书是一本关于影像的书,是作者近三年来收集、整理、考证旧影像的一些感悟。内中涉及到一些关于“影像史学”和“影像叙事学”的学术命题,也非纯学术的论述,只是想通过这种随笔的形式让书变得有趣而富有启发性。其中,相当篇幅的历史描述都是阅读影像的产物。而作者更看重的是本书所涉及的以下几个层面:影像的历史,影像的历史运用,历史学家利用影像的方式,在影像中解读历史,以影像做历史纪录,记忆在影像历史中的位置等命题。 很显然,这里的影像很大程度上是指非剧情影像,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纪录片。但事实上,作者并不想陷入纪录片这个特指的概念,麻烦的是纪录片是有艺术属性的,而作者所论的影像概念是中性的、宽泛的,也包括照片影像,包括与纪录片纠缠不清的专题片影像。在作者看来,真实的影像是沉默的、纪实的、无性
本书从二十四史这部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中精选了54个悬念迭起的历史故事,以此来说明和解释总结出来的54条涉及军事、政治、用人和处世的谋略。此外,本书还在每条谋略的后面补充了古今中外同类型的经典案例,并配以300余张珍贵精彩的图片,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中华谋略的世界。
《左传》、《战国策》都是记录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重要典籍。 《左传》是解释《春秋》的,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不但记载了春秋时的史实,而且征引了许多前代史实,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成就,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也是一部非常的文学著作。它长于描写战争,又善于写人物,重视记录人物辞令。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以及他们的游说之辞,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编写,共三十三卷。它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知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战国策》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情状,将战国时代两百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缺“志”、缺“表”是《后汉书》的两个突出特点。范哗去世时,完成了帝、后纪十卷,列传八十卷。据载,他曾托付好友谢俨代写“十志”,可惜谢俨也因“谋逆罪”受到株连,他所续的“十志”也因此散佚。现在补入《后汉书》的是晋人司马彪的《续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
《新编学生国学丛书》囊括了“国学”之精粹。选注者中不乏叶圣陶、茅盾、邹韬奋、傅东华这样的学界翘楚。这样一份业经选注者消化、反刍的国学精神食粮,便于国学入门者吸收。《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
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再度和解,一经摆脱意识形态的种种忌,人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关于抗战的记忆需要修复的还有很多,正所谓任重而道远。本辑《老照片》所刊几幅抗战期间宋美龄访美的照片(见马庆芳《马豫叔叔》)
《南疆飞鸿:一本关于援疆工作的智慧书》记载了作者与驻守和田的农十四师干部职工一同工作战斗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感,书中对新疆、对兵团、对援疆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思考,颇有新意,是近年来介绍兵团及南疆地区鲜见的作品,也是援疆干部发挥“宣传队”作用的代表之作。书中的百余幅图片多系作者深入南疆乡村团场、大漠戈壁所摄,他用相机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兵团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的工作生活和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该书的出版,有利于持久、广泛地宣传新疆、宣传兵团,让全社会关注新疆的发展稳定,使更多的人深入细致地了解新疆、了解兵团,从而动员社会各界和全国人民积极响应中央决策,大力支持新疆和兵团建设。
老照片,第五十六辑。本辑内容包括:徐宗懋一代报人余纪忠先生;守熊斌其人;蔡登山罗隆基生命中的几位女性;林冠珍莫理循的家事;邢小群我的父亲;于大水我的爷爷和奶奶;史际平不尽的思念;张建美母亲的百年人生;